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梯度接触角功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08082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2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梯度接触角功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单体和引发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得到第一、第二预聚单体,分别加到含有溶剂的容器中,加热搅拌3~6小时,得到聚合物溶液;再将聚合物溶液与固化剂混合,涂覆于底材上,在110~170℃下加热固化10~40分钟;最后将固化涂层置于敞口容器中,向容器中缓慢滴加水溶液,在3~8小时滴加完毕时,底材上沿刚好被水溶液完全浸润,并将得到的预功能涂层清洗2~3次,40~60℃下干燥,制得具有梯度接触角功能涂层。接触角能在95°±5°~15°±5°范围内呈连续梯度变化,并可在不同底材上实现,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扩展了梯度接触角功能涂层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接触角连续性变化特征的功能涂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功能梯度材料是指材料的功能,如组分、结构、性能随空间或时间连续变化或阶梯变化的一种高性能材料。接触角是用来衡量材料表面润湿性的重要物理量,一般接触角越小,表面能越大。梯度接触角表面指材料表面接触角沿表面某个方向梯度连续性变化。由于梯度接触角表面的独特性质,其在液滴移动,微流体流动,生物吸附及高效传热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应用前景。现有制备梯度接触角材料的方法中,对底材有着较高要求。比如,Xjhang等在 《Langmuir》(2006 年第 22 卷第 4483 4486 页)发表的《Surface Gradient Material: From Superhydrophobicity to Superhydrophilicity》(梯度表面材料从超疏水到超亲水)文章中,通过自组装作用,在粗糙金底上实现了表面接触角从超疏水(156. 4° )到超亲水(< 10° )的转变;首先通过电沉积法得到具有微纳米双微观结构的粗糙金底;然后,通过改变溶液滴加速度,在底材上形成了接触角连续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江张勇皮丕辉文秀芳蔡智奇杨卓如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