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车辆、电子设备及该电池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7741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小型、电化学特性良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高生产率地制造该电池的技术。负极活性物质层(12)包括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材料的Li4Ti5O12,正极活性物质层(14)包括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材料的LiCoO2。另外,固体电解质层(13)包括作为电解质材料的聚氧化乙烯和聚苯乙烯。从负极集电体(11)的表面观察,构成负极活性物质层(12)的线条状图案(121)的表面的斜度小于90度。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构成在活性物质的使用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容量更大且充放电特性也良好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正负两极的活性物质之间具有电解质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该电池的车辆、电子设备以及该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具有在正负两极的活性物质之间层叠电解质层而成的结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已知如下的结构,即,使各自附着有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的集电体的金属箔隔着隔膜(separator)重合,使隔膜浸渍在电解液中。在这种电池的
,要求电池进一步小型化和大输出化,而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提出了各种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S卩,使正极活性物质层与电解质层的接触面以及电解质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接触面形成立体的凹凸结构的方式,利用喷墨法 (inkjet method)在成为集电体的金属箔上层叠形成各功能层。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二次电池用电极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即,利用隔着配置在集电体上方的丝网的真空蒸镀法或溅射法(sputtering method),在集电体表面上堆积柱状的活性物质薄膜。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5-116248号公报(例如,第0029段);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2-279974号公报(例如,图1)。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和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健真田雅和平松贤太金村圣志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网屏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