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717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其包括防撞墙、吸隔声屏体和屏体固定架,屏体固定架包括底板和H型钢,防撞墙顶部开设有屏体安装槽和底板安装槽,底板安装槽的深度大于屏体安装槽的深度,防撞墙内预埋有多个地脚螺栓,屏体固定架的底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底板安装槽内,吸隔声屏体安装在两H型钢之间,底部安装进屏体安装槽中并与防撞墙顶部和屏体固定架的底板上表面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预设屏体安装槽和底板安装槽并预埋地脚螺栓的方式,实现吸隔声屏体与防撞墙和屏体固定架的无缝安装,可有效解决现有屏体底部空隙挡板隔声效果差和挡板易脱落带来的漏声与后期维护问题,显著提高声屏障的隔声效果,基本不需后期维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噪声污染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
技术介绍
交通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经过噪声敏感建筑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问题,声屏障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道路以减少此类噪声污染问题的环保措施,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城市高架路等路段上。高架路段的声屏障一般安装在防撞墙上。但是,目前道路的声屏障一般比公路建设滞后,大多数是在公路建设的后期进行安装,这导致其稳固性不好。另外,由于防撞墙的宽度有限,用于固定屏体固定架的安装螺栓无法与屏体的安装位置错开,安装螺栓的存在导致屏体底面无法紧贴防撞墙,而是与防撞墙之间留有;T5cm左右的空隙,这就带来了严重的底部漏声问题,大大降低了声屏障的隔声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在屏体底部与防撞墙之间的空隙处安装一块钢挡板。但是,钢挡板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漏声问题,增加钢挡板的声屏障隔声效果仍旧不好,而且不美观。另外,声屏障是在日晒雨淋的环境中使用,钢挡板容易因铆钉蚀而脱落,这将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量大,经常会因为维护不及时而出现声屏障严重漏声问题。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隔声效果好且经久耐用的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声效果好且经久耐用的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其包括防撞墙、吸隔声屏体和屏体固定架,屏体固定架包括底板和H型钢,防撞墙的顶部开设有屏体安装槽和底板安装槽,底板安装槽的深度大于屏体安装槽的深度,防撞墙内预埋有多个地脚螺栓,屏体固定架的底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底板安装槽内,吸隔声屏体安装在两H 型钢之间,底部安装进屏体安装槽中并与防撞墙的顶部和屏体固定架的底板上表面紧密贴I=I O作为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板固定于底板安装槽时,上表面与屏体安装槽的底面平齐。作为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吸隔声屏体的底部设有螺栓安装孔,位于底板安装槽与屏体安装槽重合处的地脚螺栓插入吸隔声屏体底部的螺栓安装孔,吸隔声屏体底部完全与屏体安装槽底面和底板上表面紧密贴合。作为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撞墙的顶部还与防撞墙一体浇注有高于其他部分的隔声横梁,隔声横梁位于屏体安装槽的一侧并沿着防撞墙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好的吸隔声屏体前侧面边缘紧贴于隔声横梁。作为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屏体安装槽大致位于防撞墙的顶部中心并沿着防撞墙的长度方向延伸。作为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板安装槽在防撞墙上等间距排列,其宽度与防撞墙的宽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通过预设屏体安装槽和底板安装槽并预埋地脚螺栓的方式,实现了吸隔声屏体与防撞墙和屏体固定架的无缝安装,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屏体底部空隙挡板隔声效果差和挡板易脱落带来漏声与后期维护的瓶颈问题,大幅提高了声屏障的隔声效果,且基本不需后期维护。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防撞墙透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防撞墙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本技术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包括防撞墙2、吸隔声屏体4和屏体固定架6。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防撞墙2的顶部开设有屏体安装槽20和多个底板安装槽 22(图中仅示出一个)。屏体安装槽20大致位于防撞墙2的顶部中心,并沿防撞墙2的长度方向延伸。底板安装槽22在防撞墙2上等间距排列,其宽度与防撞墙2的宽度相同,深度大于屏体安装槽20的深度。防撞墙2的墙体内预埋有多个地脚螺栓对、26,地脚螺栓24、 26的头部从防撞墙2的顶部露出,并位于底板安装槽22中。每个底板安装槽22中设有两对地脚螺栓对、26,其中一对地脚螺栓M位于底板安装槽22与屏体安装槽20重合处,另一对地脚螺栓沈则位于底板安装槽22未与屏体安装槽20重合的一端部。防撞墙2的顶部还一体浇注有高于其他部分的隔声横梁观,隔声横梁观位于屏体安装槽20的一侧,并沿着防撞墙2的长度方向延伸。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吸隔声屏体4的底部开设有与地脚螺栓M相对应的螺栓安装孔40。屏体固定架6包括底板62和H型钢64。底板62的形状与底板安装槽22的形状相适配,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底板62上开设有两对分别与地脚螺栓MJ6位置相对应的穿孔。H型钢64的横截面为H形,用于夹持吸隔声屏体4的侧边以将其固定。底板62和H型钢64可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为一体。安装声屏障时,首先在底板安装槽22中铺设砂浆8,再将屏体固定架6的底板62 安装于底板安装槽22中,将螺母旋紧于自底板62的穿孔穿出的地脚螺栓MJ6头部,从而将底板62固定于防撞墙2。由于底板安装槽22的深度是根据底板62的厚度及所设计铺设砂浆8的厚度确定的,因此固定后的底板62上表面与屏体安装槽20的底面平齐。将吸隔声屏体4安装在两H型钢64之间,地脚螺栓M的头部及其上的螺母插入吸隔声屏体4底部的螺栓安装孔40中,此时,整个吸隔声屏体4完全安装进屏体安装槽20中,吸隔声屏体 4的底部与防撞墙2的顶部及屏体固定架6的底板62上表面紧密贴合,前侧面边缘则紧贴于屏体安装槽20前面的隔声横梁观。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技术通过预设屏体安装槽20和底板安装槽22并预埋地脚螺栓M、26的方式,实现了吸隔声屏体4与防撞墙2和屏体固定架6的无缝安装,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屏体底部空隙带来的漏声问题,显著提高了声屏障的隔声效果。通过在吸隔声屏体4的底部开设螺栓安装孔40,避免了吸隔声屏体4因避让预埋的地脚螺栓 24而与防撞墙或钢底板之间形成漏声缝,保证整个吸隔声屏体4完全与防撞墙和钢底板紧贴。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隔声效果,本技术还在屏体安装槽20的前面一体浇注有隔声横梁28,隔声横梁观对吸隔声屏体4与防撞墙2和屏体固定架6的连接处进行阻挡,可更加有效地提升吸隔声屏体4与防撞墙2之间的“无缝”连接效果,避免声音在吸隔声屏体 4与防撞墙2之间的空隙传播,大幅提高了隔声效果。与钢挡板相比,一体浇注的隔声横梁 28更加牢固、美观,而且经久耐用,基本不需后期维护。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其包括防撞墙、吸隔声屏体和屏体固定架,屏体固定架包括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春白中炎钟志强张志扬李辉王运芳
申请(专利权)人: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彭晓春白中炎钟志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