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后部有关治理大气污染的干法脱硫装置,特别是其中循环流化床。目前,常规的干法脱硫装置循环流化床,其床体主要为立柱式,且床内表现气流速度不变,采用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结构复杂,床体高达30米以上,体积庞大,从而基建投资较高,超出了我国多数用户的承受能力,且耐磨耐腐蚀性能较弱,不易在中型或小型锅炉上推广应用。本技术之目的在于给出一种具有“n”形结构的、可变速的、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以充分提高脱硫剂利用率,减小床体体积,降低投资,易于推广。本技术所述方案如下整个装置在烟气进、出口这一段之间,除设有引风机1、除尘器2、星型阀3、空气斜槽4之外,其特征是“n”形变速流体床5,它是一个多节变直径的、外形似“n”的床体。在烟气排放过程中,以干消化制得的消石灰粉为脱硫剂作床料,在变速循环流化床中进行脱硫,未完全反应的消石灰粉经除尘器除下后,由空气斜槽回到床中循环使用。变化的床体直径造成气流的变速,促进气固二相的传质过程,充分提高消石灰粉的利用率。本技术以化变床体直径的方地,改流化床单速循环脱硫为变速循环脱硫,促进气固二相的传质效果,缩短反应时间,以充分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锅炉上使用,在烟气排放过程中进行脱硫的“n”形变速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装置,包括引风机、除尘器、星型阀、空气斜槽、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接在锅炉尾部烟气出口与除尘器之间的是“n”形变速流化床(5),它是一个多节变直径的、外形似“n”的床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锅炉上使用,在烟气排放过程中进行脱硫的“n”形变速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装置,包括引风机、除尘器、星型阀、空气斜槽、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接在锅炉尾部烟气出口与除尘器之间的是“n”形变速流化床(5),它是一个多节变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骥,黄震,王文梁,徐益谦,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