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可吸收性张力带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骨折复位固定多采用钢针和钢丝进行张力带固定。以金属作为内固定物往往具有以下缺陷1、金属固定物取出时需要二次手术,给患者造成精神上、肉体上以及经济上的负担;2、对于钢针和钢丝组成的张力带固定装置,容易发生退针,使钢针上缠绕的钢丝滑脱。为此,许多学者都在研究一种既能起固定作用,又能在骨愈合后内固定物自行吸收的材料。1984年,罗卡宁(Rolckanen)教授首先将可吸收内固定物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 张力带是将骨骼折断一面张力转变为的对面的压紧力,上述应力的转化是通过在弧形骨骼的凸面使用一个远离骨骼中心的装置来实现。目前常用的可吸收内固定物主要有二种一是高分子聚合物——自身增强聚乙交酯(SR-PGA),自身增强聚丙交酯(SR-PLLA)制成的不同规格的螺钉和固定棒(髓内针),另一种为生物聚酯制成不同形态的人工韧带。自身增强聚乙交酯(SR-PGA)、自身增强聚丙交酯(SR-PLLA)的剪切强度为 200MPa,抗弯强度为300M Pa,弯曲模量为8 15GPa。自身增强聚乙交酯(SR-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