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滑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89610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20:07
非接触式滑线装置。涉及对滑线的改进。提供了一种能避免上述问题导致的经常性保养、维护、更换部件,降低使用时成本的非接触式滑线装置。包括滑线和受电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滑触线的导线模式,改进为在微距(5-30mm)内进行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受电线圈与主线圈(绕设有线圈的钢质型材)之间利用变压器原理将电能从滑线(相当于初级线圈)传递到受电线圈(相当于次级线圈)上。进而避免了传统接触式电力传递带来的磨损、错位等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滑线的改进。
技术介绍
滑线是一种可以通过集电器装置自由滑动接触而提供电源的一种供电装置。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接触式传导模式,即采用电刷与滑线的工作面(输电面)直接接触实现电力的传输。但是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电刷受电面磨损、滑线工作面磨损,或电刷“脱轨”、偏转等问题;需经常进行保养、维护、更换部件;增加了使用成本,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避免上述问题导致的经常性保养、维护、 更换部件,降低使用时成本的非接触式滑线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滑线和受电装置,所述滑线包括钢质型材,在所述钢质型材外裹覆有绝缘层,绝缘层外绕设线圈;所述受电装置包括受电小车、受电线圈、电机和电源电路;所述受电线圈与所述钢质型材平行,间隔5-30mm。在所述线圈外还设有防护层。所述受电小车上设有相互连接的启动直流电源和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本技术改变了传统滑触线的导线模式,改进为在微距(5_30mm)内进行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受电线圈与主线圈(绕设有线圈的钢质型材)之间利用变压器原理将电能从滑线(相当于初级线圈)传递到受电线圈(相当于次级线圈)上。进而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鹤章董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鹤滑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