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49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淀池,属于农业工程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沉降池主体,设在沉降池主体上部的集水槽、清水管,设在沉降池主体下部的进水管、带有出水孔的布水筒、排泥斗、污泥管等,其特征在于,在沉降池主体内沿上下方向设置了多层沉降板,每层沉降板为与水平面有夹角的圆台或棱台面,即每层沉降板为外缘高、中心低的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沉淀池内引入了多层沉降板,增加了单位体积内的沉降面积,提高了沉淀池的体积利用率;沉降板可以防止一般辐流沉淀池内易形成的短流;不用运动部件,改善了沉降条件。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基建费用,运行维护费用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进周出式辐流沉淀池,特别是一种带多层沉降板 的辐流式沉淀池,属于农业工程

技术介绍
现有中进周出式辐流沉淀池直径通常在20-30米,甚至达到100米,占 地面积大,基建成本高;带有运动的刮泥机构,刮泥机构须定期维护,且刮 泥机构的运动也影响颗粒的沉淀;混合液从池中心进水管以相对较高的流速 进入池内,经布水筒逐渐下降到污泥层上,再沿沉淀区中部向池壁方向流动, 分离出的澄清水部分溢流入出水槽,部分在上面从池边向池中心回流;密度 大的混合液则在下面从池边向池中心流动,形成了反向流动的环流。这种环 流不利于沉淀,限制了池子的水力负荷。近年国外开始重视沉淀池的研究,对沉淀池运行工况进行了全面优化, 能以较小的池容取得较大的沉淀效率。这类沉淀池与传统辐流式沉淀池相 比,在很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如对中心柱的形状和尺寸等进行改造和优化, 并安装能量消散器,能大大减少水能对污泥层的冲刷和干扰;采用特殊设计 的螺旋污泥刮板,污泥输送能力可提高300 500%,并以较低的污泥层厚度 达到较高的污泥底流浓度,由于泥层下降,使泥水分离区的容积大大增加, 提高了沉淀能力,能在减少回流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淀池,包括沉降池主体,设在沉降池主体上部的集水槽、清水管,设在沉降池主体下部的进水管、带有出水孔的布水筒、排泥斗、污泥管等,其特征在于,在沉降池主体内沿上下方向设置了多层沉降板,每层沉降板为与水平面有夹角的圆台或棱台面,即每层沉降板为外缘高、中心低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廷武邹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