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自动过滤器存在结构复杂、生产制造工艺流程长、设备占地面 积大、滤速慢、净化效果差的问题,而且其运行成本较大、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全自动过滤器存在结构复杂、生产制 造工艺流程长、设备占地面积大、滤速慢、净化效果差、运行成本较大、维 护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动力全自动过滤设备。本技术包含壳体l、净水出口管2、自动反洗管4、进水管5、伞形隔板6、通水管7、滤头9、自 动虹吸破坏管10、滤料14、泻水管16、高位水箱18和净水水箱19,伞形隔 板6固定在壳体1内的中部,伞形隔板6上部的壳体1内为净水区3,伞形 隔板6下沿以下的壳体1内为滤料区8,伞形隔板6下沿至伞形隔板6的顶 部之间为布水区13,滤头9设置在壳体1内的底部,通水管7的下端与滤头 9的上端固定连接,通水管7的上端与伞形隔板6固定连接,通水管7的上 端与净水区3相连通,自动反洗管4的第一端12与伞形隔板6的顶部固定连 接,自动反洗管4的第一端12与布水区13相通,自动反洗管4的第二端17 与大气相通,进水管5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进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全自动过滤设备,它包含壳体(1)、净水出口管(2)、自动反洗管(4)、进水管(5)、伞形隔板(6)、通水管(7)、滤头(9)、自动虹吸破坏管(10)、滤料(14)、泻水管(16)、高位水箱(18)和净水水箱(19),其特征在于伞形隔板(6)固定在壳体(1)内的中部,伞形隔板(6)上部的壳体(1)内为净水区(3),伞形隔板(6)下沿以下的壳体(1)内为滤料区(8),伞形隔板(6)下沿至伞形隔板(6)的顶部之间为布水区(13),滤头(9)设置在壳体(1)内的底部,通水管(7)的下端与滤头(9)的上端固定连接,通水管(7)的上端与伞形隔板(6)固定连接,通水管(7)的上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景斌,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侯景斌,李海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