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咐-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163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由风罩、进气管、排气管、抽风机、吸附剂载体和催化转化器等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附剂吸附油烟污染物,吸附饱和后再进入催化转化器催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后排出,除油效率达到国家最新油烟排放标准,解决了油烟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工作噪声低,运行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非常适合家用或者中、小型酒店、餐厅使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油烟净化
,具体是指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餐饮业的油烟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期困扰着许多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烹饪食品所产生的油烟成分比较复杂,一般的食用油和食品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产生大量的热氧化分解产物,其中部分分解产物以烟雾形式散发到空气中,形成油烟。在食品烹调过程中,油烟的形成途径主要为油脂以及食品本身所含脂质的热氧化分解;食品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等发生米拉德反应;上述反应的中间或者最终产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二次反应产物。油烟成分复杂,主要有醛、酮、烃、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物、酯、内酯以及杂环化合物等。此外,油烟中还含有Bap、挥发性亚硝酸、杂环胺类化合物等致癌物质。中国居民素有高温烹调的传统习惯,烹调所产生的油烟污染十分严重。传统上的厨房油烟处理方法,一直集中在室内通风上,如厨房内设排气扇、排油烟机等方法。良好的通风对减低污染是有效的,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只是把厨房内产生的油烟不加处理的直接排到大气中,而这些油烟仍会严重地污染环境并危害人体的健康。目前,国内、外的油烟处理技术主要有惯性分离、静电沉积、过滤及洗涤等几种,但这些技术都存在净化效率不高、设备维护困难、运行费用高以及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使之长期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厨房油烟的收集及催化净化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且成本低、易维护的环保型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进气管、排气管、抽风机、吸附剂载体和催化转化器,其中,进气管与催化转化器的前端相连接,排气管与催化转化器的后端相连接,在催化转化器的前端还固定附着有吸附剂的载体,排气管还与抽风机相连接。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技术,在进气管的端口可以安装有风罩;在进气管、排气管与催化转化器的连接处可以分别安装导流管;在催化转化器的进气方向可以安装隔油网,在其底部可以安装集油槽;在催化转化器的外部可以装有加热保温层;加热保温层由电热丝构成,并外接电开关;在导流管中可以安装由同心圆隔板组成的导流板;催化转化器由壳体和涂有催化剂的蜂窝陶瓷载体相互连接构成;在蜂窝陶瓷载体中还置有一个气体通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以安装在厨房原有的抽油烟机的风管或者烟道内,也可以直接利用原有的风机,安装十分简便。2.本技术利用吸附剂吸附油烟,再通过催化转化器处理,除油效率可达90%以上,并达到了国家最新的厨房油烟排放标准。3.油烟经本技术处理后可以直接排出,油烟物质被催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彻底解决了油烟对大气的污染问题。4.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适当,压降不高,结构紧凑,工作噪声低,运行维护方便,安装、拆卸及清洗均很容易。5.本技术运行费用低,非常适合家用或者中、小型酒店、餐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的隔油网和集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催化转化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收集油烟的风罩3安装在厨房灶台1和灶炉2的上方,进气管4的一端与风罩3相连,另一端通过导流管5和隔油网6与催化转化器7相连接,催化转化器7通过另一端的导流管11与排气管12、变频抽风机13相连接。在催化转化器7的前端固定附着有吸附剂的载体20,吸附剂可以选用海绵石墨类或者岩绵类吸附剂。隔油网6的底部安装有抽屉式集油槽8,催化转化器7的外部固定有加热保温层9和电开关10。在导流管5和11中安装有由同心圆隔板组成的导流板18。如图3所示,催化转化器7由壳体14和涂有催化剂的蜂窝陶瓷载体15组成,在蜂窝陶瓷载体15中有一个气体通道16,加热保温层9由电热丝17构成,并外接电开关10,在加热保温层9的缝隙中加入玻璃棉19。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可以选用由质量百分比为5%的CuO、5%的NiO、5%的CoO、25%MnO2、2%的Cr2O3、2%的BaO、3%的Fe2O3、2%的CaO、40%的γ-Al2O3、10%的CeO、1%的Pd组成。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隔油、吸附、脱附和催化转化以及排气五个工序。使用时,先打开电开关10,将加热保温层9预热到200~600℃,可将电开关10关闭,然后开启抽风机13。由厨房灶炉2产生的油烟被风罩3收集,经进气管4和导流管5进入吸附剂载体20。在吸附剂载体20之前的隔油网6截留一部分大的油粒和固体、液体杂质,以减轻后续工序的负荷,并防止吸附剂载体20被大的颗粒物堵塞,截留的杂质流入集油槽8,集油槽8设计成可装卸的抽屉式,方便清除沉淀物和进行清洗。吸附剂采用特殊的有较高吸附性能的物质,单位重量吸附剂具有很大的吸附量,且该吸附剂有较长的再生周期,成本较低。当吸附剂达到饱和时,将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油烟污染物进行脱附,进入催化转化器7。在催化转化器7中,含油烟气体发生催化净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转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维持其所需的催化温度及完成催化转化反应后吸附剂的再生热能,催化转化器7外的加热保温层9起保温作用,加热保温层9中的玻璃棉19,也用来保持反应的温度。在蜂窝陶瓷载体15中的气体混合通道16,可以使含油烟气体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反应后,通过混合再进行后一段时间的反应,从而充分利用催化剂节约成本,同时也使气体反应更充分。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导流管11、排气管12直接排到大气中。导流管5和11中的导流板18用来使气体布气均匀,更好地进行催化转化。由于油烟被直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对大气的污染。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进气管(4)、排气管(12)、抽风机(13)、吸附剂载体(20)和催化转化器(7),其中,进气管(4)与催化转化器(7)的前端相连接,排气管(12)与催化转化器(7)的后端相连接,在催化转化器(7)的前端还固定附着有吸附剂的载体(20),排气管(12)还与抽风机(1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催化转化器(7)由壳体(14)和涂有催化剂的蜂窝陶瓷载体(15)相互连接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进气管(4)的端口可以安装有风罩(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催化转化器(7)的外部可以装有加热保温层(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催化转化器(7)的进气方向可以安装隔油网(6),在其底部可以安装集油槽(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进气管(4)、排气管(12)与催化转化器(7)的连接处可以分别安装导流管(5)和(1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蜂窝陶瓷载体(15)中还置有一个气体通道(16)。8.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油烟抽排净化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进气管(4)、排气管(12)、抽风机(13)、吸附剂载体(20)和催化转化器(7),其中,进气管(4)与催化转化器(7)的前端相连接,排气管(12)与催化转化器(7)的后端相连接,在催化转化器(7)的前端还固定附着有吸附剂的载体(20),排气管(12)还与抽风机(1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代启刘仰增瞿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威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