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状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9090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23:52
提供一种芯片状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能够容易地以高成品率制造芯片状电子零件。该方法具备如下工序:把电子零件基体(30)的第二端面(30f)粘接在具有具备粘接力的表面的基盘(20)上,在粘接在基盘(20)上的电子零件基体(30)的第一端面(30e)上涂覆膏浆,再通过干燥形成第一膏浆层(31);在使滑板(23)接触形成了第一膏浆层(31)的电子零件基体(30)的第一端面(30e)的状态下,让滑板(23)相对于基盘(20)滑动,由此使电子零件基体(30)转动180°,并使电子零件基体(30)的第一端面(30e)粘接在基盘(20)上;在电子零件基体(30)的第二端面(30f)上涂覆膏浆,再通过干燥形成第二膏浆层(32);烧结第一和第二膏浆层(31、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在略呈长方体形状的电子零件基体的两端面上分别形成由膏浆构成的外部电极之类的功能构件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各种各样的电子机器中使用很多芯片状电子零件。作为芯片状电子零件,例如有叠层陶瓷电容器等,一般地说,叠层陶瓷电容器具备在内部形成有相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的略呈长方体形状的陶瓷基体以及形成在陶瓷基体的端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在这样的叠层陶瓷电容器中,在陶瓷基体的端面上涂覆导电膏,然后通过烧结而形成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例如,作为该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的形成方法,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方法。首先,如图14(a)所示,把陶瓷基体103的一个端面粘接在由不锈钢制的基板101 和带粘性的硅橡胶102构成的平板100上;然后,如图14(b)所示,把陶瓷基体103的另一个端面按压到涂覆头104中,这样,如图14(c)所示,在陶瓷基体103的另一个端面上就形成了导体膏层105 ;再烧结该导体膏层105,而形成图15(a)所示的第一外部电极106。接着,如图15(b)所示,把第一外部电极106按压在PET膜108上涂覆了发泡性剥离粘接剂109的片107上。这里,发泡性剥离粘接剂109的粘接力高于硅橡胶102的粘接力。因此,如图15(c)所示,陶瓷基体103从平板100上被剥离下来,而粘在片107上。这样的状态下,在陶瓷基体103的一个端面上形成了导体膏层,通过烧结形成第二外部电极。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按照上述的方法就能够以高作业效率且高成品率来制造芯片状电子零件。专利文献1特开2007-266208号公报但是,按照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必须要有所谓平板100和片107这样的多个夹具。而且,粘接力较弱的硅胶102的粘接力随时间而逐渐变弱,陶瓷基体103也有可能从平板100上脱落下来。另外,在不同的夹具之间转移陶瓷基体 103时,陶瓷基体103还有可能脱落下来而残留在平板100上。因此,难以实现很高的制造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以高成品率制造。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是有关具备略呈长方体形状的电子零件基体和由膏浆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功能构件的,电子零件基体具有第一和第二主面、垂直于第一和第二主面的第一和第二侧面、以及同时垂直于第一和第二主面及第一和第二侧面的第一和第二端面,第一和第二功能构件分别设置在电子零件基体的第一和第二端面上。本专利技术的具备如下工序把电子零件基体的第二端面粘接在具有具有粘接力的表面的基盘上的粘接工序;在粘接在基盘上的电子零件基体的第一端面上涂覆膏浆,再通过干燥形成第一膏浆层;在使滑板与形成了第一膏浆层的电子零件基体的第一端面接触的状态下,让滑板相对于基盘滑动,由此使电子零件基体转动 180°,并让电子零件基体的第一端面粘接在基盘上;在电子零件基体的第二端面上涂覆膏浆,再通过干燥形成第二膏浆层;烧结第一和第二膏浆层,由此形成第一和第二功能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某个特定方案,粘接工序包含如下步骤使电子零件基体的第一主面粘接在基盘的表面上;在使滑板与电子零件基体的第二主面侧接触的状态下,让滑板相对于基盘滑动,由此使电子零件基体转动90°,并让电子零件基体的第二端面侧粘接在基盘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其他特定方案,膏浆是陶瓷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另外的特定方案,膏浆是导电性膏浆;第一和第二功能构件是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这种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以高成品率制造出芯片状陶瓷电子零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另外的其他特定方案,电子零件基体是连接在第一外部电极上的第一内部电极和连接在第二外部电极上的第二内部电极相互面对地形成在其内部的陶瓷基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另外的其他特定方案,滑板的靠第一端面一侧的表面具有弹性。按照这种构成,能够容易地使电子零件基体以高的准确度转动。 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因电子零件基体与滑板接触而损伤电子零件基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另外的特定方案,滑板具有支持构件和贴在支持构件表面的弹性体。按照这种构成,能够将滑板的表面保持平坦。因此,能够容易地使电子零件基体以高的准确度转动。从而可以改善滑板的可操作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另外的其他特定方案,支持构件是金属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另外的其他特定方案,在滑板的靠第一端面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按照这种构成,能够容易地使电子零件基体以高的准确度转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由于在使滑板接触电子零件基体的第一端面的状态下让滑板相对于基盘滑动,而由此使电子零件基体转动,所以不要多个夹具; 而且由于不必让电子零件基体在不同的夹具之间进行转移,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电子零件基体的脱落,并且能够容易地以高成品率制造芯片状电子零件。附图说明图1是陶瓷电子零件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2是将陶瓷毛坯叠层体配置在基盘上的立体略图。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断面图。4图4是说明使陶瓷毛坯叠层体转动90°的工序的断面略图。图5是说明使陶瓷毛坯叠层体转动90°的工序的断面略图。图6是说明形成第一导电性膏浆层的工序的断面略图。图7是说明使陶瓷毛坯叠层体转动180°的工序的断面略图。图8是说明使陶瓷毛坯叠层体转动180°的工序的断面略图。图9是说明使陶瓷毛坯叠层体转动180°的工序的断面略图。图10是说明形成第二导电性膏浆层的工序的断面略图。图11是陶瓷电子零件的立体略图。图12是沿图11中的XI-XI线的断面图。图13是沿图11中的XII-XII线的断面图。图14(a) (c)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芯片状电子零件的制造工序的断面略图。图15(a) (c)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芯片状电子零件的制造工序的断面略图。符号的说明L···陶瓷电子零件10…陶瓷基体IOa…陶瓷基体的第一主面IOb…陶瓷基体的第二主面IOc…陶瓷基体的第一侧面IOd…陶瓷基体的第二侧面IOe…陶瓷基体的第一端面IOf…陶瓷基体的第二端面11…第一内部电极12…第二内部电极15…第一外部电极16…第二外部电极20…基盘20a…基盘的表面21…基板主体22…粘性弹性体层23…滑板23a…滑板的表面M…支持构件25…弹性体30…陶瓷叠层体30a…陶瓷叠层体的第一主面(对应于陶瓷基体的第一主面)30b…陶瓷叠层体的第二主面(对应于陶瓷基体的第二主面)30e…陶瓷叠层体的第一端面(对应于陶瓷基体的第一端面)30f…陶瓷叠层体的第二端面(对应于陶瓷基体的第二端面)31…第一导电性膏浆层32…第二导电性膏浆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此来表明本专利技术。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陶瓷电子零件作为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1 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中被制造的陶瓷电子零件1。陶瓷电子零件1构成如陶瓷电容器元件、陶瓷压电元件、热敏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等。如图11 图13所示,陶瓷电子零件1具备有陶瓷基体10,陶瓷基体10被形成为略长方体形状。具体地说,陶瓷基体10形成为各角部和棱线部呈R圆角状的略长方体形状。陶瓷基体10具有第一和第二主面10a、10b、第一和第二侧面10c、10d、第一和第二端面10e、 IOf。第一和第二侧面10c、IOd垂直于第一和第二主面10a、10b ;第一和第二端面10e、10f 垂直于第一和第二主面10a、10b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10c、10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堂冈稔国本和典尾形克则山田尚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