自动窝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22961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9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窝钉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窝钉机,它包括机箱、窝钉机构及NC控制器,所述NC控制器安装于机箱内,所述窝钉机构安装于机箱上且与NC控制器电性连接,其改进在于:它还包括设置于机箱上的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及检测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及检测装置分别与NC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窝钉机通过NC控制器控制各个装置协同运作,实现一体化运作,整个过程由NC控制器控制,可设定NC控制器的数据,根据具体的要求,可对不同形状、大小、位置及数量钉的窝钉部品进行窝钉作业,工作效率高,品质也有良好的保障,减少了不良品,使得成本降低,此外,作业人员加工作业被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窝钉机
本技术涉及窝钉装置,特别是一种通过NC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窝钉的自动窝钉机。
技术介绍
窝钉技术是利用机械设备使部品与部品间通过铆钉进行铆接的一种机械加工方法。当前,自动窝钉作业已被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中,现有的窝钉设备大多为半自动化设备,其工作过程为由人工将半成品放入到窝钉设备下进行窝钉作业,窝钉完成后需要人工取出,将经过窝钉后的部品进行人工检查是否有漏钉现象,如此,工艺过程复杂,窝钉作业的工作效率低,品质也不能得到保障,此外,需要人工进行放料及卸料,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克服上述不足、一体化窝钉作业、窝钉效率高、品质高的自动窝钉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机箱、窝钉机构及NC控制器,所述 NC控制器安装于机箱内,所述窝钉机构安装于机箱上且与NC控制器电性连接,其改进在于它还包括设置于机箱上的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及检测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及检测装置分别与NC控制器电性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气缸、第二上料气缸、上料工作台及第一感应开关;所述上料工作台固定于机箱上,所述第一上料气缸及第二上料气缸分别垂直设置于上料工作台外侧相邻的两边上,第一感应开关设置于上料工作台边缘靠近第二上料气缸的位置;上述结构中,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气缸、卸料工作台及第二感应开关,所述卸料气缸垂直设置于卸料工作台下方,且卸料气缸的气缸杆连接于卸料工作台上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二感应开关设置于卸料工作台边缘位置;上述结构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设置于窝钉机构上的感应检测探头及与NC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报警输出装置;上述结构中,所述窝钉机构包括由伺服电机控制的可沿X、Y轴移动的移动工作台、窝钉机本体、夹紧气缸、推料气缸及第三感应开关;所述夹紧气缸及推料气缸分别垂直设置于移动工作台外侧相邻的两边上,所述第三感应开关设置于移动工作台边缘靠近推料气缸位置;上述结构中,所述卸料装置设置于上料工作台的一端;上述结构中,所述感应检测探头设置于窝钉机本体的主轴上;上述结构中,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自动窝钉机通过NC控制器控制各个装置协同运作,首先,将待窝钉部品放置于上料装置中,由第一上料气缸将待窝钉部品推至上料工作台的一侧(第二上料气缸的位置),第二上料气缸将待窝钉部品推出,进入到窝钉机构中的移动工作平台,夹紧气缸将待窝钉部品夹紧,移动工作平台在伺服电机的控制下沿X、Y轴交叉、分散、同时运作,窝钉部品上的待窝钉位置依次运动至窝钉机主体的主轴正下方,在窝钉机主体的主轴还未下降工作之前,检测装置中的感应检测探头对窝钉机主体主轴正下方的待窝钉部位进行检测,若该位置没有放钉,则NC控制器发出信号至检测装置中的报警输出装置,输出报警装置报警,待全部检测完成后进行窝钉作业,其次,窝钉完成后的部品被推料气缸推入至卸料装置的卸料工作平台,卸料装置中的卸料气缸顶出,将部品顶起去取出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藉此,实现一体化运作,整个过程由NC控制器控制,可设定NC控制器的数据,根据具体的要求,可对不同形状、大小、位置及数量钉的窝钉部品进行窝钉作业,工作效率高,品质也有良好的保障,减少了不良品,使得成本降低,此外,作业人员加工作业被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窝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箱2、第一上料气缸3、第二上料气缸4、上料工作台5、卸料气缸6、卸料工作台7、感应检测探头8、移动工作台9、窝钉机本体10、夹紧气缸11、推料气缸12、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窝钉机,它包括机箱1、窝钉机构及NC控制器,所述NC控制器安装于机箱1内,窝钉机构安装于机箱上且与NC控制器电性连接,机箱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系统开关机、急停等,它还包括设置于机箱1上的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及检测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及检测装置分别与NC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NC 控制器控制控制上述上料装置、窝钉机构、检测装置及卸料装置的协同动作,实现整个流程的自动窝钉作业。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气缸2、第二上料气缸3、上料工作台4及第一感应开关 (图中未示出);所述上料工作台4固定于机箱1上,所述第一上料气缸2及第二上料气缸 3分别垂直设置于上料工作台4外侧相邻的两边上,第一感应开关设置于上料工作台4边缘靠近第二上料气缸3的位置,便于检测是否有部品放入到上料工作台;当待窝钉部品放入到上料工作台4,第一感应开关检测到信号,将信号传递至NC控制器,由NC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上料气缸2、3动作,第一上料气缸2将待窝钉部品推向第二上料气缸3位置,接着第二上料气缸3将待窝钉部品推出,且进入窝钉机构的移动工作台8 (此时,移动工作台 8处于与第二上料气缸3相对的位置),待进行窝钉加工。窝钉机构包括由伺服电机控制的可沿X、Y轴移动的移动工作台8、窝钉机本体9、 夹紧气缸10、推料气缸11及第三感应开关(图中未视出);所述夹紧气缸10及推料气缸11 分别垂直设置于移动工作台8外侧相邻的两边上,所述第三感应开关设置于移动工作台8 边缘靠近推料气缸11位置;当待窝钉部品进入到移动工作台8,第三感应开关检测到信号, 并将该信号传递至NC控制器,NC控制器控制夹紧气缸10将部品夹紧,且控制伺服电机使移动工作台8沿X、Y轴方向交叉、分散配合运动,部品上需要窝钉的位置依次移动至窝钉机本体9的主轴正下方。检测装置包括一设置于窝钉机构上的感应检测探头7及与NC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报警输出装置(图中未示出),最佳的,感应检测探头7设置于窝钉机本体9的主轴上,且感应检测探头7射出的光束刚好位于窝钉机本体9的主轴正下方;当部品上需要窝钉的位置依次移动至窝钉机本体9的主轴正下方时,感应检测探头7发出光束对部品上的对应位置进行漏钉检测,若该位置上有钉,射出光束被钉的光泽表面反射回来,若该位置没有放钉, 射出光束没有光束反射回来,在检测到无反射光束时,NC控制器发出信号给报警输出装置, 报警输出装置发出警报,提示作业人员该位置没有放钉,则作业人员就会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来完成这一部件的窝钉工作,然后在复位后才能继续进行窝钉作业,检测到放钉正常时,窝钉机本体9的主轴下移进行窝钉作业,窝钉完成后窝钉机本体9的主轴上移。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气缸5、卸料工作台6及第二感应开关(图中未视出),所述卸料气缸5垂直设置于卸料工作台6下方,且卸料气缸5的气缸杆连接于卸料工作台6上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感应开关设置于卸料工作台6边缘位置,较佳的,卸料装置设置于上料工作台4的一端,使得整个自动窝钉机的结构更加紧凑;当部品上所有位置全部窝钉完成后, 窝钉机构中的推料气缸11将部品推向卸料工作台6,卸料工作台6边缘的第二感应开关检测到信号,NC控制器得到该信号便控制卸料气缸5动作将部品顶起,进而取出部品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综上,本技术的自动窝钉机通过NC控制器控制各个装置协同运作,实现一体化运作,整个过程由NC控制器控制,可设定NC控制器的数据,根据具体的要求,可对不同形状、大小、位置及数量钉的窝钉部品进行窝钉作业,工作效率高,品质也有良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化江张运京郭建元李景赵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亿和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