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祥海专利>正文

一种大型加压碳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5978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大型加压碳化塔,其特征在于:它的笠帽由底板、顶盖和若干块筋板组成;筋板呈中心对称固定在底板上,顶盖固定在筋板上;在底板的中部设有通孔,设有通孔处的底板边沿为锯齿状边沿;上段塔体内所设的笠帽为24台,自上而下的第1-21台笠帽的底板的开孔率为9.8%,第22-24台的开孔率为12.8%;在中段锥状塔体内也设有1台开孔率为13.3%笠帽,在中段锥状塔体设有中部进气口;下部笠帽的底板均设有合适的开孔率,在第二、七节塔节上分别设有2个进气口。它扩大了碳化塔各段的通气量、持液量,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延长了反应时间及晶体成长时间,提高了碳化单塔的产能、碳化的转化率;碳酸氢钠结晶颗粒变得粗大,使原来碳化塔诸多不利因素得以改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换气制碱的加压碳化反应设备,特别是一种大型加压碳化塔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纯碱生产的方法大致有三种,分别为氨碱法、联碱法及天然碱法,其中联碱法生产纯碱的关键设备为碳化塔,而变换气制碱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成变换工段的变换气从加压碳化塔底部进入,与从碳化塔顶部的中和氨母液接触反应,通过此过程充分地进行物质的能量、动量及质量的传递,经反应后生产的碳酸氢钠高温溶液,此高温溶液自碳化塔上部反应段缓慢下移,同时与下部换热列管内部的冷却水进行充分换热降低温度,在此过程中析出部分碳酸氢钠结晶,碳化的制碱塔尾气进入清洗塔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保证尾气合格后送合成工段使用。碳化底部悬浮液通过取出管道送至滤过工段进行真空分离,得到半成品碳酸氢钠送煅烧工段煅烧,最终得到产品纯碱,同时母液循环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加压碳化塔结构及相关内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目前设备大型化、结晶质量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单塔设备生产能力较低,不能满足设备大型化的要求,操作难度较大,目前单塔日产能为80t/d,每年的产能只有26. 4kt/a。2、制碱塔作业周期较短,目前只有48小时。3、加压碳化塔的反应较差,中温一般在60°C,不能进一步提高。4、碳化塔取出碳酸氢钠结晶颗粒较细,沉降时间在90S左右。5、取出固液比只有25%,取出CNH3不高,只有85tt左右,转化率只有65%。6、单塔处理合成变换气量较少,最高只有6000m3/h,合成尾气C02含量在0. 2%,有时还会跑高至0. 25%,影响合成精炼气体净化效果。针对以上存在的多项不足,尤其是单塔的产能较低这一问题,已经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产品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有效提高产能的大型加压碳化塔。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大型加压碳化塔,包括上段塔体、下部水箱以及连接上段塔体与下部水箱的中段锥状塔体,在上段塔体内分别设有若干台笠帽,下部水箱设有若干个塔节,每个塔节上方均设有一台笠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笠帽由底板、顶盖和若干块筋板组成;筋板呈中心对称固定在底板上,顶盖固定在筋板上;在底板的中部设有通孔,设有通孔处的底板边沿为锯齿状边沿;上段塔体内所设的笠帽为M台,其中,自上而下的第1至第21台笠帽的底板的开孔率为9. 8% ;第22-24台笠帽的底板的开孔率为12. 8% ;在中段锥状塔体内也设有1台笠帽,该笠帽的底板的开孔率为13. 3% ;且在中段锥状塔体还设有中部进气口;下部水箱内所设的塔节为8节,所设笠帽为8台,自上而下的8台笠帽的开孔率分别为 15. 9%、15. 5%、15. 1%、14. 7%、14. 3%0、13. 9%、13. 6%、13. 2% ;且在第二和第七节塔节上分别设有2个进气口。以上所述的大型加压碳化塔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1、所述的底板为倒锥状,所述的顶盖为锥状。2、上段塔体的公称直径为2700mm ;所述碳化塔的高度为26.細。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合适地增加了碳化塔的高度,高度(H)由原来H=M. 6m提高到最优选的 Η46.^ι,将碳化塔的液体的持有量由原来的SOm3提高到130m3左右,碳化液的停留时间由原来的2. 5小时提高到4. 2小时,延长了碳酸氢钠结晶成长的时间,使碳化的结晶得到较大的改善。3、中段锥状塔体上所设的中部进气口的公称直径为150mm。4、上段塔体内自上而下的第1至第21台笠帽的顶盖的直径为2340mm,底板的外径为2580mm,第22-24台笠帽的顶盖直径为2340mm,底板的外径为2580mm ;中段锥状塔体内所设的笠帽的顶盖的直径为2180mm,底板的外径为2380mm ;下部水箱内所设的8台笠帽的顶盖的直径为1940mm,底板的外径为2080mm。对于碳化塔而言,碳化的内件开孔率、碳化塔的内径、碳化塔内件数量及碳化塔高度等因素,是影响碳化塔反应过程中影响气体与液体AII液充分并良好接触、均勻分布、二氧化碳吸收效率高低、结晶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内件(笠帽的底板) 开孔率。本技术所设的中部进气口,可以增加中段变换气的进气流量,此项可以增加处理气量约2000Nm7h,增加产量约4. 8t/h。设在第二、七节水箱处所增加四个进气口,可以与外部冷却器进行相连,来增加碳化塔的冷却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它设有合适的开孔率,并在合适的位置增中了进气口,所以扩大了碳化塔各段的通气量、持液量,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延长了反应时间及晶体成长时间,提高了碳化单塔的产能、碳化的转化率;碳酸氢钠结晶颗粒变得粗大,使原来碳化塔诸多不利因素得以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上段塔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中段锥状塔体和下部水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笠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3 ;—种大型加压碳化塔,包括上段塔体1、下部水箱4以及连接上段塔体1与下部水箱4的中段锥状塔体3,在上段塔体1内分别设有若干台笠帽2,下部水箱4设有若干个塔节,每个塔节上方均设有一台笠帽2 ;所述的笠帽2由底板9、顶盖7 和若干块筋板8组成;筋板8呈中心对称固定在底板9上,顶盖7固定在筋板8上;在底板 9的中部设有通孔10,设有通孔10处的底板9边沿为锯齿状边沿;上段塔体1内所设的笠帽2为M台,其中,自上而下的第1至第21台笠帽2的底板9的开孔率为9. 8% ’第22-24台笠帽2的底板9的开孔率为12. 8% ;在中段锥状塔体3内也设有1台笠帽2,该笠帽2的底板9的开孔率为13. 3% ;且在中段锥状塔体3上还设有中部进气口 5 ;下部水箱内4所设的塔节为8节,所设笠帽2为8台,自上而下的8台笠帽2的开孔率分别为 15. 9%、15. 5%、15. 1%, 14. 7%、14. 3%0、13. 9%、13. 6%、13. 2% ;且在第二和第七节塔节上分别设有2个进气口 6。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大型加压碳化塔中所述的底板9为倒锥状,所述的顶盖7为锥状。实施例3,实施例1所述的大型加压碳化塔中上段塔体1的公称直径为2700mm ; 所述碳化塔的高度为26.細。实施例4,实施例1所述的大型加压碳化塔中中段锥状塔体3上所设的中部进气口 5的公称直径为150_。实施例5,实施例1所述的大型加压碳化塔中上段塔体1内自上而下的第1至第21台笠帽2的顶盖7的直径为2340mm,底板9 的外径为2580mm,第22-24台笠帽2的顶盖7直径为2340mm,底板9的外径为2580mm ;中段锥状塔体3内所设的笠帽2的顶盖7直径为2180mm,底板9的外径为2380mm ;下部水箱4内所设的8台笠帽2的顶盖7的直径为1940mm,底板9的外径为 2080mm。实施例6,参照图1-3 ;—种大型加压碳化塔,包括上段塔体1、下部水箱4以及连接上段塔体1与下部水箱4的中段锥状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海
申请(专利权)人:赵祥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