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2471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属于自卸车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车体,在车体底部设有车轮,在车体底部设有动力传动箱,动力传动箱管路连接有自卸臂总成,其中所述的动力传动箱与自卸臂总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油路分配器,油路分配器管路连接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高压液泵;油路分配器电路连接有液压马达控制按钮,高压液泵的进水口管路连接有水箱,水箱设置在车体上,高压液泵的出水口管路连接有若干雾化器,雾化器分别设置在各车轮的前后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将水雾抑尘装置装备在自卸车上,为自卸车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抑尘效果好、使用方便,在行走时能自行抑尘的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卸车,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露天煤矿、燃煤发电厂、港口码头、煤矿堆场、火车运煤场、化工厂、钢铁厂等原料堆场,大量的物料都靠自卸运输车辆完成装载,当自卸车辆进入物料堆场或工地时,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灰尘,所产生的灰尘不但严重污染了周边自然环境和影响从业人员身体健康,而且在车辆行走频繁时,很多物料变成尘埃所造成的损失相当惊人。在国内,对上述场所在车辆行走时造成的扬尘一直未被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也就无从在技术上、装备上真正解决这一严重污染环境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因此,抑制车轮扬尘技术还属真空地带。企业一般都是采用在进出车辆道路上大量喷水去解决扬尘问题,这样的解决方法不但大量浪费水资源,过量用水还会导致矿物损失和地下水污染,而且持续能力难于保证抑尘的有效性,浪费人力物力,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可自行抑尘的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包括车体,在车体底部设有车轮,在车体底部设有动力传动箱,动力传动箱管路连接有自卸臂总成,其中所述的动力传动箱与自卸臂总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油路分配器,油路分配器管路连接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高压液泵;油路分配器电路连接有液压马达控制按钮,高压液泵的进水口管路连接有水箱,水箱设置在车体上,高压液泵的出水口管路连接有若干雾化器,雾化器分别设置在各车轮的前后两侧。上述的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中,所述的高压液泵与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上述的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中,所述的水箱设置在车体后底部,在水箱底部设有排水球阀。上述的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中,所述的水箱上设有加水快速接头。上述的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中,所述的雾化器由并排的若干个雾化喷嘴组成,雾化器产生的水雾在地面上的覆盖范围的宽度略宽于车轮的宽度。上述的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中,所述雾化喷嘴的中轴线与水平线在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为O 70° ;雾化喷嘴的出水孔直径为1. 8mm ;雾化喷嘴与相对应的车轮的水平间距为40 120cm ;雾化喷嘴与地面之间的垂直间距为1 加。上述的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中,所述的雾化喷嘴由依序连接的外套、调节套和可调顶针组成,在外套上设有雾化喷液孔,调节套与可调顶针螺纹连接,所述的可调顶针固定在雾化器的导液管上且与导液管连通。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自卸车底部设置水雾抑尘装置,同时直接采用自卸车自带的动力箱提供动力,结构简单。当自卸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灰尘,灰尘颗粒度都在75 μ m以下,这时启动水雾抑尘装置,使设置在各个车轮前后两侧的雾化器向车轮碾压过程中飘起的尘埃喷射水雾,通过高压雾化的微小水分子与扬尘结合,使飘起的尘埃受潮湿润,增加重量,即时降回原地,大大地减少了扬尘现象,达到抑尘效果。如果没有使用水雾抑尘的情况下,飘起的75 μ m以下粉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降回地面或在空气中漂移污染环境,IOym以下的粉尘还可吸入人体肺部,造成矽肺病等;本专利技术中的雾化喷嘴为可调喷嘴,雾化喷嘴喷出的雾液形状为扇形,喷射角度可根据大中小型的不同自卸车以水平面呈0 60度的夹角喷向轮胎方向,喷嘴的对靶性准确,由于采用的是高压液泵压缩雾化,所喷出的雾粒度约为50 100 μ m,同时采用孔直径为1. 8mm的喷嘴,使得每小时的喷雾耗水量约为1吨,相比现有的洒水车每小时需水8吨的消耗量,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不但减少了用水量,而且减少了因大量用水造成的第二次污染,而且随机性、持续性好,使车辆过后,减少和控制了尘埃的飘起。对自卸车行驶在作业区或物料堆场扬起的灰尘波及和污染周边环境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雾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体1、车轮2、动力传动箱3、自卸臂总成4、油路分配器5、液压马达6、高压液泵7、液压马达控制按钮8、水箱9、排水球阀9a、加水快速接头%、雾化器10、过滤器11、 雾化喷嘴12、雾化喷液孔12a、外套12b、调节套12c、可调顶针12d。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行走水雾抑尘装置的自卸车,包括车体1, 在车体1底部设有车轮2,在车体1底部设有动力传动箱3,动力传动箱3管路连接有自卸臂总成4,在动力传动箱3与自卸臂总成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油路分配器5,油路分配器5 管路连接液压马达6,液压马达6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高压液泵7 ;油路分配器5电路连接有液压马达控制按钮8,液压马达控制按扭8设置在车体的驾驶室内,高压液泵7的进水口管路连接有水箱9,在高压液泵7与水箱9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11,过滤器11可以防止水箱9内的杂物进入柱塞泵7内堵塞管道或损坏设备,过滤器11设有一个清理口,可拆下进行清理;水箱9设置在车体1上,本专利技术的水箱9设置在车体1的后底部,其储水容量可以视具体自卸车而定,高压液泵7的出水口管路连接有若干雾化器10,雾化器10分别设置在各个车轮2的前后两侧。本实施例中的车体1底部共设有8个车轮,雾化器10的数量为十六个;所述的雾化器10由并排的若干个雾化喷嘴12组成,雾化器10产生的水雾在地面上的覆盖范围的宽度略宽于车轮2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0由并排的若干个雾化喷嘴12组成,雾化喷嘴12的中轴线与水平线在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为0 70°,优选角度为60度;雾化喷嘴12的出水孔内直径为1. 8mm ;雾化喷嘴12与相对应的车轮2的水平间距为40 120cm ;雾化喷嘴12与地面之间的垂直间距为1 ^ii ;本专利技术的雾化喷嘴12由依序连接的外套12b、调节套12c和可调顶针12d组成,在外套12b上设有雾化喷液孔12a, 调节套12c与可调顶针12d螺纹连接,在调节套12c与可调顶针12d的接触部设有密封胶圈,所述的可调顶针12d固定在雾化器10的导液管上且与导液管连通。 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首先将水箱9灌满自来水,启动自卸车,当自卸车进入粉尘较多的区域时,在驾驶室内的驾驶员就可以按下液压马达控制按钮8,此时,高压液泵7工作后将液体通过供液管道输送至各组雾化器10并从各雾化喷嘴12喷出进行抑尘,使得自卸车既使经过粉尘较多的区域,也不会出现扬尘现象,可以较好得保护周围的环境。在喷雾抑尘过程中,如发现雾状不够理想,可适当调节雾化喷嘴12,即慢慢拧动调节套12c,调整可调顶针12d的出液开度,以达到雾化喷液孔1 喷出的喷雾量要求,当雾化喷液孔1 发生异物堵塞时,可拧下外套12b进行清理;当雾化喷嘴12的后端漏水时,有可能是密封胶圈破损或变形,可拧下调节套12c后,进行更换密封胶圈。当需要停止喷雾时,可按下液压马达控制按钮8,高压液泵7停止工作,整个抑尘作业停止。如需要对水箱9进行清洗时,可以利用自来水的压力一边进水一边排水,达到清洗目的。在清理过滤器时,可拧开清理螺帽进行清理。本专利技术的水雾抑尘装置适合在大中小各类型的自卸车上安装使用,特别是对自卸车在物料堆场行走时即将飘起的尘埃起到喷射水雾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华新陈木源毛国标梁良胡均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风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