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168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包括底板,穿设于底板中心的转动轴,由转动轴连接可相对底板旋转的转盘和带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其所述的底板沿边上设有连动齿带动转盘旋转运动,所述的底板底端设有调节顶板由螺钉固定,所述的调节顶板上端设有调节螺钉,调节顶板与转盘间设有调节座板,调节座板上活动连接有轴承,轴承外圈设有轴承套与转盘底部圆周面接触,轴承套上扣接有压板,所述的调节座板和轴承通过螺钉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精度高、节约能源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盘结构,特别是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转盘结构为悬臂梁支撑方式,在应用于卧式注塑机时,因经常要注塑大吨位的模具,其重量大,体积大,而转盘自身自重较大,会使得整个转盘的负载增大,这样的大负载会使转盘在竖直平面内产生偏斜,降低合模精度的同时还会降低转盘的使用寿命;一般现有的转盘旋转的分度结构都较为复杂,且形式很多样,零件加工量和装配量较多,还经常出现漏水的现象,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而转盘一般使用液压马达驱动旋转及配合液压控制回路,不仅控制的精度低,而且多次重复旋转定位精度不高,影响合模的精度,同时也会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度高、节约能源和使用寿命长的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包括底板、轴芯、转盘和驱动机构,转盘通过轴芯定位在底板上,沿转盘周边上设有连动齿,驱动机构设在底板上部与转盘的连动齿齿轮连动,其所述的底板下部设有调节顶板,调节顶板与转盘之间设调节座板,沿调节顶板设有若干竖向的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上端与调节座板相定位,调节座板上设有若干轴承,轴承外圈设有轴承套与转盘底部圆周面接触定位。上述的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所述的轴承套包设轴承于其内,轴承中心设有穿至调节座板内的轴承轴,轴承外侧面设有压板由螺丝连同轴承轴紧固在调节座板上。通过在轴承轴穿设的偏心螺丝与调节座板固定连接。上述的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所述的转盘盘周的外缘设有缩径的定位阶,定位阶的宽度与轴承厚度相适应,所述的转盘的定位阶定位在轴承上。实现对转盘径向和轴向承托和定位的技术效果。上述的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所述的调节顶板上侧边为与转盘相适的圆弧边, 轴承为三个沿圆弧边设置,其中中部的轴承与转盘轴垂直线相对设置、另两轴承对称设置在两侧。实现三个轴承形成均衡承托转盘的技术效果。上述的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所述的调节顶板与底板通过销钉固定连接,调节顶板设竖直螺孔设置调节螺钉于其中,调节座板设有与紧直螺孔相对的定位孔,调节螺钉上端部为圆柱面定位端定位在定位孔中。上述的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所述的转盘右下角沿边固定连接有油缸座,油缸座上设有油缸体,所述的油缸体包括中部设置的活塞杆,与活塞杆后端相连的斜块插销和两个设于油缸座上的检测开关,所述的活塞杆穿至油缸座底部,斜块插销与转盘上设置的斜块插槽相适应。上述的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转轴上套设的传动齿轮和下侧与传动齿轮齿合的过渡齿轮,所述的过渡齿轮与连动齿相齿合由伺服电机驱动带动转盘转动。上述的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所述的转动轴包括轴套和轴芯,所述的轴芯设于轴套内,轴套固定在底板上,其内设有上下支撑轴承、旋转密封件和循环管道,轴芯穿设转盘和底板与转盘固定连接,由上下支撑轴承支撑,所述的轴套内还设有液体排泄通道。上述的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所述的转盘表面设有铜管,前后端分别设有前后管接头,前管接头与循环管道相连,后管接头与设于转盘表面的分路块相连形成循环通道。 由四根铜管组成的内循环通道设计简单、方便,保证了整个冷却润滑系统的合理性。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将底板下端设置调节顶板,调节顶板与转盘间设置调节座板,调节座板上设置轴承顶起转盘则可调节校正转盘因负重产生的竖直偏斜,保证了转盘在转动过程中不发生偏斜而导致的漏水漏油现象。调节座板上设置轴承通过螺丝固定于底板,螺丝有一定量的直线移动距离,而调节座板与调节顶板平面间无接触,下侧设有调节螺钉可旋转向上顶起调节座板,实现活动调节,结构简单、拆装简便的的技术效果;将油缸体内的活塞后部充液后,推动活塞杆,将斜块插销推入插槽,对旋转的转盘进行止动定位,当活塞前部充液后,将斜块插销退出插槽,转盘又可启动旋转,保证了操作简单;将驱动机构改用伺服电机带动转盘结构,由感应开关和检测开关检测出的数字信号以及相应的动作控制程序,保证了快速、精准的控制系统;将支撑轴承设置为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大承载轴承,保证了支撑刚性高和稳固性好;将冷却水通入轴套和轴芯中加工的孔和环槽,可随转盘旋转接通模具中的液体循环通道,在轴套内设有液体排泄通道,同时可将因旋转密封件长期磨损而渗漏的微量液体排出,保证了转盘结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述,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转动轴的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底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底板,2为转动轴,21为轴套,22为轴芯,23J4为上下支撑轴承,25为旋转密封件,26为循环管道,27为液体排泄通道,3为转盘,3a为定位阶,31为铜管,32为前管接头,33为后管接头,34为分路块,4为驱动机构,41为伺服电机,42为传动齿轮,43为过渡齿轮,5为连动齿,6为调节顶板,7为调节座板,8为调节螺钉,9为轴承,91为轴承套,92 为轴承轴,93为压板,10为压块,11为油缸座,12为油缸体,121为活塞杆,122为斜块插销, 123、124为检测开关,125为斜块插槽,13为感应开关。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 5所示,一种注塑机动模板转盘结构,包括底板1、轴芯2、转盘3、驱动机构4,转盘3通过轴芯2定位在底板1上,沿转盘3周边上设有连动齿5,驱动机构4设在底板1上部与转盘3的连动齿5齿轮连动,其中底板1下部设有调节顶板6,调节顶板6与转盘3之间设调节座板7,沿调节顶板6下边设有若干竖向的调节螺钉8,调节螺钉8上端与调节座板7相定位,调节座板7上设有轴承9,轴承9外圈设有轴承套91与转盘3底部圆周面接触定位。转盘3盘周的外缘设有缩径的定位阶3a,定位阶3a的宽度与轴承9厚度相适应, 转盘3的定位阶3a定位在轴承9上。实现对转盘3径向和轴向承托和定位的技术效果。调节顶板6上侧边为与转盘3相适的圆弧边,轴承9为三个沿圆弧边设置,其中中部的轴承9与转盘3轴垂直线相对设置、另两轴承9对称设置在两侧。调节顶板6与底板1通过销钉固定连接,调节顶板6设竖直螺孔设置调节螺钉8 于其中,调节座板7设有与紧直螺孔相对的定位孔,调节螺钉8上端部为圆柱面定位端定位在定位孔中。轴承套91包设轴承9于其内,轴承9中心设有穿至调节座板7内的轴承轴92,轴承9外侧面设有压板93由螺丝94连同轴承轴92紧固在调节座板7上,螺丝94偏心设置在轴承轴92中。调节顶板6与底板1通过垂直方向的销钉固定连接,调节顶板6设竖直螺孔设置调节螺钉8于其中,调节座板7设有与紧直螺孔相对的定位孔,调节螺钉8上端部为圆柱面定位端定位在定位孔中。使螺丝可小距离移动调节,一般在使用时在调节座板7上设置三个轴承9与转盘3圆周边相适应接触,当右旋调节螺钉8时,可向上顶起调节座板7,传力于轴承9,顶起转盘3则可调节校正转盘3因负重产生的竖直偏斜,保证了转盘3在转动过程中不发生偏斜而导致的漏水漏油现象。转盘3右下角沿边固定连接有油缸座11,油缸座11上设有油缸体12,所述的油缸体12包括中部设置的活塞杆121,与活塞杆121后端相连的斜块插销122和两个设于油缸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李青王安德曹家军唐海波张文君张慧郭润璋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