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碱洗管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929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碱洗管线结构,包括碱洗循环泵,在输送泵的出口管线上设有一条与碱洗循环泵的入口管线相连通的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管线使大量的洗涤不合格的AMS能通过输送泵的输送返回到粗AMS储罐中重新处理,省时、速度快,成本低,减少了多道工艺流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碱洗管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苯酚丙酮装置初步分离的粗AMS(a -甲基苯乙烯)必须经过碱洗和水洗合格后方能进行精制,碱洗后的粗AMS储存于粗AMS(a-甲基苯乙烯)储罐碱洗塔中,然后送入下一单元进行处理。其结构原理如下未经碱洗的粗AMS储罐从与AMS( α -甲基苯乙烯)碱洗塔下部的连接管道送入1层塔板下部,洗涤后的粗AMS( α -甲基苯乙烯)储罐由碱洗塔塔顶管道送出,一部分输送至碱液澄清槽中,分离出粗AMS ( α -甲基苯乙烯)中含的部分碱液,另一部分在流量控制阀的作用下经碱洗循环泵出口管线送回与碱洗塔连接的管道(1层塔板下部管线),重新碱洗。新补充的20%浓度的碱液在液位控制阀的作用下从碱液补给泵入口管加入,并与碱液澄清槽底部分离的碱液一起经管道和流量控制阀送入碱洗塔一层塔板上部,碱洗塔产生的酚钠溶液由碱洗塔底部管路经阀门排出。碱液澄清槽顶部管路排出的AMS(a_甲基苯乙烯)在阀门的控制下进入水洗槽下部,与水洗槽底部管路加入的洗涤用脱盐水混合洗涤后,由水洗槽顶部排出并在压力控制阀的作下排至碱洗塔粗 AMS(a-甲基苯乙烯)储罐,经输送泵送入下一单元处理。水洗槽产生废水由罐体中部管线经阀门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新型碱洗管线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碱洗循环泵,在输送泵的出口管线上设有一条与碱洗循环泵的入口管线相连通的管路。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管线使大量的洗涤不合格的AMS能通过输送泵的输送返回到粗AMS储罐中重新处理,省时、速度快,成本低,减少了多道工艺流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可知,本技术包括碱洗循环泵1,在输送泵2的出口管线上设有一条与碱洗循环泵1的入口管线相连通的管路3。在粗AMS储罐4与管路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控制阀5。本技术在AMS(a-甲基苯乙烯)输泵出口管线处加入一条与碱洗循环泵入口管线相连接的管线,使大量的洗涤不合格的AMS ( α -甲基苯乙烯)能通过AMS ( α -甲基苯乙烯)输泵的输送返回到碱洗塔中重新处理,。一旦粗AMS(a_甲基苯乙烯)受到污染而夹带了较多的酸性有机杂质,则粗AMS(a-甲基苯乙烯)储罐中的酸性粗AMS(a-甲基苯乙烯)可完全返回碱洗塔中重新处理,处理方式灵活,克服了原来结构的不合理缺陷。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碱洗管线结构,包括碱洗循环泵(1),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泵O)的出口管线上设有一条与碱洗循环泵(1)的入口管线相连通的管路(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碱洗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粗AMS储罐(4)与管路 (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控制阀(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碱洗管线结构,包括碱洗循环泵,在输送泵的出口管线上设有一条与碱洗循环泵的入口管线相连通的管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管线使大量的洗涤不合格的AMS能通过输送泵的输送返回到粗AMS储罐中重新处理,省时、速度快,成本低,减少了多道工艺流程。文档编号C07C15/46GK202201843SQ20112025656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杨林, 杨海军, 王洪伟, 赵俊铭, 魏晓军 申请人: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铭杨海军王洪伟杨林魏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