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木塑复合用胶粘剂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24631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筑模板木塑复合用胶粘剂的生产方法,涉及化工原料的合成技术领域。先将甲醛与聚乙烯醇混合,再加入助剂CTE-28,采用盐酸调整溶液pH值后,再加入阻聚剂,然后再分次加入尿素进行反应,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并调整反应混合物的pH值,再加入尿素至反应混合物粘度为20~22s,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然后依次加入助剂CTE-28和尿素继续反应,使反应混合物降温后调整PH值,出料,即得胶粘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助剂的改性,嵌入了一些活性基团,制成的产品能很好地使木塑介质复合在一起,粘接性能好,耐水,而紫外线,复合过程对环境友好,不释放有机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原料的合成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广泛用于道路、桥梁、隧道、高层建筑等领域。一般建筑模板的使用寿命能周转了 3 5次,贴有三聚氰胺浸渍纸的模板能周转7 8次,而采用聚丙烯薄膜覆面的建筑模板能使用20次以上,极大地做到了资源的节约利用,且采用聚丙烯薄膜覆面的模板,由于其自身的光洁度,可以减少施工企业的工作量,利于一次成型,使混凝土表面达到一定的光洁要求,不再需要修饰处理。在这种木塑复合的建筑模板生产过程中,生产企业寻求了多种木塑复合的胶粘剂,在环氧树脂类有丙烯酸类,有聚氨酯类,有的胶粘剂还是溶剂型的,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苯、二甲苯等。这些胶粘剂有的成本很高,有的使用不便,有的实际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产成本低、防水和粘接性能好、无溶剂对环境好的用于建筑模板的木塑复合的胶粘剂工业化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先将甲醛与聚乙烯醇混合,再加入助剂CTE-28,采用盐酸调整溶液PH值后,再加入阻聚剂,然后再分次加入尿素进行反应,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并调整反应混合物的PH值,再加入尿素至反应混合物粘度为20 22s,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然后依次加入助剂CTE-观和尿素继续反应,使反应混合物降温后调整PH值,出料,即得胶粘剂。具体步骤如下1)将甲醛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45 55°C时,加入聚乙烯醇;所述聚乙烯醇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160 ;2)搅拌5分钟后,加入助剂CTE-28,反应5分钟;助剂CTE-28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38 40 ;3)用盐酸调整溶液PH值为1.7 2. 0 ;4)当反应釜内温度升至50°C士2°C时加入阻聚剂;阻聚剂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77 78 ;5)当反应釜内温度升至52°C士2°C时第一次加入尿素,所述尿素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8. 5 9 ;6)当反应釜内温度升至68°C士2°C时第二次加入尿素,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78°C 850C ;所述尿素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6. 5 7 ;7)第三次加入尿素,尿素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38 40 ;8)当反应釜内物质粘度为16 17s时,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并调整反应液的PH3值为4. 5 7. 5,再第四次加入尿素;尿素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15 16 ;9)当反应釜内物质粘度为20 2 时,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并再次加入助剂 CTE-观,助剂CTE-28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12 13 ;10)保持反应釜内温度在90°C以内,反应15分钟,第五次加入尿素继续反应20分钟; 尿素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18 20 ;11)使反应釜内温度降至45°C士2°C,调整反应物的PH值为7. 5 8. 0后出料。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特殊结构的强酸合成工艺,在强酸介质下,甲醛和尿素反应生成环结构分子,本专利技术通过助剂的改性,嵌入了一些活性基团,制成的产品能很好地使木塑介质复合在一起,粘接性能好,耐水,而紫外线,复合过程对环境友好,不释放有机溶剂。为了利于反应,本专利技术所述尿素的质量浓度为98%。所述盐酸溶液中盐酸的质量浓度为36%。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5%。为了进一步促成反应,所述阻聚剂为氨基树脂。优选的阻聚剂为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为了使制成的胶粘剂性能更佳,本专利技术所述助剂CTE-观为双醛淀粉和三聚氰胺的混和物,双醛淀粉和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1 1 2。具体实施例方式一、原材料准备 设备5000L反应釜。原料浓度为37%甲醛3890 kg ;尿素(GBM40-81v)含量为98%,总量1550,分5份第一份450 kg、第二份570 kg、第三份100 kg、第四份250 kg、第五份200 kg ; 聚乙烯醇(PVA) 9 kg;CTE-28 (即双醛淀粉和三聚氰胺的混和物,其中,双醛淀粉和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1 1 2) 400 kg,分两份,第一份100 kg、第二份300 kg ; 阻聚剂(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50 kg; 浓度为36%的盐酸 60 70 kg ; 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80 100 kg。二、操作工艺过程1、将甲醛加入反应釜中,用蒸汽加热,使反应釜内温度至45 55°C,加入PVA,并关闭蒸汽阀门。2、搅拌5分钟后加入第一份CTE-观。3、5分钟后用盐酸溶液调整PH值至1. 7 2. 5。4、加入阻聚剂,反应5分钟。5、当反应釜内温度稳定在50°C 士2°C,加入第一份尿素。6、当反应釜内温度稳定在68°C 士2°C,加入第二份尿素,适当降温,控制温度在 820C 士2°C之间。7、加入第三份尿素,密切注意粘度变化。48、当反应釜内混合物质粘度达到16 17s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并调节PH4. 1 7. 5之间,加入第四份尿素。9、注意观察粘度变化,适当调节PH值8. 0后,加入第二 CTE-28,并保温在90°C以内15分钟。10、加入第五次尿素,保温继续反应20分钟。11、向反应釜夹层通入低温水,使反应釜内物质降温至45 °C,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为7. 5 8. 0,出料取得胶粘剂。上述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粘度均在25°C环境温度条件下测试。三、成品胶质量检测 外观透明或黄白乳状液体 PH (25°C) 7. 5-8. 0密度1. 20-1. 23g/cm3 粘度(25°C) :20-30s (涂 4#杯) 固含量52士 1%。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先将甲醛与聚乙烯醇混合,再加入助剂CTE-28,采用盐酸调整溶液PH值后,再加入阻聚剂,然后再分次加入尿素进行反应,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并调整反应混合物的PH值,再加入尿素至反应混合物粘度为20 22s,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然后依次加入助剂CTE-观和尿素继续反应, 使反应混合物降温后调整PH值,出料,即得胶粘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醛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45 55°C时,加入聚乙烯醇;所述聚乙烯醇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160 ;2)搅拌5分钟后,加入助剂CTE-28,反应5分钟;助剂CTE-28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38 40 ;3)用盐酸调整溶液PH值为1.7 2. 0 ;4)当反应釜内温度升至50°C士2°C时加入阻聚剂;阻聚剂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77 78 ;5)当反应釜内温度升至52°C士2°C时第一次加入尿素,所述尿素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8. 5 9 ;6)当反应釜内温度升至68°C士2°C时第二次加入尿素,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78°C 850C ;所述尿素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6. 5 7 ;7)第三次加入尿素,尿素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38 40 ;8)当反应釜内物质粘度为16 17s时,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并调整反应液的PH 值为4. 5 7. 5,再第四次加入尿素;尿素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15 16 ;9)当反应釜内物质粘度为20 22s时,以氢氧化钠溶液终止反应,并再次加入助剂 CTE-观,助剂CTE-观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12 13 ;10)保持反应釜内温度在90°C以内,反应15分钟,第五次加入尿素继续反应20分钟; 尿素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 :18 20 ;11)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平刘润兴陈静涵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捷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