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中和专利>正文

基于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的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449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的过滤设备,涉及一种过滤设备。本过滤设备包括罐体(1)、搅拌机构(2)、锥帽分水头(3)、反冲洗出水口(4)、纤维球(5)、硅藻精土滤盘(6)、沸石(7)、出液口(8)、支承钢管架(9);所述的纤维球(5)是一种坦塞尔半透膜纤维滤料;所述的硅藻精土滤盘(6)是一种将硅藻精土压制煅烧成的陶瓷滤盘。本过滤流程包括:混合;过滤;清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滤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无二次污染;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低;不仅可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也可用于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与回用,还可用于海水淡化的预处理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的 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硅藻精土新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已向世人展示了其神奇的效果。近年 来,纳米微孔硅藻精土处理污水技术作为一种特殊而高效的新技术,不断被水处 理专家所认可,被市场所接受,业内人士喻之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高新 技术。 一个新兴的纳米微孔硅藻产业在全国悄然兴起。硅藻精土新材料之所以在污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正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决定的。1、 物理絮凝作用硅藻精土由不导电非晶体二氧化硅的硅藻壳体和超导的 硅藻纳米微孔组成,可在硅藻表面形成不平衡电位和外场电位;在水处理过程中, 污染物被快速物理絮凝、沉淀。2、 物理吸附作用硅藻60mVg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具有极强的吸附力, 把超细微粒物质、色度、有毒有害物质和气味吸附到硅藻表面,下沉并与水体分 离。3、 物理超滤作用在污水处理中,由2 2.5亿个/g、形体体积0.6 0.8cm3/g、形体内含一千多个纳米微孔、孔径7 125纳米,每毫米30万层形成 的数公尺渣层中滤出,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及细菌等被硅藻纳米微孔超滤去除。4、 生物处理作用硅藻60mVg的比表面积,在2%浓度时,比表面积竟能达 到120万m、用硅藻作载体,微生物在硅藻巨大的比表面积上繁殖,去除污水中 的COD、 BOD和氨氮。5、 硅藻脱水作用硅藻具有自身脱水功能,泥渣经脱水、干燥后,易于处理,不会形成二次污染。硅藻精土之特点在污水处理中是否能充分显示出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 是新材料本身必须具备其特点的条件;二是与其配套的设备能否具备完成上述特点工艺的条件。然而,目前市面上硅藻精土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的是传统的过时的水力循环澄 清池技术。显然,这种落后的设备技术与先进的新材料是不能相匹配的,这就大 大地阻碍了硅藻精土新材料的充分利用与发展。目前市面上硅藻精土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公开号CN 1184082A (用硅 藻精土处理污水的工艺及设备,ZL: 96122377. 4)是这样述说的加入的污水处 理剂过低,则处理效果不明显,过高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利于降低成本。污 水的流量过小,不能形成涡流,从而没有离心作用,影响污物与水的分离;流量 过大,影响污水处理剂对污物的吸附、絮凝作用,无法使之沉降,不能分离污物 和水。澄清处理时间过短,分离不充分;过长影响处理效率,不利于进行工业处 理。显而易见,硅藻精土污水处理设备沿用传统水力循环澄清池与新材料是极不 匹配的。虽然传统水力循环澄清池能得以改造,效果有所改观;但硅藻精土污水 处理设备的起点是不够高的,这严重地阻碍了硅藻精土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如果说硅藻精土在污水处理领域里是一次革命;那么基于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的污水处理设备其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生产规模化就是污水处理领域里的二次革命。本技术就是在这样的
技术介绍
下产生出来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 于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的过滤设备。 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利用硅藻精土这种新材料的特点,其设备的设计应该完全满足硅藻精土这种 新材料的特点,应该将硅藻精土这种新材料的特点完全发挥出来。1、硅藻精土新材料的特点是絮凝、吸附好,设备就应该将硅藻精土这种新 材料与污水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混合好。传统的机械搅拌混合与孔室混合效果较差,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对于高浊度水而言,更是收获不佳。 扩散式和双螺旋静态式管道混合器能满足快速混合的要求。本技术设计时集中了上述两种管道混合器的优点,在污水进入罐体前就 将其与硅藻精土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充分混合。2、 硅藻精土新材料的又一特点是具备过滤性能好,设备就应该充分发挥硅 藻精土这种新材料的过滤性能。硅藻精土形体内含一千多个纳米微孔、孔径7 125纳米是天然的绝好的过 滤材料。将硅藻精土压制成圆盘煅烧成陶瓷滤盘,其过滤精度可达微米及纳米级。 大家知道凡是高精度的过滤元件都有两个致命弱点, 一是过滤速度低;二是容 易堵塞。过滤面积是过滤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过滤面积与过滤速度成正比例; 过滤面积大则过滤速度高, 一般过滤器都是平面过滤,而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 是立体过滤就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过滤速度低问题。在硅藻精土陶瓷滤盘的上方覆 盖一层很厚的(1000mm)纤维球对其进行保护就非常巧妙地解决了容易堵塞的问 题,这种将纤维球(初滤)与硅藻精土陶瓷滤盘(精滤)有机地结合在一台过滤 器内是过滤领域的一个创举,这两种过滤介质形成过滤床,实现了传统过滤手段 不能达到的过滤精度和经济效益,同时体现了新的过滤概念。3、 硅藻精土新材料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脱水性能好,设备就应该充分发挥 硅藻精土这种新材料的脱水性能。本技术在完成过滤程序后(过滤周期24h),就进入废渣自动脱水、充分 发挥了硅藻精土的脱水性能。 具体地说一、基于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的过滤设备(简称本过滤设备)的结构 如图l,本过滤设备包括罐体(1)、搅拌机构(2)、锥帽分水头(3)、反冲洗出水口 (4)、纤维球(5)、硅藻精土滤盘(6)、沸石(7)、出液口 (8)、支承钢管架(9);固定在支承钢管架(9)上的罐体(1)由依次连接的上封头(1.1)、上筛板 (1. 3)、筒体(1. 2)和下封头(1. 4)及焊接在下封头(1. 4)之上的下底板(1. 6) 组成,在筒体(1.2)上设置有上人孔(1.5);搅拌机构(2)由减速机(2.1)、搅拌轴(2.2)、搅拌浆叶(2.3)组成;减速机(2.1)和搅拌轴(2.2)安装在上封头(1.1)上,搅拌轴(2.2)的上端连 接减速机(2.1)的转轴,搅拌轴(2.2)的下端连接搅拌桨叶(2.3)的转轴;在上封头(1.1)的上部,设置有锥帽分水头(3)和反冲洗出口 (4);在下封头(1.4)上面焊接有下底板(1.6),硅藻精土滤盘(6)安装在下底 板(1.6)上,硅藻精土滤盘(6)周围充满沸石(7),在硅藻精土滤盘(6)和 沸石(7)上面铺盖有深度为9000 1100mm的纤维球(5),从而构成一种硅藻精 土纤维球超滤器;在下封头(1.4)底部设置有出液口 (8)。所述的纤维球(5)是一种Tencel G—IOO (坦塞尔)半透膜纤维滤料; 所述的硅藻精土滤盘(6)是一种将硅藻精土压制煅烧成的陶瓷滤盘。 二、基于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的过滤流程(简称本过滤流程) 本过滤流程包括下列步骤① 混合将污水加入硅藻精土,经泵打入扩散式和双螺旋静态式管道混合器(简称混 合器,是一种定型产品)内快速混合,再进入沉降罐沉淀3 4h;② 过滤将沉淀后的混合水的上清液从锥帽分水头(3)泵入罐体(1)内,过滤水最后从出液口 (8)流出;该上清液在进入锥帽分水头(3)的一刹那间经过扩散、碰撞、变向进入筒 体(1.2)下部(也称分离区),此时带有压力的上清液在向下行的过程中首先受 到纤维球(5)的拦截而被强迫刚性过滤得一级过滤水,又经下封头(1.4)上的 若干硅藻精土滤盘(6)再次过滤得二级过滤水,最后从出液口 (8)流出。③ 清洗本设备运行24h后,需要清洗纤维球(5);首先关闭锥帽分水头(3),打开反冲洗出口 (4);反冲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搅拌机构(2)、锥帽分水头(3)、反冲洗出水口(4)、纤维球(5)、硅藻精土滤盘(6)、沸石(7)、出液口(8)、支承钢管架(9);固定在支承钢管架(9)上 的罐体(1)由依次连接的上封头(1.1)、上筛板(1.3)、筒体(1.2)和下封头(1.4)及焊接在下封头(1.4)之上的下底板(1.6)组成,在筒体(1.2)上设置有上人孔(1.5);搅拌机构(2)由减速机(2.1)、搅拌轴(2. 2)、搅拌浆叶(2.3)组成;减速机(2.1)和搅拌轴(2.2)安装在上封头(1.1)上,搅拌轴(2.2)的上端连接减速机(2.1)的转轴,搅拌轴(2.2)的下端连接搅拌浆叶(2.3)的转轴;在上封头(1.1)的上部,设置有锥帽分水 头(3)和反冲洗出口(4);在下封头(1.4)上面焊接有下底板(1.6),硅藻精土滤盘(6)安装在下底板(1.6)上,硅藻精土滤盘(6)周围充满沸石(7),在硅藻精土滤盘(6)和沸石(7)上面铺盖有深度为9000~1100mm的纤维 球(5),从而构成一种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在下封头(1.4)底部设置有出液口(8);所述的纤维球(5)是一种坦塞尔半透膜纤维滤料;所述的硅藻精土滤盘(6)是一种将硅藻精土压制煅烧成的陶瓷滤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硅藻精土纤维球超滤器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搅拌机构(2)、锥帽分水头(3)、反冲洗出水口(4)、纤维球(5)、硅藻精土滤盘(6)、沸石(7)、出液口(8)、支承钢管架(9);固定在支承钢管架(9)上的罐体(1)由依次连接的上封头(1.1)、上筛板(1.3)、筒体(1.2)和下封头(1.4)及焊接在下封头(1.4)之上的下底板(1.6)组成,在筒体(1.2)上设置有上人孔(1.5);搅拌机构(2)由减速机(2.1)、搅拌轴(2.2)、搅拌浆叶(2.3)组成;减速机(2.1)和搅拌轴(2.2)安装在上封头(1.1)上,搅拌轴(2.2)的上端连接减速机(2.1)的转轴,搅拌轴(2.2)的下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中和胡高平
申请(专利权)人:程中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