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纪考专利>正文

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163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过滤层位于池槽下部,进水口位于池槽上部,出水管位于池槽过滤层下方。过滤层为多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粗滤网层、细砂粒层、细滤网、细砂层、碎石子层、微细孔滤水管。出水管壁上部开有清水进口,微细孔滤水管与出水管呈平面铺设,微细孔滤水管的开口端从清水进口伸入出水管。污水流经过滤层后,清水从出水管排出。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单位占地面积过滤能力大,过滤效果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特别是将污水回收处理的过滤装置。随着工业排放污水对环境污染的加剧,污水治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已摸索出许多封闭式回收利用污水的方法,如楼梯式沉淀池、过滤池等等,但由于其结构和过滤层的设置不合理,故虽然投资大,但过滤效果较差。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有些过滤池甚至失去过滤作用而被迫停止使用,污水污染问题仍不能得以有效地解决。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组成中包括池槽、进水口、出水管、过滤层,过滤层位于池槽下部,进水口位于池槽上部、过滤层的上方,出水管位于池槽过滤层下方。过滤层为多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粗滤网层、细砂粒层、细滤网、细砂层、碎石子层、微细孔滤水管。污水由进水口流入池槽后,自上而下依次流经上述过滤层,过滤后的清水从出水管排出,以便回收利用。上述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所述微细孔滤水管及池槽底部的出水管呈平面铺设,在出水管壁的上部开有清水进口,微细孔滤水管的开口端从清水进口伸入出水管。过滤后的清水从微细孔滤水管开口端部经由清水进口汇集至出水管后流出池槽。上述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所述池槽底部设有反冲洗水管,过滤层上方设有反冲洗排污管;上述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可由池壁将池槽分割为两个,两并列池槽交替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单位占地面积过滤能力大,过滤效果好,特别适于造纸、化工、皮革、电力等污水的回收利用,无污染,可节水8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A剖面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的组成中包括池槽(1)、进水口(2)、出水管(3)、过滤层,池槽(1)可被池壁(4)分割为两个,过滤层位于池槽下部,进水口(2)位于池槽上部、过滤层的上方,污水经进水管(14)流入集水渠(15)后,再从进水口(2)流入池槽(1),以减少池槽内污水的紊流流动。出水管(3)位于池槽过滤层下方。过滤层为多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粗滤网层(5)、厚度约为1cm的细砂粒层(6)、细滤网(7)、厚度约为30cm、粒度为100-200目的细砂层(8)、粒径约5mm、厚度约10cm的碎石子层(9)以及呈平面铺设的微细孔滤水管(10),该管的内、外径分别为28cm和38cm。还可视所处理、回收污水性质的不同,在细砂粒层(6)中加入适量白灰。污水流入池槽(1)后,自上而下依次流经上述过滤层,同时,不同粒径的固体污物被相应滤层滤出。池槽底部的出水管(3)与微细孔滤水管(10)呈平面铺设。在出水管(3)壁的上部开有清水进口(11),微细孔滤水管(10)的开口端可伸入出水管(3)的清水进口(11)中,过滤后的清水从微细孔滤水管(10)的开口端部经由清水进口(11)汇集至出水管(3)后流至贮水池,再由水泵抽走。为防止本技术的各过滤层在使用过程中被所滤出的固体污物堵塞,保证污水回收处理质量和效率,除定期清除粗滤网层(5)上所积大颗粒污物之外,可将两并列池槽交替冲洗、使用,定期打开池槽底部的反冲洗水管(12),利用高压清水自下而上冲洗过滤层,冲洗后的污水从过滤层上方的反冲洗排污管(13)中排出。还可根据回收工艺需要,设置结构及工艺流程与本技术相同的二级回收处理装置,以提高污水处理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组成中包括池槽(1)、进水口(2)、出水管(3)、过滤层,过滤层为多层结构,位于池槽下部,进水口(2)位于池槽上部、过滤层的上方,出水管(3)位于池槽(1)过滤层下方,其特征在于过滤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粗滤网层(5)、细砂粒层(6)、细滤网(7)、细砂层(8)、碎石子层(9)、微细孔滤水管(1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孔滤水管(10)及池槽(1)底部的出水管(3),呈平面铺设,出水管(3)壁上部开有清水进口(11),微细孔滤水管(10)的开口端从清水进口(11)伸入出水管(3)。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槽(1)底部设有反冲洗水管(12),过滤层上方设有反冲洗排污管(13)。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槽(1)由池壁(4)分割为两个并列的水槽。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之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槽(1)由池壁(4)分割为两个并列的水槽。专利摘要一种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过滤层位于池槽下部,进水口位于池槽上部,出水管位于池槽过滤层下方。过滤层为多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粗滤网层、细砂粒层、细滤网、细砂层、碎石子层、微细孔滤水管。出水管壁上部开有清水进口,微细孔滤水管与出水管呈平面铺设,微细孔滤水管的开口端从清水进口伸入出水管。污水流经过滤层后,清水从出水管排出。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单位占地面积过滤能力大,过滤效果好。文档编号B01D35/027GK2367376SQ99209060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纪考, 王纪满 申请人:王纪考, 王纪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回收处理过滤装置,组成中包括池槽(1)、进水口(2)、出水管(3)、过滤层,过滤层为多层结构,位于池槽下部,进水口(2)位于池槽上部、过滤层的上方,出水管(3)位于池槽(1)过滤层下方,其特征在于过滤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粗滤网层(5)、细砂粒层(6)、细滤网(7)、细砂层(8)、碎石子层(9)、微细孔滤水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纪考王纪满
申请(专利权)人:王纪考王纪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