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机压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1214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机压油系统,由压机主体,压机主体上部的高位油箱和一侧的液压站油箱组成,三者通过油管连接,所述的高位油箱内部至少一侧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管,循环冷却水管的进、出水口位于高位油箱外部同侧。为了更好地冷却油温,增加冷却面积,所述的循环冷却水管为S形管,位于高温油箱的底部。循环冷却水管进水口接入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使高位油箱里的油温迅速降下来,操作简单,冷却效果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磨损与故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机压油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机压油系统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压机在出厂时只配一个小冷却器,因热交换器冷却面积较小,常温下能正常使用,但到夏季,压机油温较高冷却不下来,油温将超过50度,液压站阀芯里的橡胶密封圈就容易坏;另一方面,油温的升高,使油的粘度下降,容易造成渗漏降低油压增加磨擦, 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要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液压机压油系统,由压机主体,压机主体上部的高位油箱和一侧的液压站油箱组成,三者通过油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油箱内部至少一侧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管,循环冷却水管的进、出水口位于高位油箱外部。为了更好地冷却油温,增加冷却面积,所述的循环冷却水管为S形管,位于高温油箱的底部。为了便于操作,将循环冷却水管的进、出水口位于高位油箱的同侧,并且与液压站油箱的不在同一侧。采用这种液压机压油系统后,压机主缸里的热油,泄压时通过予冲阀到高位油箱里,循环冷却水管进水口接入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高位油箱里的油温迅速降下来。当油缸第二次泄压时,予冲阀是单向的,只往高位油箱里排油,多余的油溢流到液压站低位油箱, 当加压时高压油泵使泵液压油经冷却器进行二次冷却,然后回到主缸,这样一个循环结束。 经过二次冷却后,油温得到控制,基本控制在50度以下,液压站阀芯里的橡胶密封圈就得到了保护,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磨损与故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中1-压机主体,2-高位油箱,3-液压站油箱,4-油管,5-循环冷却水管,6_出水口,7-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液压机压油系统是由压机主体1,压机主体上部的高位油箱2和一侧的液压站油箱3组成,三者通过油管4连接,高位油箱内部两侧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管5,循环冷却水管5为S形管,位于高温油箱2的底部,其进水口 7、出水口 6位于高位油箱外部同一侧。并且与液压站油箱的不在同一侧。液压机工作时,压机主体1内的热油通过油管4到高位油箱2中,往循环冷却水管5的进水口 7打进冷却水,冷却水循环冷却水管5里循环,然后从出水口 6流出,这样,冷却水对高位油箱2里的油温进行了快速地降温,然后液压系统进行自带的冷却器进行第二次冷却,这样,液压站油箱3里的油温将控制在50度以下,保护了液压站阀芯里的橡胶密封圈。 以上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有基于本技术的基本思想而进行修改或变动的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机压油系统,由压机主体,压机主体上部的高位油箱和一侧的液压站油箱组成,三者通过油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油箱内部至少一侧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管,循环冷却水管的进、出水口穿出高位油箱位于其外部。2.根据权利1所述的液压机压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冷却水管为S形管。3.根据权利1所述的液压机压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冷却水管位于高位油箱底部。4.根据权利1所述的液压机压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冷却水管的进、出水口位于高位油箱的同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机压油系统,由压机主体,压机主体上部的高位油箱和一侧的液压站油箱组成,三者通过油管连接,所述的高位油箱内部至少一侧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管,循环冷却水管的进、出水口位于高位油箱外部同侧。为了更好地冷却油温,增加冷却面积,所述的循环冷却水管为S形管,位于高温油箱的底部。循环冷却水管进水口接入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使高位油箱里的油温迅速降下来,操作简单,冷却效果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磨损与故障。文档编号B30B15/34GK202208130SQ20112031844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马文生 申请人:马克森木业(滁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马克森木业滁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