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抵达楼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50232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更加适当地进行轿厢的抵达楼层检测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实施方式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具备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检测装置中,设置于升降通路或在该升降通路升降的轿厢中的一方的相互离开的位置的多个非接触式检测器对在升降通路或轿厢的另一方分别与多个检测器相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被检测体进行检测。控制装置在多个检测器之中的至少1个异常且至少1个正常的情况下,进行轿厢的通常运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抵达楼层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已知检测到电梯轿厢抵达成为电梯停止层的各层的预定抵达楼层位置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可是,在现有技术中,期望进行更加适当的轿厢抵达楼层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方式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具备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检测装置中,设置于升降通路或在该升降通路升降的轿厢的一方的互相离开的位置的多个非接触式检测器,对在所述升降通路或所述轿厢中的另一方分别与所述多个检测器相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被检测体进行检测。由此,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轿厢抵达预先确定的抵达楼层位置。控制装置在所述多个检测器中的至少1个异常且至少1个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所述轿厢的通常运行控制。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能够适当地对轿厢的抵达楼层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的概略构成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包围线A、B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的概略构成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的概略构成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包围线C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的概略构成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包围线A、B局部俯视图,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1如图所示,应用于电梯2,检测到轿厢4抵达成为电梯停止层的各层的预定抵达楼层位置。电梯2具有该电梯抵达楼层装置1,还具备沿建筑物的垂直方向设置的升降通路 3、可以在升降通路3升降的轿厢4、轿厢4可以抵达的乘梯处5、使轿厢4在升降通路3内升降的升降驱动部6、开闭轿厢4及乘梯处5的门的门装置7和对电梯2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8。例如,升降驱动部6通过卷扬机或者液压式驱动装置的驱动使轿厢4升降移动,在电动机等的驱动下该卷扬机卷起主缆索。电梯2通过升降驱动部6的驱动,使轿厢4 在升降通路3内在垂直方向上下升降,并使该轿厢4移动到任意的目的层的乘梯处5。在此,升降通路3中,在轿厢4进行升降(移动)的空间部设置有导轨9。导轨9 为在升降通路3内沿轿厢4的升降方向延伸设置的轨状构件,对轿厢4的升降进行引导。导轨9相对于进深方向设置于乘梯处5的三边框的门套后方(里侧)。导轨9在升降通路3 内沿宽度方向设置一对。一对导轨9相对于宽度方向隔着轿厢4相对而平行地设置。各导轨9在升降通路3内设置于进深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在此,所谓轿厢4的升降方向典型地为垂直方向。所谓进深方向为与垂直方向相正交的轿厢4的进深方向,进一步而言,为相对于乘梯处5接近/离开的方向,典型地,乘梯处5侧为进深方向近前侧,从乘梯处5离开的一侧为进深方向里侧。所谓宽度方向为与垂直方向、进深方向相正交的轿厢4的宽度方向。控制装置8具备微型计算机及驱动电路,所述微型计算机具有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公共总线相互连接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预先存储预定控制程序等的ROM (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暂时存储CPU运算结果的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预先准备的映射数据等信息的备用RAM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控制装置8与各种传感器、检测器和/或升降驱动部6、门装置7等电梯2的各部分电连接而对各部分进行控制。控制装置8例如与来自乘梯者向设置于轿厢4和/或乘梯处5的呼叫登记装置等的操作盘的操作输入相应地,对升降驱动部6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使轿厢4移动到与呼叫登记相应的指定目的层。并且,控制装置8对门装置7的驱动进行控制,并进行轿厢4及乘梯处5的门的开闭。并且,控制装置8通过各种通信装置连接于管理中心10等,能够相互进行信号、指令、信息等的授受。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电梯2,在通过乘梯处5的乘梯者进行利用乘梯处操作盘的乘梯处呼叫情况下和/或通过进入轿厢4内的乘梯者进行利用轿厢操作盘的轿厢呼叫情况下,控制装置8对这些呼叫进行登记。然后,电梯2中,控制装置8基于轿厢4的移动方向 (升降方向)和/或呼叫的位置对升降驱动部6进行驱动控制,升降驱动部6使轿厢4向目的层移动。电梯2中,若轿厢4抵达目的层,并通过电梯抵达楼层装置1检测到轿厢4抵达各层的乘梯处5的预定的抵达楼层位置,则随后,控制装置8对门装置7进行开闭控制, 并使轿厢4的门及乘梯处5的门同步开放。由此,在乘梯处5待梯的乘梯者可以进入轿厢 4内,此外,轿厢4内的乘梯者可以在乘梯处5下梯。可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梯抵达楼层装置1,例如在相互离开的位置设置检测装置 11的多个检测器,并且与这些多个检测器的工作状态相应进行轿厢4的抵达楼层检测,从而实现轿厢4的适当运行。具体而言,电梯抵达楼层装置1包括检测装置11和上述的控制装置8。控制装置8对电梯2整体进行控制并在此还兼用作电梯抵达楼层装置1的控制装置。还有并不限于此,电梯抵达楼层装置1的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与控制装置8分别构成,与控制装置8 电连接,相互进行检测信号和/或驱动信号、控制指令等信息的授受。检测装置11包括多个作为检测器的第1传感器12及第2传感器13和多个作为被检测体的第1被检测体14及第2被检测体15。检测装置11中,通过第1传感器12、第 2传感器13对第1被检测体14、第2被检测体15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到轿厢4抵达预先确定的抵达楼层位置。第1传感器12及第2传感器13设置于升降通路3或轿厢4的一方的相互离开的位置,第1被检测体14及第2被检测体15在升降通路3或轿厢4的另一方分别与第1传感器12及第2传感器13相对应地设置。本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11中,第1传感器12及第2传感器13设置于轿厢4,第1被检测体14及第2被检测体15设置于升降通路15。第1传感器12、第2传感器13为例如光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非接触式传感器。在此,第1传感器12、第2传感器13为反射型光学传感器。第1传感器12接收朝向预定方向投射的光的来自第1被检测体14的反射光而检测到轿厢4的抵达楼层。第2传感器13接收朝向预定方向投射的光的来自第2被检测体15的反射光而检测到轿厢4的抵达楼层。第1传感器12、第2传感器13分别通过受光部17接收由投射部16 所投射并由第1被检测体14、第2被检测体15反射了的光,从而检测到第1被检测体14、 第2被检测体15,其结果是检测到轿厢4抵达预定抵达楼层位置。第1传感器12、第2传感器13如图1、图2所示,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 由此,设置于相互离开的位置。第1传感器12、第2传感器13至少设置于轿厢4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第1传感器12、第2传感器13典型地一起通过支持构件等设置于轿厢4 的垂直方向地板部的轿厢门槛18。轿厢门槛18为用于将第1传感器12、第2传感器13固定于轿厢4的轿厢4侧固定部。轿厢门槛18在轿厢4的垂直方向地板部设置于乘梯处5 侧的一条边,为轿厢4门所处的部分。第1传感器12设置于轿厢门槛18的宽度方向一侧端部,第2传感器13设置于轿厢门槛18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端部。在此,第1传感器12设置于从乘梯处5看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雅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