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进家专利>正文

蒸馏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785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蒸馏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蒸气槽,该蒸气槽底端设有加热器,而其顶端设有导流槽并盖合一导流板,该导流板向上延伸枢设一槽盖内侧并形成一凝滴区,该导流槽外端缘延设一导流管连接至冷却缓冲区,该冷却缓冲区设有冷凝区及缓冲区,该冷凝区连接冷却入、出口作循环冷却,该缓冲区上端经由冷凝区设有中空套管连接导流管,而下端设有出口连接至导流管。(*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馏回收处理装置,尤指一种运用恒温、减压设计,使其同时具有加快回收效率、降低成本功效的蒸馏回收处理装置。然,最常见于一般废溶剂回收处理或者食品中制造酒类加工方式中所使用的蒸馏回收装置,其结构很简陋,通常是在蒸馏槽顶部连接一导流管,另在蒸馏槽外部设加热器,当使用时则将欲回收的溶剂倒入蒸馏槽中,经加热器加热,使废溶剂形成气体状态经由蒸馏槽向导流管移动,再经由适当回绕设置的导流管将气态的回收液,借助外界室温(或借助风扇降温)使其管内的气态回收剂慢慢凝结成液体状态再流入回收器皿中,此种蒸馏回收方式虽然简单且被广泛使用,但,由于使用加热方式使待加收液体或固体由原来物性状态转变成气体状态的回收剂,而此气体状态的回收剂如不加以相当规范的流向温度及逐渐减低压力,则容易造成气体状态的回收剂在蒸馏槽中返复移动,而造成流出蒸馏槽的回收液体流量较少,且经由前述情形当气态回收剂反复移动回到蒸气槽中,该蒸馏槽不免再经二次蒸馏加工如此反复循环加工情形,不仅浪费其加热源的成本,且使得每次蒸馏加工所能获得的回收剂量相对减少,更徒增其加工时间,大大减低蒸馏加工的效率,对于使用者而言的确存在其不尽理想而亟待改进之处。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构思加以研发创新,可运用槽体内外恒温减压的设计配合蒸馏槽导流板及冷却缓冲区的设置,使其同时具有加快回收效率、降低成本的功效,具有其市场可利用价值,而有极佳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人基于此一专利技术理念,遂有本技术的产生。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蒸馏回收处理装置,至少包括一蒸气槽,该蒸气槽底端设有加热器,而其顶端设有导流槽并盖合一导流板,该导流板向上延伸枢设一槽盖内侧并形成一凝滴区,该导流槽外端缘延设一导流管连接至冷却缓冲区,该冷却缓冲区设有冷凝区及缓冲区,该冷凝区连接冷却入、出口作循环冷却,该缓冲区上端经由冷凝区设有中空套管连接导流管,而下端设有出口连接至导流管。所述的该槽盖内侧设有冷却板。所述的该缓冲区上端更有一中空管路连接至下端导流管。所述的该缓冲区外层设有恒温区并连接冷却出、入口至冷却管路。所述的该中空套管底端于缓冲区内设有中空挡流板。所述的该蒸气槽底端设有排渣口。所述的该蒸气槽底端对应排渣口形成下凹槽。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功效1、凝滴区的设计配合导流槽及导流板的阻隔,使蒸气槽上方形成凝滴区,经由冷却板将蒸气冷却作为第一凝滴动作,而有效避免太多蒸气回流至蒸气槽内作第二次蒸馏,有效节约回收时间,提高回收效率。2、由于本技术冷却入口及冷却出口,在各区构件间的回流包覆设计,形成以冷对冷、热对热方式循序渐进,使回收液体在导流管内得以被平衡温度降低行进压力,顺利流动而不受冷热压力排斥。3、本技术的环保设计,将导流管引入缓冲区及冷凝区形成上冷下热而形成恒温凝滴方式,再经由中空管路的设计不仅再将热气完全回收而不对外排放,造成二次污染,且巧妙运用冷却出、入口的安排,不但完成导流管的排出冷却作用,且巧妙利用导流管的热气温升达到使缓冲区确保其恒温恒压,而完成导引平衡蒸气槽的高压及排放热气,并完成第二次降温、减压动作,使回收液体导流顺畅,大幅缩短加工时间,且使完成回收的液体达到适当温度的稳定状态,于回收后不易造成温度太高气体挥发污染的情形。4、本技术可因应各类回收液体不同或待蒸馏物品不同作复段式加热处理,运用温度感测器配合电器整体控制的设置,不但可对废溶剂作回收处理亦可进行食品蒸馏加工,使本技术产生更多可利用附加价值空间,的确具有广大的市场利用价值。再请参阅图3、4所示,该蒸气槽1导流槽12的导流管123向外延伸连接至冷却缓冲区2,该导流管123连接至冷却缓冲区2,该冷却缓冲区2设有缓冲区21其为一具适当中空腔室之槽体,其中间顶端延伸设有包覆隔温设置的中空套管211,并连接至前述导流管123,该中空套管211于缓冲区21内延伸设有弧状向下的中空挡流板212,该缓冲区21底端设有出路213连接至环绕设置的导流管123’,该导流管123’外层一包覆有对应回流冷却设计的冷却管路,而该冷却管路由底端的冷却入口B1及上端的冷却出口B2所组成,导流管123’并于冷却缓冲区2外形成回收口25,而前述导流管123’的冷却管路对应连接至缓冲区21上端所设有一冷凝区22的冷却入口A1及冷却出口A2,该冷凝区22内设有一呈环绕状的中空管路221,该中空管路221一端连接至缓冲区21内,另一端则延伸连接至下方的导流管123’,另,该缓冲区21外侧形成设有一恒温区23,该恒温区23并对应前述冷却管路设有一冷却入口D1及冷却出口D2,此外,于冷却缓冲区2外并设一电气控制部24,该电气控制部24系可控制本技术整体的电源动作及各构件温度相对控制,可运用的自动控制元件及感测零件安排颇多,且非关本技术主要内容故不予赘述。藉由前述装置,当欲蒸馏回收的液体加入蒸气槽1中,设定电气控制部24的各部温度并启动加热管11借助加热层10的间接加热,使其被加热形成蒸气状态向上位移,经由导流板13出口131及导流槽12进入凝滴区14,因导流槽12及导流板13采用斜面推拔向下设计,故蒸气状态的回收剂则于凝滴区14回流,通过冷却板151使其逐渐冷却作第一次降温凝滴,而形成液、气混合状态,再通过外槽122收集,经由导流管123流入冷却缓冲区2,此时先进入中空套管211至缓冲区21内,当此液体及热气混合状态的回收剂流入缓冲区21时,液体状态的回收剂自然流入缓冲区21底端出口,连接导流管123’借助外侧所包覆的冷却管路再次降温冷却经回收口25而排放流出回收完成,而前述回收剂的热气部分则受到缓冲区21的中空挡流板212阻隔,并位移至上端的冷凝区22的中空管路221内再次冷却回流凝滴成液态,而,此时经前述两段降温动作仍无法完全凝滴成液态的热气,则进入中空管路221经由向外连接导流管123’部分做最后冷却回收动作,即可完成循环完全蒸馏回收动作。由于蒸馏的液体类别不同及内含物不同,相对所进行蒸馏回收的时间温度设定亦有所不同,而当蒸气槽1内待回收液体经导流管123的初次蒸馏回收,待回收液体不足压力降低,回收速度减缓不再有回收液体流出时,可通过电气控制部24做适当的温度控制便可感应控制到温度变化而进行第二次复段式加热方式,使蒸气槽1内进行再次加温蒸馏,当完全完成蒸馏回收流量停止时,电气控制部24便再度感应温度变化,此时则进行断电、断水的电气安全保护控制动作,此外,本技术于冷凝区22、导流管123’、冷却板151及恒温区23,分别设有冷却入口A1、B1、C1、D1及冷却出口A2、B2、C2、D2的特殊设计,本技术中可利用简易的水冷却方式,将冷却水先送入入口A1,再依次经出口A2、入口B1、出口B2、入口C1、出口C2、入口D1、出口,此等方式不外乎考虑各区构件间温度的平衡,使蒸馏后的回收剂得以顺利流入各区构件,再经导流管123’流出回收口25完成回收。但,以上所述,仅只是本技术一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即限定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举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案涵盖的范围内,于此先予申明。权利要求1.蒸馏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蒸气槽,该蒸气槽底端设有加热器,而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进家
申请(专利权)人:吴进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