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173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该拉头滑块包括滑块体及拉片挡块,该滑块体包括上翼板,该拉片挡块的一端与该滑块体的上翼板连接,该拉片挡块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该上翼板对应该连接部设有锁扣部,还包括扣接件,该锁扣部对应该扣接件设有收容孔,该扣接件包括弹簧及至少一个扣接块,该弹簧的一端抵接在该收容孔内,该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该扣接块,使该扣接块伸出该收容孔与该拉片挡块的连接部相扣合。该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具有可更换拉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特别是一种可更换拉片的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
技术介绍
2008年2月27日授权公告的第200720048785. 5号中国技术专利揭示一种象鼻式拉链头,该拉链头包括一拉柄、一拉头底座和一拉头象鼻。该拉头底座上表面前端成型有一凸起块,该拉头底座上表面后端成型有一夹槽。该拉柄穿扣于该拉头象鼻内。该拉头象鼻的前端铰接于该拉头底座的凸起块上,该拉头象鼻的后端插扣于该拉头底座的夹槽内,从而使该拉柄无法脱离该拉链头。然而,由于该拉柄无法脱离该拉链头,使得该拉链头无法更换拉柄,这就限制了该拉链头使用的寿命和可能使用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更换拉片的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一种拉头滑块,包括滑块体及拉片挡块,该滑块体包括上翼板,该拉片挡块的一端与该滑块体的上翼板连接,该拉片挡块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该上翼板对应该连接部设有锁扣部,还包括扣接件,该锁扣部对应该扣接件设有收容孔,该扣接件包括弹簧及至少一个扣接块,该弹簧的一端抵接在该收容孔内,该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该扣接块,使该扣接块伸出该收容孔与该拉片挡块的连接部相扣合。一种拉链头,包括拉片、滑块体及拉片挡块,该拉片套置在该拉片挡块上,该滑块体包括上翼板,该拉片挡块的一端与该滑块体的上翼板连接,该拉片挡块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该上翼板对应该连接部设有锁扣部,还包括扣接件,该锁扣部对应该扣接件设有收容孔,该扣接件包括弹簧及至少一个扣接块,该弹簧的一端抵接在该收容孔内,该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该扣接块,使该扣接块伸出该收容孔与该拉片挡块的连接部相扣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拉头滑块通过将该扣接件收容在该上翼板锁扣部的收容孔内,利用该弹簧向外抵顶该扣接块,使得该扣接块伸出该收容孔与该拉片挡块的连接部相扣合。操作时,只需要向内抵压该扣接块即可以打开该拉片挡块,实现拉片的拆卸和更换, 从而使该拉链头具有可更换拉片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拉链头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拉链头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拉链头中拉片挡块开启时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拉链头第二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拉链头的拉片挡块开启时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拉链头第三Ξ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沿图7中B-B线的剖视图。图9是图8所示拉链头的拉片挡块开启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的说明拉链头100、100a、IOOb 导柱31拉片10上翼板32拉片挡块20、20a、20b下翼板34挡板22锁扣部36,36b连接部24,24b收容孔362,362b扣臂242收容段3622扣合孔2422挡止段3624定位臂244导向块364定位槽2442枢接块38>38a枢转部26>26a通孔382枢转臂262扣接件40、40b枢转孔2622弹簧42转动轴264扣接块44连接杆266头部442连接块268扣接杆444滑块体30、30a、30b固定圈4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拉链头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拉链头100包括一拉片10、一拉片挡块20、一滑块体30及一扣接件40。该扣接件40收容在该滑块体30中,该拉片10、 该拉片挡块20依次组装在该滑块体30上(如图2所示)。该拉片挡块20、滑块体30及扣接件40共同组成一拉头滑块。请参照图1,该拉片挡块20包括一挡板22、一连接部M及一枢转部26 (如图4所示)。该连接部M包括一对扣臂对2,该两扣臂242分别自该挡板22前端的两侧一体向下延伸成型,该两扣臂242在中部分别对应设有一扣合孔2422。该枢转部沈包括一对枢转臂 262及一转动轴沈4,该两枢转臂262分别自该挡板22后端的两侧一体向下延伸成型,该两枢转臂262在中部分别设有一枢转孔沈22。请参照图1,该滑块体30包括一上翼板32、一下翼板34、一导柱31、一锁扣部36 及一枢接块38。该上翼板32与该下翼板34的前端通过该导柱31连接,该上翼板32、该导柱31及该下翼板34组合形成一大致呈Y形的滑道供一拉链的两条链齿(图未示)通过。 该枢接块38对应该拉片挡块20的两枢转臂262在该上翼板32的顶面一体向上延伸成型, 该枢接块38在中部对应该两枢转臂262的枢转孔沈22设有一通孔382。该锁扣部36对应该拉片挡块20的两扣臂242在该上翼板32顶面一体向上延伸成型。该锁扣部36的中部横向贯穿设有一收容孔362,该收容孔362包括一收容段3622及与该收容段3622相邻的一挡止段36M,该收容段3622的内径大于该挡止段36M的内径。当该拉片挡块20被固定在该滑块体30上时,该收容孔362的中心线大致与该两扣合孔M22的中心线重合(如图 3所示)。请参照图1,该扣接件40用于与该拉片挡块20的连接部M相扣接,将该拉片挡块20固定在该滑块体30上(如图2所示)。该扣接件40包括一弹簧42、一对扣接块44 及一固定圈46。每一扣接块44呈阶梯轴结构,其包括一头部442及一扣接杆444。该扣接杆444的直径略小于该收容孔362的挡止段36M的内径,该头部442的直径大于该挡止段 3624的内径且小于该收容段3622的内径。该固定圈46套置在该扣接块44的扣接杆444 上(如图3所示),且该固定圈46可与该收容孔362的收容段3622实现过盈配合。这样, 该固定圈46就可固定在该收容孔362中以挡止该扣接块44的头部442(如图3所示)。请参照图1至图5,组装该拉链头100时,首先,将一扣接块44、该弹簧42及另一扣接块44依次收容在该锁扣部36的收容孔362中,使得一扣接块44的扣接杆444穿过该挡止段36M伸出该收容孔362,且该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该两扣接块44的头部442相抵接。接着,将该固定圈46装入该收容孔362的收容段3622中,使得另一扣接块44的头部442与该固定圈46相抵接并且该扣接块44的扣接杆444伸出该收容孔3 (如图3所示)。将该拉片10套置在该拉片挡块20上。然后,将该拉片挡块20的两枢转臂262套置在该枢接块38两侧,利用该转动轴264穿过该枢转部沈的两枢转孔沈22及该枢接块38 的通孔382,将该拉片挡块20的枢转部沈可转动地与该滑块体30的枢接块38枢接在一起 (如图4所示)。接着,向内挤压该两扣接块44,使该弹簧42收缩,当该两扣接块44完全缩进在该锁扣部36的收容孔362内后(如图5所示),逆时针转动该拉片挡块20,使该拉片挡块20与该上翼板32相抵接。此时,该两扣臂M2的扣合孔M22正对该两扣接块44的扣接杆444,该弹簧42将向外弹顶该两扣接块44,使该两扣接块44的扣接杆444从该收容孔362的两端伸出并伸入该拉片挡块20的两扣合孔M22中,与该两扣合孔M22相扣合, 从而将该拉片挡块20固定到该滑块体30上(如图2、图3所示)。同理,若要开启该拉片挡块20,可以向内挤压该两扣接块44,使该扣接块44完全收容在该收容孔362中,这样,顺时针转动该拉片挡块20就可开启该拉片挡块20,从而实现拆卸、更换拉片10。由以上叙述可知,该拉头滑块通过将该扣接件40收容在该上翼板32锁扣部36的收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秀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