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固定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7047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16:10
一种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用以固定具有不同尺寸外形的一第一电子装置或一第二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固定结构设置有多个凸块。这些凸块具有多个对应第一电子装置以及多个对应第二电子装置外形的壁面,使第一电子装置或第二电子装置都能够被固设于此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固定两种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信息的日新月异,笔记型计算机的制造技术亦日渐进步。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与其它电子装置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都要通过一传输览线将笔记型计算机与其它电子装置相连接才可传递。然而此方法相当不便,当使用者忘记带传输缆线时,将无法进行数据的传递。因此,现有更发展出一种无线传输的方式,以使使用者不必携带传输缆线,即可利用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传递。一般的无线传输的方式有两种,从早期的红外线传输发展到现今常见的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小范围的无线电频率技术,使电子装置间通过无线电频率即可互相沟通,不必再受传输缆线的拘束。另外,蓝牙技术的传输效果较红外线传输的效果更好,其传输距离长、且不受方向限制,因此蓝牙技术已逐渐取代红外线传输。由于一般笔记型计算机于制造时,会于其壳体内部设计一个容置空间及固定结构,用以使蓝牙模块固设于笔记型计算机内。然而,蓝牙模块的外型规格并非固定,意即每一厂商所设计的蓝牙模块外型皆不相同。如此一来,笔记型计算机因受限于壳体内部的蓝牙模块固定结构,因此往往只能限定搭配使用特定厂商所生产的蓝牙模块。若需导入其它厂商所设计不同外型的蓝牙模块时,壳体内部的蓝牙模块固定结构也必需重新设计,重新进行开模制作,如此一来将增加笔记型计算机壳体于生产工艺上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固定结构,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壳体内部的蓝牙模块固定结构无法共享不同尺寸的蓝牙模块,造成生产成本提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露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用以承载及固定一第一电子装置或是一第二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固定结构包含一壳体、一第一凸块、一第二凸块以及一第三凸块。其中,壳体具有一承载区,承载区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承载区承载第一电子装置或是第二电子装置。第一凸块设置于承载区的第一侧,第一凸块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另外,第二凸块设置于承载区的第二侧,第二凸块具有一第三面,第三面面对第一面。第三凸块设置于承载区的第二侧,第三凸块凸出壳体的最大高度小于第二凸块凸出壳体的最大高度。第三凸块具有一第四面,第四面面对第二面,第二面与第四面介于第一面与第三面之间。当第一电子装置配置于承载区上时,第三面与第一面夹持第一电子装置。当第二电子装置配置于承载区上时,第四面与第二面夹设第二电子装置。由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固定结构,设置有多个凸块。凸块上具有分别对应第一电子装置及第二电子装置外型的壁面,使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固定结构可分别固定不同外型的第一电子装置或是第二电子装置。因此,运用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的笔记型计算机壳体,可以选择性的使用两种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因此当笔记型计算机如需更换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时,设计者不需重新设计壳体的结构。所以这样的电子装置固定结构,可以避免壳体需重新开模的生产过程,以节省生产的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I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IB为图IA的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第一电子装置置入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A为第二电子装置置入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第一电子装置11第一接头12第一基板13第一壳体20第二电子装置21第二接头22第二基板23第二壳体100 壳体1001 第一侧1002 第二侧1003 第三侧1004 第四侧1006 承载区101 第一凸块102 第二凸块103第三凸块104第四凸块105第五凸块106第六凸块107第七凸块108第八凸块109第九凸块1010第十凸块1011 第i^一凸块1012第十二凸块1013第十三凸块110 底面111 第一面112 第二面113a 第三面11 第三面114a 第四面114b 第四面11 第五面11 第五面115c 第五面116a 第六面11 第六面117a 第七面117b 第七面118a 第八面11 第八面119第九面1110 第十面Illla 第^^一面Illlb 第^^一面121第一上表面122第一下表面221第二上表面222第二下表面130 凹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请参照图1A、图1B、图2A及图2B,图IA及图IB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A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B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用以承载及固定一第一电子装置10或是一第二电子装置20,且第一电子装置10与第二电子装置20具有相异的外型尺寸。请继续参照图2A及图2B。其中,第一电子装置10包含有一第一基板12、一第一接头11及一第一壳体13,第一基板12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上表面121及第一下表面122。第一壳体13与5第一接头11分别设置于第一基板12的第一上表面121及第一下表面122上。第二电子装置20包含有一第二基板22、一第二接头21及一第二壳体23,第二基板22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二上表面221及第二下表面222。,第二接头21与第二壳体23皆设置于第二基板22的第二上表面221上。并且,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22的长宽尺寸皆不相同。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装置10与第二电子装置20均为蓝牙模块。然而,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第一电子装置10与第二电子装置20的种类,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装置10与第二电子装置20也可以是其它种类但是外型尺寸不同的电子装置。请参照图IA及图IB并同时搭配图3A、图3B、图4A及图4B。图3A是将第一电子装置置入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B所示为根据图3A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 4A是将第二电子装置置入电子装置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B所示为根据图4A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固定结构包含一壳体100、一第一凸块101、一第二凸块102、 一第三凸块103。其中,壳体100具有一承载区1006,承载区1006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1001 及一第二侧1002,承载区1006用以承载第一电子装置10或是一第二电子装置20。第一凸块101设置于承载区1006的第一侧1001,第一凸块101具有一第一面111及一第二面1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111及一第二面112朝向承载区1006,第一面111及第二面112并垂直于底面110。另外,第二凸块102设置于承载区1006的第二侧1002,第二凸块102具有一第三面113a。第三面113a朝向承载区100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面113a垂直底面110并面对第一面111。如图3A及图;3B所示,当第一电子装置10配置于该承载区1006上时,第三面 113a与第一面111共同夹设第一电子装置10的第一基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