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改性MC尼龙6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2414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MC尼龙6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物料配比为:己内酰胺单体100份,回收聚乙烯20-40份,增容剂5-10份,二甲苯20-40份,氢氧化钠0.2-0.5份,活化剂0.2-0.5份;制备步骤是:将内酰胺单体加热熔化、脱水,加入氢氧化钠后继续脱水;然后加入回收的聚乙烯和增容剂,搅拌,使回收聚乙烯在己内酰胺单体熔体中充分混合至均匀分散;最后加入活化剂,迅速混合均匀后浇铸到模具中,即得回收聚乙烯/MC尼龙6共混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回收聚乙烯为改性剂,大幅度降低了共混材料的生产成本,而且不受改性剂中少许杂质的影响,制备的共混材料性能和质量都很稳定,抗冲击性能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原位聚合改性
,涉及的是一种改性MC尼龙6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单体浇铸尼龙6 (MC尼龙6)制品因其力学性能好、强度高、耐磨,在工业中大量地代替钢、铜、铝等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石油化工、电力、电子、纺织等领域,但由于MC尼龙6的尺寸稳定性和低温韧性较差,其应用范围因此受到了一定限制。为此,人们对 MC尼龙6的改性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其中以无机改性和有机改性较为集中。无机改性方法的主要手段是向MC尼龙6中添加如红磷、玻璃微球、纤维、二氧化钼、纳米粒子等一种或多种无机填充材料,改性结果使MC尼龙6的尺寸稳定性和低温韧性有所提高。可是,这种无机改性方法要求预先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无机物与MC尼龙6基体的相容性和结合力,其工艺比较复杂,产品质量不稳定。近年来,用有机物改性MC尼龙6的成果较多, 例如公告号为CN101831169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增韧MC尼龙6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高分子量PEO改性MC尼龙6,取得了良好的增韧效果;公告号为CN200610040172. 7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氨酯(TPU) /尼龙6复合材料的原位缩聚的制备方法”,所得材料冲击韧性得到较大改善。现有技术中,有机物改性MC尼龙6所用的专门改性剂价格都比较高,人们尝试用很便宜的回收塑料作为改性剂,但因回收塑料中含有少许杂质,这些杂质很难除尽,一旦加入MC尼龙6中,就会造成制品性能降低和质量不稳定,因此,目前用回收塑料作为改性剂所得到的共混材料大部分只能用做低附加值的共混材料。到目前为止,也未见有关用回收聚乙烯改性MC尼龙6的公开文献和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性MC尼龙6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它以回收聚乙烯为改性剂,不仅能大幅度降低共混材料的生产成本,而且不受改性剂中少许杂质的影响,制备的共混材料性能和质量都很稳定,抗冲击性能较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1.物料及其配比(均以重量分数计)己内酰胺单体100份,回收聚乙烯20-40份,增容剂5_10份,二甲苯20_40份,氢氧化钠0. 2-0. 5份,活化剂0. 2-0. 5份;其中,回收聚乙烯是回收的LDPE、HDPE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物;活化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JQ-1胶)中的任何一种;增容剂是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KH550、 KH560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2.制备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完成2. 1将100份己内酰胺单体在反应容器中加热至135°C,使物料熔化,真空脱水到真空度为10_2MPa,持续1-3分钟,加入氢氧化钠,继续真空脱水10-15分钟,其中,氢氧化钠与己内酰胺单体的重量比为0.2-0. 5 100 ;2. 2解除真空,将20-40份回收聚乙烯、5_10份增容剂与20-40份二甲苯的充分溶胀物加入上述2. 1中,升温至145°C,搅拌,使回收聚乙烯在己内酰胺单体熔体中充分混合至均勻分散,然后真空脱去水和二甲苯,真空度至10_2MPa,持续10-15分钟;2. 3将0. 2-0. 5份所述活化剂加入上述2. 3中,迅速混合均勻,浇铸到已经预热至 160 0C的模具中,保温20-30min,然后自然冷却。聚乙烯是一种结晶的热塑性聚合物,LDPE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具有增塑效果,HDPE 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是聚合物很好的增韧材料。本专利技术利用此特点制得的回收聚乙烯/ MC尼龙6共混材料在保持MC尼龙6优良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其韧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废物循环利用。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共混材料,按GB/T-1040-1992测定,其拉伸强度46. 7-52MPa ;按GB/T-9;341-2000测定,其弯曲强度56. 5-74. 9MPa,弯曲弹性模量 1. 75X 103-2. 27 X IO3MPa ;按 GB/T-1043-1993 测定,其缺口冲击强度 20. 8-24. 3KJ/m2。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1. 1,将IOOkg己内酰胺单体在反应容器中加热至135°C,使物料熔化,真空脱水到真空度为10_2MPa,持续1-3分钟,加入0. 2kg氢氧化钠,继续真空脱水10-15分钟;1. 2,解除真空,将20kg回收聚乙烯、5kg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1LKH550 与20L二甲苯溶胀物加入上述1. 1中,升温至145°C,搅拌,使回收聚乙烯在己内酰胺单体熔体中充分混合至均勻分散,制得均勻分散的回收聚乙烯/己内酰胺单体熔体,然后真空脱去水和二甲苯,真空度至10_2MPa,持续10-15分钟;1. 3,将0. 5L的TDI迅速加入上述1. 2所得的回收聚乙烯/己内酰胺单体混合熔体中,迅速混合均勻,浇铸到已经预热至160°C的模具中,保温30min,自然冷却,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回收聚乙烯/MC尼龙6共混材料。本实施例制得的共混材料,按GB GB/T-1040-1992测定,其拉伸强度48MPa ;按GB/ T-9341-2000 测定,其弯曲强度 69. 2MPa ;弯曲弹性模量2. IOXlO3MPa ;按 GB/T-1043-1993 测定,其缺口冲击强度20. 8KJ/m2。实施例22. 1,与实施例1中1. 1相同。2. 2,解除真空,将30kg回收聚乙烯、6kg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1LKH550 与30L 二甲苯溶胀物加入上述2. 1中,升温至145°C,搅拌,使回收聚乙烯在己内酰胺单体熔体中充分混合至均勻分散,制得均勻分散的回收聚乙烯/己内酰胺单体熔体,然后真空脱去水和二甲苯,真空度至10_2MPa,持续10-15分钟;2. 3,将0. 5L的TDI迅速加入上述2. 2所得的回收聚乙烯/己内酰胺单体混合熔体中,后续步骤与实施例1中1.3相同。本实施例制得的共混材料,按GB GB/T-1040-1992测定,其拉伸强度44. 5MPa ;按GB/T-9341-2000测定,其弯曲强度60. 3MPa,弯曲弹性模量1. 98 X IO3MPa ;按GB/ T-1043-1993测定,其缺口冲击强度21. IJ/m2。实施例33. 1,与实施例1中1. 1相同。3. 2,解除真空,将40kg回收聚乙烯、6kg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Ikg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0. 7L KH550、0. 3L KH550与40L 二甲苯溶胀物加入上述3. 1中, 升温至145°C,搅拌,使回收聚乙烯在己内酰胺单体熔体中充分混合至均勻分散,制得均勻分散的回收聚乙烯/己内酰胺单体熔体,然后真空脱去水和二甲苯,真空度至10_2MPa,持续 10-15分钟;3. 3,将0. 5L的MDI迅速加入上述3. 2所得的回收聚乙烯/己内酰胺单体混合熔体中,后续步骤与实施例1中1.3相同。本实施例制得的共混材料,按GB GB/T-1040-1992测定,其拉伸强度43. IMPa, 按GB/T-9341-2000测定,其弯曲强度56. 5MPa,弯曲弹性模量1. 75X IO3MPa ;按GB/ T-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磊李刚陈立贵甘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陕西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