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铜氧化物量子点修饰的二氧化钛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35556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面铜氧化物量子点修饰的二氧化钛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可解决现有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中量子点材料生物毒性大的问题。表面铜氧化物量子点修饰的二氧化钛粉末,二氧化钛粉末的晶粒表面以量子点形成分布有高度分散有氧化亚铜、氧化铜中的至少一种,高度分散是指量子点的平均尺寸为1~100nm。表面铜氧化物量子点修饰的二氧化钛粉末的制备方法,采用氯化亚铜饱和溶液沉积法。采用氯化亚铜饱和溶液沉积法进行二氧化钛表面修饰,生物毒性小,对环境友好;同时,根据氯化亚铜微溶于水的特点,可以控制微量氧化亚铜在二氧化钛表面的修饰,并且利用异丙醇做分散剂使二氧化钛分散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氧化钛表面修饰
,具体涉及一种。其中,铜氧化物量子点包括氧化亚铜量子点、氧化铜量子点或氧化亚铜和氧化铜量子点混合物。
技术介绍
能源与环境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限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得以顺利进行,人们对于来源丰富、环境友好型新能源的需要更为迫切。太阳能无疑是最为理想的能量来源,而二氧化钛具有价廉、无毒、电荷分离迅速、稳定性好等优势,成为了光电转化研究中众多半导体材料的首选。要进一步提高二氧化钛光电转化的效率,必须解决两个技术难题(1) 二氧化钛的禁带宽度( 3. 2eV)决定了它只能被小于380nm的紫外光所激发,而小于380nm的紫外光这部分能量只占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5%左右,因此需要拓宽二氧化钛对光谱的响应范围,提高太阳能特别是可见光区的利用率;(2)电荷载体间的快速复合导致量子产率通常不高于20%,这就使得太阳能的实际利用率只有约1%,所以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有效分离、抑制复合也是提高二氧化钛光电转化效率的必要手段。解决上述两个技术难题,通常可采用量子点(Q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立峰孙琼于立岩张乾董红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