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允治专利>正文

油中水的吸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439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中水的吸取装置,包括外壳、内袋、压块、吸水剂及挂绳,带有细孔的内袋内装有吸水剂,内袋置于有网孔的外壳内并相互连接,在该内袋的一端连接挂绳的一端,挂绳的另一端引出外壳;压块置于内袋的下端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应用时置于燃油箱内,利用外壳内置的吸水剂具有超强的吸水性、吸水速度快、凝胶化好、存水时间长、其吸水倍率可以达到自身重量的200~300倍、本身无毒、无味的特性,有效吸取油中得水分而不吸油类制品及其它有机溶剂,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结构简单,应用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中水的吸取装置,主要置于油库、船上油柜、加油站、汽车、拖拉机、燃油列车等处的油箱中,对油箱、油库、油柜中燃油中的水分随时吸取,以保证燃油的质量。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燃料油中一旦有了游离状态的水,轻则会影响发动机汽缸的爆发力,重则致使发动机熄火,出现卡缸现象。另外水还可以锈蚀油箱、油柜、油库的金属壳体。发动机燃油一般都是由石油提炼而得,而石油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机械油水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其含水量在7%以内时符合国际原油出口标准,当含有一定水份的原油在蒸馏后形成石油产品时,各种品牌的燃油均含有一定的水份。各国对燃油出厂含水率都有正式标准。当这些燃油置于油库、油箱、油柜时,水分会慢慢析出,形成游离水。另外,湿空气进入盛油容器,也会遇冷凝成水珠沉入底部。而现今用于发动机燃油油水分离的方法多是机械性的,不但操作复杂而且很难保证做到油水的彻底分离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油中水的吸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油水分离采用机械方法,不但操作复杂而且很难保证做到油水的彻底分离,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内袋、压块、吸水剂及挂绳,带有细孔的内袋内装有吸水剂,内袋置于有网孔的外壳内并相互连接,在该内袋的一端连接挂绳的一端,挂绳的另一端引出外壳;压块置于内袋的下端内。所述的外壳由聚乙烯制成;所述的压块由铁或铅制成;所述的内袋由尼龙绸制成。本技术在应用时置于燃油箱内,利用外壳内置的吸水剂具有超强的吸水性、吸水速度快、凝胶化好、存水时间长、其吸水倍率可以达到自身重量的200~300倍、本身无毒、无味的特性,有效吸取油中得水分而不吸油类制品及其它有机溶剂,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结构简单,应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带有网孔的外壳2、带有细孔的内袋4、压块1及挂绳3,在内袋4内装有吸水剂6,内袋4置于外壳2内,并通过铆钉6相互连接固定。在该内袋4的上端连接挂绳3的下端,挂绳3的上端引出外壳2并可连接一挂环5。压块1置于内袋4内的下端,压块1也可采用条状或其它任意形状。所述的外壳2的形状可以为细长的筒形,形状不限,可由聚乙烯注塑制成;所述的压块1由铁或铅制成;所述的内袋4可由尼龙绸制成。所述的聚乙烯外壳2的作用是防止吸水剂吸水过多造成内袋破裂,方便产品在使用场所的放置和取出;对产品内部起保护作用。吸水剂的作用在于吸收油类制品中的水分,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压块1的作用是将内袋4连同外壳2压至油箱底部,利于水分的吸收。挂绳3的作用在于固定产品便于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中水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袋、压块、吸水剂及挂绳,带有细孔的内袋内装有吸水剂,内袋置于有网孔的外壳内并相互连接,在该内袋的一端连接挂绳的一端,挂绳的另一端引出外壳;压块置于内袋的下端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中水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袋、压块、吸水剂及挂绳,带有细孔的内袋内装有吸水剂,内袋置于有网孔的外壳内并相互连接,在该内袋的一端连接挂绳的一端,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治
申请(专利权)人:陈允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