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连接强化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2928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刚性连接强化传热装置,其包括传热管;传热管内设有若干刚性支撑轴,传热管通过挂件与位于传热管内端部的刚性支撑轴紧固连接,传热管内相邻的刚性支撑轴通过刚性支撑带相连;刚性支撑轴上设有转子,转子在传热管内能在刚性支撑轴上转动;刚性支撑轴及转子的轴线与传热管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挂件、连接支撑带以及支撑架都使刚性支撑轴轴线与传热管轴线的一致性,从而使刚性支撑轴上的转子保持在传热管的中心,可使转子不与传热管管壁接触,防止对转子本身以及传热管的磨损,延长装置以及传热管的使用寿命;刚性支撑轴与挂件的连接为螺纹连接,可以方便进行安装维修;结构紧凑,降低水阻,增强传热效果,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刚性连接强化传热装置,属于传热管内插件的

技术介绍
在工业中用到大量的换热器,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使用量最多,但是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管内壁结垢情况普遍存在,管壁结垢不仅降低了传热管的传热效率,并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于是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管壁结垢并且能增加穿热效率的装置。在现有的强化传热方法中,转子式强化传热装置有一定的强化传热以及清洁效果,“转子式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公开号CN观33094)由转子、固定架、钢丝绳以及支撑管组成,固定架安装在传热管的两端,钢丝绳通过固定架的轴孔固定在固定架上,转子沿传热管轴向排列在钢丝绳上,转子在流体的推动下做旋转运动达到除垢以及强化传热的作用。上述专利提到的装置有除垢以及强化传热的效果,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于中心轴为钢丝绳,两端固定时会产生一定的挠度,在传热管中有相当一部分装置是与管壁直接接触的,当装置在传热管中工作时,穿在钢丝绳上的转子转动会磨损管壁;由于中心轴是一整根钢丝绳,钢丝绳是用支撑管铆死在固定架上,当传热管中的装置损坏时,无法对其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刚性连接强化传热装置, 其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降低水阻,增强传热效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安全可靠。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刚性连接强化传热装置,包括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内设有若干刚性支撑轴,传热管通过挂件与位于传热管内端部的刚性支撑轴紧固连接, 传热管内相邻的刚性支撑轴通过刚性支撑带相连;刚性支撑轴上设有转子,所述转子在传热管内能在刚性支撑轴上转动;刚性支撑轴及转子的轴线与传热管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刚性支撑轴上设有支撑架。所述刚性支撑轴上设有垫片。所述挂件包括支撑轴连接管,所述支撑轴连接管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挂件支撑部, 所述挂件支撑部沿支撑轴连接管的长度分布;挂件支撑部的一端端部设有挂件限位部。所述转子包括转子中心轴,所述转子中心轴内的中心区设有贯通转子中心轴的转子安装孔;转子中心轴的外周面上设有均勻分布的叶片。所述叶片呈螺旋状,叶片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动力面导流槽,叶片另一侧的表面上设有阻水面压水槽。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连接轴,所述支撑架连接轴内沿支撑架连接轴轴线长度方向分布的支撑架连接孔;支撑架连接轴的外周面上设有均勻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对应于与支撑架连接轴相连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支撑块体。所述刚性支撑带包括支撑板体,所述支撑板体的中心区设有中心连接定位槽;支撑板体对应于中心连接定位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定位槽及第二连接定位槽;支撑板体对应于设置第一连接定位槽的端部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内设有第一支撑轴定位槽;第一连接定位槽与中心连接定位槽间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有第二支撑轴定位槽。所述刚性支撑轴通过固定限位块与刚性支撑带对应连接。所述刚性支撑带呈片状流线型结构或对双螺旋结构;刚性支撑带的最大外径大于转子的外径,且刚性支撑带的外径略小于传热管的内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传热管内通过刚性支撑轴安装转子,相邻的刚性支撑轴通过刚性支撑带相连;位于传热管端部的刚性支撑轴通过挂件与传热管紧固连接;挂件、连接支撑带以及支撑架都使刚性支撑轴轴线保持与传热管轴线的一致性,从而使刚性支撑轴上的转子保持在传热管的中心,可使转子不与传热管管壁接触,防止对转子本身以及传热管的磨损,延长装置以及传热管的使用寿命;由于刚性支撑轴通过连接支撑带连接,并且刚性支撑轴与挂件的连接为螺纹连接,可以方便进行安装维修;维修时由于刚性支撑轴与挂件的连接是螺纹连接,可以很容易的分离挂件与刚性支撑轴,然后将刚性支撑轴与刚性支撑带将逐个分离,结构紧凑,降低水阻,增强传热效果,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刚性支撑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9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广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挂件1、刚性支撑轴2、刚性支撑带3、支撑架4、转子5、垫片6、固定限位块7、传热管8、挂件支撑部9、挂件限位部10、挂件定位槽11、第一挂件槽12、支撑轴连接管13、第二挂件槽14、定位板体15、第一支撑轴定位槽16、第一连接定位槽17、支撑板体18、第二连接定位槽19、第一定位块20、第二定位块21、中心连接定位槽 22、转子中心轴23、中心轴定位块M、叶片25、动力面导流槽沈、中心轴定位孔27、阻水面压水槽观、转子安装孔四、支撑块体30、支撑架连接孔31、支撑架连接轴32及支撑杆33。如图1所示所述传热管8内设有若干刚性支撑轴2,所述位于传热管8两端的刚性支撑轴2通过挂件1与传热管8紧固连接,传热管8内的相邻刚性支撑轴2通过刚性支撑带3相连,刚性支撑轴2上设有至少一个转子5,刚性支撑轴2的端部通过固定限位块7 与刚性支撑带3紧固连接;刚性支撑带3的外径略小于传热管8的内径,转子5在传热管8 内能在刚性支撑轴2上转动,且刚性支撑轴2及转子5的轴线与传热管8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当转子5在传热管8内转动后,能够提高传热管8的传热效果,同时避免传热管8 内壁的结垢,降低传热水阻。固定限位块7可以采用螺母制成,刚性支撑轴2与刚性支撑带 3的连接可以通过将性支撑轴2的一端端部夹扁,也可以采用采用其他拆装方便的固定方式,只要使刚性支撑轴2与刚性支撑带3间的连接拆卸方便即可。刚性支撑轴2上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能够将相应的转子5相隔离,刚性支撑轴2的端部设有垫片6,通过垫片6能够避免转子5转动时从刚性支撑轴2上脱落。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挂件1包括支撑轴连接管13,所述支撑管连接管13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轴连接管13对应连接后形成挂件支撑部9。所述挂件支撑部9沿支撑轴连接管13的长度分布,挂件支撑部9的一端端部设有挂件限位部 10,所述挂件限位部10与挂件支撑部9端部两侧的结合部设有挂件定位槽11。所述挂件限位部10的外径大于传热管8的外径,挂件支撑部9的宽度与传热管8的内径相匹配。挂件支撑部9上设有第一挂件槽12,所述第一挂件槽12对称分布于支撑轴连接管13的两侧,挂件支撑部9对应于社会资挂件限位部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挂件槽14,所述第二挂件槽14 也对称分布于支撑轴连接管13的两侧。通过第一挂件槽12及第二挂件槽14能够减轻挂件1的重量,并能够减小对传热水的阻力。支撑轴连接管13与刚性支撑轴2相对应配合, 且刚性支撑轴2的一端穿过支撑轴连接管13后伸入传热管8内;为了安装维修方便,刚性支撑轴2与支撑轴连接管13间采用螺纹紧固连接。使用时,挂件1对应于设置挂件限位部 10的一端伸入传热管8内,且挂件限位部10通过挂件定位槽11与传热管8的端部相连。 挂件1的支撑轴连接管13的轴线与传热管8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刚性支撑带3包括支撑板体18,所述支撑板体18呈片状流线型结构、对双螺旋结构或其它片状结构。支撑板体18的中心区设有中心连接定位槽 22,所述中心连接定位槽22的两侧分布设有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少林何长江陶波李尧高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夏壹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