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高压设备,含有该高压设备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高压设备中嵌入电子标签,通过读取器将高压设备中的参数信息传到系统终端,供用户查看或者对参数进行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有、无电源情况下均能读取、配置高压设备的内部参数。这有效地解决了高压计量、测控装置,防窃电装置等高压设备自身无工作电源,或者工作于高压线路,无法频繁上下电调试、试验时,难以获取内部参数的问题。在设备没有正常取得工作电源之前,就可以读取内部参数,也可以预先根据设备运行环境配置参数,极大地方便了现场调试,提高了调试效率,降低了施工管理要求,也提高了产品运行前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信息管理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在日益增长。特别是近年来高压、超高压、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陆续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高压设备,例如高压计量和在线监控类装置等等。这些高压设备在现场安装之前,或者安装之后但尚未正常工作之前, 人们只能通过产品本身的出厂铭牌区分其型号,无法用电子方法获得产品参数。然而,面对如此众多的现场设备,如何能高效地对其进行管理并根据需要方便、准确地获得所需的设备参数成为一种挑战。而且,在设备安装之后投入正常运行之前的调试阶段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设备的各种参数进行查询、核对或者重新设置。另外,由于高压设备常年工作在气候、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长期经受曝晒雨雪等侵蚀,设备的铭牌标签很容易老化而导致无法辨认,而仅靠设备台帐信息,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给设备后期的维护、 检修、更换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特别是,高压设备一旦安装投入运行后,工作人员不太可能接近,这就需要一种安全、简便的有效手段来在需要时获取这些高压设备的身份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侧设备身份识别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在高压设备现场安装之前、之中、调试和后期的检修、维护、更换的整个寿命周期中,根据需要,方便地读取其身份等的各种信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主控单元、无源取电单元和功能单元; 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高压设备嵌入电子标签和无线射频模块I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无源取电单元、所述功能单元和所述无线射频模块I通过标准通信接口相连,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控制管理各单元的操作;所述电子标签嵌入到高压设备中,用于存储和发送高压设备的参数信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优选方案的高压设备,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包括 RFID单元I、电源管理仲裁单元、RF取电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电源管理仲裁单元分别与所述无源取电单元和所述RF取电单元相连,所述电源管理仲裁单元用于选择供能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高压设备的信息参数;所述RFID单元I用于发射射频信号,与外部通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优选方案的高压设备,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无线射频模块I 包括射频433M模块或射频900M模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优选方案的高压设备,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RFID单元I包括射频13. 56M模块。本专利技术基于另一目的提供的一种上述高压设备的身份识别管理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高压设备、读写器和系统终端,读写器用于读写、配置所述高压设备的参数信息,并将读取的参数信息上传至所述系统终端,所述系统终端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高压设备的参数信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优选方案的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读写器包括RFID单元 II、微处理器、GPRS单元和无线射频单元II ;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RFID单元II、GPRS单元和无线射频单元II连接。本专利技术基于另一目的提供的一种如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判断高压设备是否处于带电状态,若为不带电状态,进行步骤2);否则进行步骤3);2)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RF取电单元从所述读写器中取电,所述读写器对所述电子标签的存储单元内的数据进行读写、配置;进行步骤4);3)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电源管理仲裁单元从所述高压设备中取电,所述读写器通过其RFID单元发射射频信号,所述高压设备内的主控单元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对所述电子标签的存储单元内的数据进行读写、配置;进行步骤4);4)所述读写器通过GPRS单元将获取的高压设备的信息传送给所述系统终端;5)所述系统终端接收所述信息并进行显示。与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有、无电源情况下均能读取、配置高压设备的内部参数。这有效地解决了高压计量、测控装置,防窃电装置等高压设备自身无工作电源,或者工作于高压线路,无法频繁上下电调试、试验时,难以获取内部参数的问题。在设备没有正常取得工作电源之前, 就可以读取内部参数,也可以预先根据设备运行环境配置参数,极大地方便了现场调试,提高了调试效率,降低了施工管理要求,也提高了产品运行前的安全系数。本专利技术无需登高对参数进行辨认,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嵌入电子标签的高压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压侧设备身份识别管理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读写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压侧设备身份识别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基于RFID构建的高压设备内嵌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如图1中右侧虚线框2所示,高压设备示意性显示为由左侧虚线框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高压设备概括性描述为包括主控单元MCU、功能单元和无源取电单元,本实施例在此高压设备基础之上将 RFID技术用的电子标签和无线射频单元I嵌入到高压设备中。高压设备的主控单元分别与功能单元、无线射频模块I和无源取电单元连接。其中,功能单元包括任何可用于实现测量、监控等功能的单元,例如电压、电流测量单元等。无线射频模块I为可发射频率为433/900M的射频信号的任何无线射频单元。无源取电单元接外部电源,同时与电子标签的电源管理仲裁单元、存储单元和 RFID单元连接。当无外部电源时,高压设备处于不带电状态。电子标签包括电源管理仲裁单元、RF取电单元、存储单元和RFID单元I ;电源管理仲裁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和RFID单元I和RF取电单元连接。电子标签的作用是存储高压设备的身份信息参数,并与读写器进行信息交互。本实施例的高压设备身份识别管理系统整体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根据图1的高压设备,还有读写器和系统终端。通过高压设备中的电子标签,结合读写器,将高压设备中的参数传到系统终端,供用户操作。如图3所示,读写器包括RFID单元II、微处理器、GPRS单元和无线射频单元II ; 微处理器分别与RFID单元II、GPRS单元和无线射频单元II连接。读写器的GPRS单元与系统终端进行通信。读写器还可包括RS232接口、USB接口、RS485接口、红外和无线接口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系统终端进行通信。系统终端用来接收读写器传送的信息,并进行显示, 其可以是PC或PDA等的移动的通信设备。下文参照图4的流程图描述图2所示系统的工作流程首先判断高压设备是否处于带电状态(步骤S102)如果不带电(步骤S102为否),即设备处于无源模式,当读写器要读写数据时,它通过其RFID单元II发射频率为13. 56MHz的高频射频信号,由于电子标签嵌入到高压设备中,当内嵌电子标签的高压设备进入读写器的工作区域时,所述电子标签内的RF取电单元收集读写器射频信号能量,内置的电子标签被激活;并与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步骤S104)。读写器通过GPRS单元将电子标签传送的数据上传给系统终端(步骤 S105)。系统终端接收、并显示信息(步骤S106)。如果高压设备带电(步骤S102为是),即设备处于有源模式,高压设备的取电单元给电子标签供电。当读写器读写数据时,它通过其无线射频单元II发送频率为 433MHz/900MHz的射频信号,高压设备与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羡龙,何凡,禹丹,刘晓巍,赵明飞,梁小斌,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