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8057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便座装置,包括本体、设在本体内的主控制单元、转接在本体上的便座组件及便盖组件,还包括便座除菌装置,所述便座除菌装置包括在便盖组件闭合状态下向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照射可见光源的光源发生装置,光源发生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设有光触媒抗菌层或冷触媒抗菌层,所述光源发生装置及设置在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对人体眼睛造成伤害,同时电气安全性能得到极大提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便座装置。
技术介绍
高端的便座装置均设有便座除菌装置,在便盖关闭的情况下便座除菌装置通电动作,对便座内部空间进行除菌。现有便座除菌装置多直接使用紫外光线进行除菌,由于紫外光线对人体眼睛有害,所以不能直视,并且紫外线可以导致空气中的A进行反应而产生03, O3浓度过高会对人体有害,因此紫外线不能够长时间的照射;另外便座除菌装置中的紫外线发生装置多安装在便盖的内面,其一部分电气连接部外露,由于需要将光源及电气装置通往便盖,而便座都安装于卫生间比较潮湿的环境,在便盖打开的状态下,其电气装置有接触到人体及生活用水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的新型便座装置,其便座除菌装置不会对人体眼睛造成伤害,同时便座除菌装置的电气安全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便座装置,包括本体、设在本体内的主控制单元、转接在本体上的便座组件及便盖组件,本体侧面设有与便盖组件相连接的的监控便盖开闭的位置控制器,所述位置控制器与主控制单元电连接,还包括便座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座除菌装置包括在便盖组件闭合状态下向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照射可见光源的光源发生装置,光源发生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设有光触媒抗菌层或冷触媒抗菌层。改进的,在便盖组件闭合状态时,本体前壁面与便座组件的上表面及便盖组件的内表面形成一空间,所述光源发生装置及设置在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上,用于照射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便座组件的上表面以及便盖组件的内表面。改进的,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设有光触媒抗菌层或冷触媒抗菌层。优选的,在便盖组件闭合状态下,所述光源发生装置向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所发出的光的光强为0. 1 20焦耳/平方米。优选的,所述本体前壁面为倾斜面。改进的,所述便盖组件后端与本体前壁面间留有用于直观查看便盖组件闭合后光源发生装置是否发光的散光间隙。优选的,所述光触媒抗菌层为光触媒涂覆层或者光触媒与高分子塑料材料掺混而成的光触媒复合层。 优选的,所述可见光源为可见蓝色光源。改进的,所述可见光源还含有260 360nm波段的光波。本技术与现有多采用紫外线除菌的模式不同,是采用可见光源并在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设光触媒抗菌层或冷触媒抗菌层的模式来达到良好的除菌效果, 不会对人体眼睛造成伤害,同时由于将光源发生装置安装在本体前壁面,只有光源口与外界接触,电气安全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新型便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新型便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技术新型便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便座装置,包括本体1、设在本体1 内的主控制单元2、便座组件3及便盖组件4,便座组件3及便盖组件4分别通过转轴03和转轴04转接在本体两侧,本体前壁面11为倾斜面,本体侧面设有与便盖组件相连接的的监控便盖开闭的位置控制器5,所述位置控制器与主控制单元电连接,位置控制器可以为机械式,光电式或者磁力式结构。在便盖组件闭合状态时,本体前壁面11与便座组件3的上表面31及便盖组件4的内表面41形成一空间6,还包括便座除菌装置,所述便座除菌装置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单元2电连接的光源发生装置7,所述光源发生装置7及设置在所述空间6 内的本体前壁面11上,用于照射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11、便座组件的上表面31以及便盖组件的内表面41,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设有光触媒抗菌层,所述光触媒抗菌层为光触媒涂覆层或者光触媒与高分子塑料材料掺混而成的光触媒复合层,本技术中所述可见光源优选为可见蓝色光源,可见蓝色光源中还含有260 360nm波段的光波,现有常见蓝色LED光源中一般都包含有260 360nm波段的光波,属本领域常规技术。在便盖组件闭合状态下,所述光源发生装置向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所发出的光的光强为0. 1 20焦耳/平方米。 本技术在所述便盖组件后端与本体前壁面间还设有用于直观查看便盖组件闭合后光源发生装置7是否发光的散光间隙8,这样便盖组件闭合后光源发生装置6有部分光会从间隙8散出,从而有直观可见其状态的特点。所述光触媒抗菌层也可以选用冷触媒抗菌层,所述冷触媒抗菌层为冷触媒涂覆层或者冷触媒与高分子塑料材料掺混而成的冷触媒复合层。本技术中便盖组件4优选使用聚丙烯高分子树脂材料,该材料中按一定的比例掺混有无机抗菌剂A和无机抗菌剂B,上述的无机抗菌剂A优选银系无机抗菌剂,在无光照条件下能起到抑制细菌繁殖增长;上述的无机抗菌剂B优选为以TW2为主要成分的抗菌光触媒,在有光照条件下能起到抑制细菌繁殖增长的成分。发光装置在满足波长及强度的条件下, 能够促使混入在聚丙烯高分子塑料材料中的无机抗菌剂B的抗菌光触媒活性增强,与高分子塑料材料表面的水分进行反应,分解出-0H,破坏细菌内部的蛋白质链,细菌内部的生长循环链破坏,导致死亡,并且上述发光装置由于使用了可见光源,在动作时候可见。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便座装置,包括本体、设在本体内的主控制单元、转接在本体上的便座组件及便盖组件,本体侧面设有与便盖组件相连接的的监控便盖开闭的位置控制器,所述位置控制器与主控制单元电连接,还包括便座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座除菌装置包括在便盖组件闭合状态下向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照射可见光源的光源发生装置, 光源发生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设有光触媒抗菌层或冷触媒抗菌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便盖组件闭合状态时,本体前壁面与便座组件的上表面及便盖组件的内表面形成一空间,所述光源发生装置及设置在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上,用于照射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便座组件的上表面以及便盖组件的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设有光触媒抗菌层或冷触媒抗菌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便盖组件闭合状态下,所述光源发生装置向所述空间内的本体前壁面、便座组件上表面及便盖组件内表面所发出的光的光强为0.1 20焦耳/平方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前壁面为倾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新型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盖组件后端与本体前壁面间留有用于直观查看便盖组件闭合后光源发生装置是否发光的散光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源为可见蓝色光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源还含有260 360nm波段的光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便座装置,包括本体、设在本体内的主控制单元、转接在本体上的便座组件及便盖组件,还包括便座除菌装置,所述便座除菌装置包括在便盖组件闭合状态下向便座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一凡周燕文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