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华专利>正文

便携式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784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便携箱体,微型气泵,三通管,调节阀,进气阀,出气阀,流量计,硫酸瓶,分子筛瓶和变色硅胶瓶。其特征在于用微型气泵制取空气,用三通管,调节阀,进气阀,出气阀和流量计控制流量,用硫酸瓶,分子筛瓶和变色硅胶瓶组成多级干燥系统。(*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便携式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实验室及作业现场取样相关技术数据所需制备的干燥气体发生装置。目前通常使用的制备干燥气体都采用钢瓶的压缩空气作为气源,经干燥处理后使用,整个装置较庞大,不便于搬运与调节,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而且成本也很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微型气泵制取气源,来取代钢瓶压缩空气,通过干燥处理,制备干燥气体,不仅使用十分方便又便于携带,而且成本费用低廉。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便携箱体,微型气泵,硫酸瓶,分子筛瓶和变色硅胶瓶组成一系列的气体干燥系统。系统中配有三通管,调节阀,进气阀,流量计和出气阀来控制气体流量的大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安装图;图2,是本技术的面板控制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原理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的硫酸瓶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分子筛瓶和变色硅胶瓶的剖视图。本技术的实施,结合图1结构安装图和图3的原理流程图,接通220V电源后微型气泵1启动制取空气,流经橡胶管13到三通管2分出二路,由一路以调节阀3控制出气的大小来调节另一路的流量,另一路通过进气阀4作再次调节流量,使这路空气通过图2所示安装在箱体控制面板12上面的流量计5,此时流量计5的浮针指示流量刻度应在规定的流量范围内。从流量计5流出的空气进入硫酸瓶6的进气口,从图4硫酸瓶剖视图所示意的进气管底部呈倒漏斗形状的出气口,从A-A面视图所示有多个均布的小孔,孔径在0.5~1毫米之间,能让空气通过小孔进入硫酸层时,增加干燥效率,硫酸瓶6的上部呈球泡状,进气时吹起硫酸泡沫,当硫酸泡沫上升到球泡状的瓶壁时,就会自行消泡下沉,不会冲溢出瓶口进入出气口,同时在图2控制面板上设有观察长孔11,以便随时观察硫酸瓶6内的硫酸液面。空气经硫酸瓶6的初步干燥后从出气口流出进入分子筛瓶7和变色硅胶瓶8的多级干燥系统,从图5分子筛瓶和变色硅胶瓶的剖视图所示意的进气管末端B-B视图上所呈环状的进气环,并向上开有多个小孔,孔径在0.5~1毫米之间,这样可以分散通过进气管的空气,增加空气通过分子筛瓶7和变色硅胶瓶8的面积和干燥吸收时间,最终获得理想的干燥空气经出气阀9和出气口10流出。上述硫酸瓶6,分子筛瓶7,变色硅胶瓶8,微型气泵1和三通管2安装在箱体底板13上,调节阀3,进气阀4,出气阀9,流量计5和出气口10安装在箱体控制面板12上面。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操作顺序,应以先打开调节阀3,进气阀4和出气阀9后再启动微型气泵1,并根据流量计5显示的流量调节进气阀4,调节阀3和出气阀9控制所需的流量。使用完毕后,先关闭微型气泵1,再关闭调节阀3,进气阀4和出气阀9既可。本技术的微型气泵1的功率为5~50W,制气量为0.25~2.5L/min,进气阀4,调节阀3和出气阀9由金属材料制成,硫酸瓶6由优质玻璃制成,分子筛瓶7和变色硅胶瓶8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便携箱体,微型气泵,三通管,调节阀,进气阀,出气阀,流量计,硫酸瓶,分子筛瓶和变色硅胶瓶。其特征在于用微型气泵制取空气,用三通管,调节阀,进气阀,出气阀和流量计控制流量,用硫酸瓶,分子筛瓶和变色硅胶瓶组成多级干燥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便携式干燥空气发生装置,其硫酸瓶的特征在于进气管底部呈倒漏斗形状,并有多个均布小孔。孔径在0.5~1毫米之间,瓶的上部呈球泡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干燥空气发生装置,其分子筛瓶和变色硅胶瓶的特征是底部进气管呈环状,并在环状进气管的向上处开有多个进气小孔,孔径在0.5~1毫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型气泵的功率为5~50W,流量计的量程为0.1~200L/min,硫酸瓶的容积为0.01~0.2L,分子筛瓶的容积为0.05~1.0L,变色硅胶瓶的容积为0.05~1.0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硫酸瓶,分子筛瓶和变色硅胶瓶前后装有进气阀和出气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它包括便携箱体,微型气泵,三通管,调节阀,进气阀,流量计,硫酸瓶,分子筛瓶,变色硅胶瓶和出气阀,使用时启动微型气泵,调节进气阀,调节阀和出气阀,气体经过硫酸瓶,分子筛瓶和变色硅胶瓶就能得到干燥气体,使用十分方便。文档编号B01J7/02GK2579512SQ02261638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 华 申请人:王 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