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顶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0244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高炉炉顶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包括设置于炉顶上方的平台,一点火枪通过两个平行悬挂于平台下方的摇杆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平台,由所述两摇杆、平台和点火枪构成一平行四杆机构;所述平台上设置一驱动所述摇杆摆动的电液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高炉炉顶点火装置采用电液推杆驱动四连杆机构进行传动,该驱动机构体积小、重量轻、设备简单;四连杆机构其结构简单、传动可靠、方便安装及维修;因此,有效克服了现有点火设备传动装置复杂、体积大、设备重、安装维护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高炉检修时炉顶煤气点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轻型悬挂式四连杆高炉炉顶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由于故障或计划性检修需要对炉顶煤气进行放散,同时炉内残余的煤气需要点燃烧尽,以避免工人进入炉内作业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因此高炉炉顶煤气点火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由于人工点火不是使用常明火源,存在容易发生局部小爆炸、火焰喷射、火源易灭、炉内煤气难以燃尽等问题,且点火过程十分危险。所以,配置炉顶点火装置是高炉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目前。现有大多数高炉炉顶点火装置是小车式点火枪,采用减速电机驱动链轮或者齿轮使点火枪完成进枪和退枪运动。这种小车式点火设备的传动装置比较复杂、体积大、 设备重、安装维护不方便。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高炉炉顶点火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轻便可靠的高炉炉顶点火直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炉顶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包括设置于炉顶上方的平台,一点火枪通过两个平行悬挂于平台下方的摇杆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平台,由所述两摇杆、平台和点火枪构成一平行四杆机构;所述平台上设置一驱动所述摇杆摆动的电液推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液推杆由一设置于平台上的限位开关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台上设有一支座,所述两摇杆的上端枢接于该支座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火枪是由内外管构成的套管式结构,内管固定于外管中,内外管之间形成横截面为环形的输气道,外管前端构成枪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后部的管壁上固定设有一连接块,该连接块上间隔设有两个枢接部,所述两个平行摇杆的底端分别枢接在所述两个枢接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枪头侧壁周向设有多个侧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的尾部由快速接头固定连接一输送富氧空气的第一软管;所述内管的尾部由快速接头固定连接一输送燃气的第二软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管上设有两个进气阀。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高炉炉顶点火装置采用电液推杆驱动四连杆机构进行传动,该驱动机构体积小、重量轻、设备简单;所述四连杆机构其结构简单、传动可靠、方便安装及维修;因此,有效克服了现有点火设备传动装置复杂、体积大、设备重、安装维护不方便的缺陷。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 为本专利技术高炉炉顶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专利技术高炉炉顶点火装置处于点火位置和非点火位置状态示意图。图3A 为本专利技术高炉炉顶点火装置的点火枪结构示意图。图;3B 为图3A的俯视示意图。图3C 为图3A的A-A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炉炉顶点火装置100,该点火装置100包括设置于炉顶上方的平台1,一点火枪2通过两个平行悬挂于平台1下方的摇杆3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平台1,由所述两摇杆3、平台1和点火枪2共同构成一平行四杆机构(即双摇杆机构);所述平台1上设置一驱动所述摇杆3摆动的电液推杆4。如图2所示,其中实线部分为该点火装置100位于非点火位置状态;虚线部分为点火装置100的点火枪2伸入炉门9后处于点火位置状态。该点火装置100在使用时,首先将点火枪2的枪头在高炉外点燃,调至合适火焰,然后启动电液推杆4的电机以驱动摇杆3 摆动,并带动点火枪2逐渐接近炉门9,当点火枪2伸入炉门9并位于点火位置后,电液推杆4停止,使点火枪2静止保持在点火位置,对炉内煤气进行点火燃烧。通过高炉内工业电视进行监控或由人工观察,当炉内煤气燃烧完全后,启动电液推杆4的电机反转,将点火枪 2退出炉内,并停止在停放位,此时切断气源熄灭点火枪2的火焰,至此完成整个动作。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高炉炉顶点火装置采用电液推杆驱动四连杆机构进行传动,该驱动机构体积小、重量轻、设备简单;所述四连杆机构其结构简单、传动可靠、方便安装及维修;因此,有效克服了现有点火设备传动装置复杂、体积大、设备重、安装维护不方便的缺陷。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台1上固定设有一支座5,所述两摇杆3的上端枢接于该支座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四杆机构的尺寸和摆动角度等具体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高炉炉体和平台的有关结构,以及平台与炉体之间的安装距离等具体情况,经过仔细计算得出,以便使点火枪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与炉门发生干涉等情况。所述电液推杆4由一设置于平台1上的限位开关6控制;限位开关6通过控制电液推杆4的电机来保证点火枪2位于合适的位置。当点火枪2伸入炉内后,限位开关6发出到位信号使电液推杆4自动停止,点火枪2处于点火位置;当点火枪2退出炉门并摆动到非点火位置后,限位开关6发出到位信号使电液推杆4停止,点火枪2停在停放位置。进一步,如图1、图3A-图3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火枪2是由内、外管21、 22构成的套管式结构,内管21固定于外管22中,内、外管21、22之间形成横截面为环形的输气道23,外管22的前端构成枪头M。所述外管22后部的管壁上固定设有一连接块25, 该连接块25上间隔设有两个枢接部251,所述两个平行摇杆3的底端分别枢接在所述两个枢接部251上。所述外管22的尾部由快速接头固定连接一输送富氧空气(压缩空气和或氧气) 的第一软管7,该第一软管7上设有两个进气阀71、72,分别与压缩空气和氧气管道连通; 所述内管21的尾部由快速接头固定连接一输送燃气的第二软管8 ;如此结构设计可以减少一根供气软管,避免多根软管与运动部件连接而发生损坏;所述软管上设有控制开度的阀门,用于开闭气源或调节火焰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枪头M侧壁周向设有多个侧孔 241 ;燃气和富氧空气分别通过点火枪尾部的快速接口进入内、外管输送至枪头部分,在枪头(烧嘴)处完成混合并燃烧;部分气体由枪头处多个侧孔冒出并燃烧,用于增加枪头处燃烧面积,加快点火过程,并具有防吹灭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驱动机构体积小、重量轻、设备简单,支座及平台均可相应减小,设备总重量仅相当于传统点火装置的1/10。2、本点火装置采用液压推杆及四连杆机构传动,比传统的减速电机传动更加可靠,设备简单,维护量小。3、点火枪枪体设计为套管式喷枪结构,枪头为带有小喷孔的缩口式混合室结构, 有利于形成防吹灭式结构,并扩大了点火面积,缩短了点火休风时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炉顶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点火装置包括设置于炉顶上方的平台,一点火枪通过两个平行悬挂于平台下方的摇杆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平台,由所述两摇杆、平台和点火枪构成一平行四杆机构;所述平台上设置一驱动所述摇杆摆动的电液推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顶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推杆由一设置于平台上的限位开关控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顶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设有一支座,所述两摇杆的上端枢接于该支座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顶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枪是由内外管构成的套管式结构,内管固定于外管中,内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国建全强李东旭殷宝铎赵利明朱进锋魏丽祁四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