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6341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装置。该射频线圈装置包括两条主干传输导线和线圈组。其中,所述线圈组由若干个同样为环形的线圈并行排列组成,作为接收信号天线,每个环形线圈均由导电合金或金属制成,环形线圈上方设有开口;所述两条主干传输导线由高导电合金或金属制成,并设置于线圈组的一侧,主干传输导线和线圈组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离;每个环形线圈内的底部设置有谐振电容,每个环形线圈的外侧下部接近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互感退耦电容以及一个耦合电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衰减小,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磁共振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直O
技术介绍
磁共振影像系统(MRI )使用来自主磁系统的均勻强磁场通过均勻的射频(RF)磁场(称为激发磁场或Bl磁场)激发磁矩产生核磁共振(NMR)信号。该射频发射线圈的功率由计算机控制。在激发过程中,原子核自旋系统吸收能量。在激发后,进动的磁矩将经历自由感应衰减(FID )释放其吸收的能量并返回稳态。在自由感应衰减(FID)中,使用放置在样品(人体)受激部分附近的接收射频线圈探测核磁共振(NMR)信号。在磁共振影像系统(MRI)中,接收线圈的灵敏度是高质量图像的一个关键因素。 影响接收线圈的灵敏度由导线衰减和样品吸收造成,线圈导线过长带来电阻衰减是无载荷衰减的主要原因,接收的信号通过线圈返回样品(人体)被吸收是有载荷衰减的原因。目前通常采用整体射频线圈和相控线圈两大类。整体线圈导线衰减和人体衰减非常严重,灵敏度低,相控线圈基本解决两个问题但外部电路复杂成本极高。本技术结合两者的优点, 将相控线圈有效组合成整体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衰减小,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寰彤胡柱龙胡敏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寰彤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