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分酸器,其特征在于该分酸器包括: 一次分酸管-由两端带有连接法兰的多节铸铁管水平连接而成,位于该分酸器的上部,管的一端设有进酸口,管的另一端封死,在管的下部设有距离相等的三个带连接法兰的分酸口; 二次分酸管-该分酸管为三组,水平分布,位于一次分酸管之下,与一次分酸管水平十字交叉,每组分酸管由多节两端带连接法兰的铸铁管连接而成,管的两端封死,其上部设有与一次分酸管下部连接法兰相固接的连接法兰,在其纵向每隔240mm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法兰,在二次分酸管底部分型面两侧30°处沿其纵向每隔120mm处对称设有分酸口,并在分酸口上嵌装耐酸合金喷嘴形成分酸点; 三次分酸管-该分酸管为两端带连接法兰的铸铁管,其两端连接法兰分别与二次分酸管两侧设有的连接法兰相固接,在该分酸管的纵向每隔120mm处设有一对对称的分酸口,在分酸口嵌装耐酸合金喷嘴形成分酸点,分酸点是呈正方形均匀分布,分酸点间距为120mm。(*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式分酸器,适用于硫酸生产的干燥吸收塔。
技术介绍
传统的管式分酸器的分酸点呈三角形分布,分酸点距离为400mm。存在以下问题分酸管直径大,用料多,投资大;分酸点间距大,硫酸分布不均匀;分酸口无喷嘴,经长期酸腐蚀易变大,造成分酸更加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分酸点呈正方形均匀分布的分酸点间距小、干燥吸收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管式分酸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式分酸器,其特征在于该分酸器包括一次分酸管—由两端带有连接法兰的多节铸铁管水平连接而成,位于该分酸器的上部,管的一端设有进酸口,管的另一端封死,在管的下部设有距离相等的三个带连接法兰的分酸口;二次分酸管—该分酸管为三组,水平分布,位于一次分酸管之下,与一次分酸管水平十字交叉,每组分酸管由多节两端带连接法兰的铸铁管连接而成,管的两端封死,其上部设有与一次分酸管下部连接法兰相固接的连接法兰,在其纵向每隔240mm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法兰,在二次分酸管底部分型面两侧30°处沿其纵向每隔120mm处对称设有分酸口,并在分酸口上嵌装耐酸合金喷嘴形成分酸点;三次分酸管—该分酸管为两端带连接法兰的铸铁管,其两端连接法兰分别与二次分酸管两侧设有的连接法兰相固接,在该分酸管的纵向每隔120mm处设有一对对称的分酸口,在分酸口嵌装耐酸合金喷嘴形成分酸点,分酸点是呈正方形均匀分布,分酸点间距为120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分酸点呈正方形均匀分布,分酸点间距小,分酸均匀,干燥吸收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左视图图4是三次分酸管图图5是图4的剖视图图6是分酸点分布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如下一种管式分酸器,其特征在于该分酸器包括一次分酸管1---如图1所示,是由两端带连接法兰的多节铸铁管水平连接而成,位于该分酸器的上部,管的一端设有进酸口,管的另一端封死,在管的下部设有距离相等的三个带连接法兰的分酸口;二次分酸管2---该分酸管为三组,水平分布,位于一次分酸管之下,与一次分酸管水平十字交叉,每组分酸管由多节两端带连接法兰的铸铁管连接而成,管的两多封死,其上部设有与一次分酸管下部连接法兰相固结的连接法兰,如图1所示,在其纵向每隔240mm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法兰,在二次分酸管底部分型面的两侧30°处沿其纵向每隔120mm处对称设有分酸口,并在分酸口上嵌装耐酸合金喷嘴4形成分酸点;三次分酸管3---该分酸管为两端带连接法兰的铸铁管,其两端连接法兰分别与二次分酸管两侧设有的连接法兰相固接,在该分酸管的纵向每隔120mm处设有一对对称的分酸口,在分酸口上嵌装耐酸合金喷嘴形成分酸点,分酸点呈正方形均匀分布,分酸点间距均为120mm,如图6、图7所示。当硫酸从一次分酸管进酸口流入一次分酸管,经一次分酸管流入二次分酸管,在二次分酸管的底部分型面的两侧30°处对称设有分酸点进行分酸,同时,硫酸从分酸管两侧流向三次分酸管内,由分酸点均匀的分酸。权利要求1.一种管式分酸器,其特征在于该分酸器包括一次分酸管由两端带有连接法兰的多节铸铁管水平连接而成,位于该分酸器的上部,管的一端设有进酸口,管的另一端封死,在管的下部设有距离相等的三个带连接法兰的分酸口;二次分酸管——该分酸管为三组,水平分布,位于一次分酸管之下,与一次分酸管水平十字交叉,每组分酸管由多节两端带连接法兰的铸铁管连接而成,管的两端封死,其上部设有与一次分酸管下部连接法兰相固接的连接法兰,在其纵向每隔240mm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法兰,在二次分酸管底部分型面两侧30°处沿其纵向每隔120mm处对称设有分酸口,并在分酸口上嵌装耐酸合金喷嘴形成分酸点;三次分酸管——该分酸管为两端带连接法兰的铸铁管,其两端连接法兰分别与二次分酸管两侧设有的连接法兰相固接,在该分酸管的纵向每隔120mm处设有一对对称的分酸口,在分酸口嵌装耐酸合金喷嘴形成分酸点,分酸点是呈正方形均匀分布,分酸点间距为120mm。专利摘要一种管式分酸器,其特征在于该分酸器包括位于该分酸器上部的两端带有连接法兰的多节铸铁管连接而成;与一次分酸管水平十字交叉的并通过连接法兰与一次分酸管固接的二次分酸管;通过连接法兰与二次分酸管固接的分酸点呈正方形均匀分布三次分酸管。本技术具有分酸均匀,干燥吸收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文档编号B01D53/18GK2606633SQ0324212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玉强, 张柏松, 常全忠, 史万敬, 甘宪福 申请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强,张柏松,常全忠,史万敬,甘宪福,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