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TiO2(B)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17385 阅读:5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烯-TiO2(B)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产物结构均为TiO2(B)(PDF?74-1940)结构,形貌为石墨烯层上负载的TiO2纳米管,其中管径约为5~10nm,管长约为0.5-2μm,是将钛盐加入到氧化石墨烯乙醇分散液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氧化石墨烯-TiO2复合凝胶,以NaOH作为溶剂,利用石墨烯和TiO2(B)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将二者复合,提高Li+嵌/脱比容量性能和循环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重复性好等优点。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复合材料应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烯-TiO2(B)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TiO2(B)相最初是由Marchand等于1980年制备出来的,Banfield等于1991年首次在自然界中发现该类晶型。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传感器以及光催化等领域备受关注。 TiO2(B)相是由层状或隧道结构的质子钛酸盐(H2Tin02n+1)脱水形成的亚稳晶型,是一种比锐钛矿和金红石密度小、结构松散的介稳态氧化钛同质变体,也称为斜二氧化钛。由于 TiO2(B)密度低,其结构中含一个相对大的通道结构,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因此近年来它也被作为锂离子电极材料进行重点研究。一维TiO2(B)纳米管更是由于其特殊的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作为锂离子电极材料表现出许多优势,如锂离子嵌入/ 脱出深度小、行程短,嵌入/脱出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小,具有较高的嵌入/脱出比容量和良好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等优点。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结构的单原子厚度的碳原子层,由于超薄的厚度,很大的比表面积,极高的电导率等,使其在电子技术、能量储存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已经证明它相对于石墨来说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不仅充放电容量较高,可达500mAh/g (理论容量-700mAh/g),而且循环稳定性好。将TiO2(B)与石墨烯复合到一起,其综合性能会比较好,而更接近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石墨烯-TiO2 (B)纳米管结构复合材料,利用石墨烯和TiO2 (B)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将二者复合,提高Li+嵌/脱比容量性能和循环性能。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重复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TiA (B)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产物结构均为TiO2(B) (PDF 74-1940)结构,形貌为石墨烯层上负载的TW2纳米管,其中管径约为5-lOnm,管长约为0. 5-2 μ m,是将钛盐加入到氧化石墨烯乙醇分散液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氧化石墨烯-TW2复合凝胶,以NaOH作为溶剂,利用石墨烯和TW2 (B)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将二者复合,提高Li+嵌/脱比容量性能和循环性能。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重复性好等优点。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复合材料应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石墨烯-TiO2(B)纳米管复合材料,该石墨烯TiO2 (B)纳米管复合材料产物结构为TiO2-B,形貌为石墨烯层上负载的TiA纳米管,其中管径为5-lOnm,管长为 0. 5-2 μ mo所述的石墨烯-T^2 (B)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a、以石墨粉为原料,采用Hummers方法获得具有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将得到氧化石墨烯溶于无水乙醇溶剂中,超声波处理30-90分钟,得到浓度为0. l-2mg/ml的氧化石墨烯乙醇分散液;b、在步骤a氧化石墨烯乙醇分散液中加入钛盐机械搅拌至均勻,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氧化石墨烯-T^2复合溶胶,在温度60°C烘箱中陈化1-2天后形成复合凝胶,再加入 30-80ml体积的摩尔浓度为10mol/L的NaOH,搅拌60-90分钟至混合均勻;C、将步骤b的混合液移至水热反应釜,反应温度为130_160°C,反应时间为Mh,打开反应釜滗去上层液后,所得的沉淀物反复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再用浓度为0. lmol/L HNO3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过程伴随机械搅拌,然后滤去酸液,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至中性,产物在温度60°C下真空干燥他,得到石墨烯-钛酸纳米管粉体;d、将步骤c粉体材料放在坩埚中,氮气或氩气氛保护下温度450°C烧结0. 5h-lh, 即可得到石墨烯-TiO2 (B)纳米管复合材料。步骤b中所述的钛盐为钛酸四丁酯或异丙醇钛。步骤b氧化石墨烯与钛盐的质量比为1-15 4000。所述的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所述石墨烯-TiO2(B)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采用溶胶-凝胶与水热合成两步化学反应制得石墨烯-TiO2 (B)纳米管复合材料。该方法利用水热 NaOH水热还原氧化石墨烯,避免了水合胼、硼氢化钠等有毒还原剂的使用,具有环境友好, 方法简单的特点。所得产物中,TiO2(B)纳米管能均勻分散于石墨烯表面,结构上的优势使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X射线衍射(XRD)谱线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模拟电池0. IC倍率下的恒流充放电电压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模拟电池在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循环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a、以石墨粉为原料,采用Hummers方法获得具有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将Img氧化石墨烯溶于IOml无水乙醇溶剂中,超声波处理30分钟,得到浓度为0. lmg/ml的氧化石墨烯乙醇分散液;b、在步骤a氧化石墨烯乙醇分散液中加入钛酸四丁酯机械搅拌至均勻,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氧化石墨烯-TW2复合溶胶,(其中三乙醇胺为稳定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氨水调节PH值8-9),在温度60°C烘箱中陈化1-2天后形成复合凝胶,再加入 30ml体积的摩尔浓度为lOmol/L的NaOH,搅拌60分钟至混合均勻,其中氧化石墨烯与钛盐的质量比为1 4000 ;C、将步骤b的混合液移至水热反应釜,反应温度为130°C,反应时间为Mh,打开反4应釜滗去上层液后,所得的沉淀物反复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再用浓度为0. lmol/L HNO3 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过程伴随机械搅拌,然后滤去酸液,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至中性,产物在温度60°C下真空干燥他,得到石墨烯-钛酸纳米管粉体;d、将步骤c粉体材料放在坩埚中,氮气保护下,温度450°C烧结0. 5h,即可得到 0.858石墨烯-1102 )纳米管复合材料。实施例2a、以石墨粉为原料,采用Hummers方法获得具有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将6mg氧化石墨烯溶于12ml无水乙醇溶剂中,超声波处理40分钟,得到浓度为0. 5mg/ml的氧化石墨烯乙醇分散液;b、在步骤a氧化石墨烯乙醇分散液中加入异丙醇钛机械搅拌至均勻,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氧化石墨烯_打02复合溶胶(其中三乙醇胺为稳定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氨水调节PH值8-9),在温度60°C烘箱中陈化1-2天后形成复合凝胶,再加入65ml 体积的摩尔浓度为lOmol/L的NaOH,搅拌70分钟至混合均勻,其中氧化石墨烯与质量比为 6 4000 ;C、将步骤b的混合液移至水热反应釜,反应温度为140°C,反应时间为Mh,打开反应釜滗去上层液后,所得的沉淀物反复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再用浓度为0. lmol/L HNO3 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过程伴随机械搅拌,然后滤去酸液,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至中性,产物在温度60°C下真空干燥他,得到石墨烯-钛酸盐纳米管粉体;d、将步骤c粉体材料放在坩埚中,氩气氛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爱民侯娟吴荣赵鹏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