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挥发性提取介质的循环搅拌超声破碎浸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0857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适用于挥发性提取介质的循环搅拌超声破碎浸提装置,包括塔体、中心管、超声波发生器和搅拌控制装置,中心管同心地位于塔体之中,超声波发生器的超声探头从塔体底端伸进中心管内,搅拌控制装置中的推进式搅拌桨由塔体上端伸入中心管内,温度控制仪的温度探头和加热管伸进塔体中,进料斗斗颈上套有冷凝管,该装置简单,提取温度可调,并可串联使用,实现间歇或连续提取,提取率高,并解决了该领域无高效、易于放大提取装置的空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药用植物有效成份提取的破碎浸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挥发性提取介质的循环搅拌超声破碎浸提装置。由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大多属细胞内产物,提取时往往需要将细胞进行破碎,以使其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快速、高效地进入提取介质,然后再对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制得含药用有效成分的制品。现有的机械或化学破碎方法均难于取得理想的破碎效果,化学破碎方法由于破碎过程中伴有化学反应,容易造成被提取物结构性质等变化而失去活性,机械破碎方法又难于将细胞进行有效的破碎,而破碎不好又会造成有效成分产物在提取介质中扩散缓慢,增加提取时间,影响提取收率,增加成本。将超声波用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其作用不但可以有效地将细胞破碎,促进细胞内物质释放,同时其具有的振动作用还强化了溶质的扩散和传递,而且料液对超声波能量的有效吸收提高了料液温度,而有利于药用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比如将超声波用于淀粉的降解,可显著增加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保留明显的淀粉特征;应用超声波破碎从大黄中提取蒽醌类成分,超声波破碎处理10分钟总提取率可达95.25%,处理20分钟总提取率可达99.82%,而用常规的煎煮法提取,煎煮3小时总提取率仅为63.27%,用纸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两种方法提取得到的产物进行分析表明超声波破碎提取对药用产物结构无任何影响(郭孝武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19(3),89-90);从黄连根茎中提取黄连素时,分别对超声波破碎提取的时间、超声波频率及硫酸浓度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20kHz超声波破碎提取30分钟与浸泡法浸泡提取24小时的提取率相同(8.12%),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两种提取产物进行测试表明超声波对黄连素结构无影响(郭孝武等,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73-675);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从槐米中提取芸香甙和用热碱提取—酸沉淀法比较,超声破碎提取无须加热,只须用频率20kHz的超声波对提取液处理30分钟,提取率便可提高47.6%(郭孝武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24(1),50-52);将超声波破碎用于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的常规碱性浸泡工艺中,超声破碎提取30分钟所得到的小檗碱提取率比碱性浸泡24小时高50%以上(郭孝武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25(1),47-49)。海洋面积辽阔,生存环境特异,海洋植物特别是藻类植物不仅来源丰富,而且具有一些陆地植物所没有的医药用途。但目前超声波技术在海洋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还较少。盐藻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从盐藻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首要条件是将盐藻破碎,使β-胡萝卜素能够快速、高效地进入提取介质中(路德明等,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2,22(3),18-22)。在20℃条件下,分别采用超声波为30kHz、150V,46kHz、105V,46.4kHz、107V,48.2kHz、109V对盐藻进行破碎提取,通过显微镜观察记数得到盐藻的完全破碎率可达87%。藻胆体是某些藻类的捕光色素,藻胆体的光谱性质不仅反映了其组成和结构特征,而且还可以反映藻类物种的差异和进化地位。研究藻胆体的光谱性质必须得到完整的藻胆体。采用化学及机械破碎方法均不能从龙须藻中获得理想的藻胆体时,采用频率为20-50kHz,电压为60V超声波破碎处理10分钟便可将龙须菜细胞打破,露出内囊体,然后将藻胆体从内囊体膜上振动下来(路德明等,应用声学,1997,16(1),47-48),而得到完整的藻胆体。由此可以看出,超声波破碎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中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大都沿用常规的煎煮法、渗滤法、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及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但在现有的提取方法中,一直没有易于放大、高效的提取装置可供使用。近年来,在实验室中有将超声波破碎技术用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尝试。其具体做法是将超声波探头直接放入装有药用植物提取料液的容器中,用超声波探头产生的超声波破碎植物细胞。但这种将超声波探头直接放入装有药用植物提取料液容器中的提取装置存在着超声场作用范围小,超声波有效利用率低,并仅限于实验室中小规模间歇式提取操作,难于进行工程放大,尤其仅仅适用于提取介质为非挥发性,从而限制了超声波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广泛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用挥发性提取介质提取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产中无易于放大、高效的装置可供使用的缺陷,克服目前实验室中将超声波探头直接放入装有药用植物提取料液的容器中的最原始超声强化提取存在的超声场作用范围小,超声场有效利用率低,难于工程放大和只能进行实验室的小规模间歇式操作等缺陷,从工程放大的角度,提供一种可供工业化生产的适用于挥发性提取介质的循环搅拌超声破碎浸提装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挥发性提取介质的循环搅拌超声破碎浸提装置主要包括塔体、中心管、超声波发生器和搅拌控制装置,管壁上设有微循环孔的中心管同心地位于塔体之中,中心管上、下端分别与塔体上、下端之间留有间隙,超声波发生器的超声波探头从塔体底端伸进并位于中心管内,由搅拌控制装置控制的推进式搅拌桨由塔体上端伸入并位于中心管内,塔体上部一侧进料口上安装带密封盖的液、固进料斗,塔体上部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本技术还包括温度控制仪,温度控制仪的温度探头和加热管分别位于中心管之外的塔体中,为了防止提取介质挥发和促进提取介质回流,还可于液、固进料斗的斗颈上套有冷凝管,冷凝管上、下端分别设有冷凝水出口和冷凝水进口,中心管支架将中心管同心地固定在塔体中。使用时,将经粉碎的药用植物固体颗粒原料和挥发性液体提取介质分别由液、固进料斗经进料口加入塔体内,开动搅拌控制装置带动推进式搅拌桨推动提取料液沿中心管向下流动,再分别由中心管与塔底的环隙中流出,转换方向,沿塔体与中心管之间的环隙向上流动,再由推进式搅拌桨推动沿中心管向下流动,形成循环流动,达到循环超声破碎提取的目的。为了防止提取介质挥发和促进提取介质回流,还可于液、固进料斗的斗颈上套有冷凝管,冷凝管上、下端分别设有冷凝水出口和冷凝水进口,中心管支架将中心管同心地固定在塔体中。如果需要多级连续破碎提取,可将多个本技术的浸提装置串联使用,相邻两级装置之间设置高度差,固-液混合料液从上一级装置出料口流入下一级装置的进料口,便可实现多级连续循环超声破碎提取。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挥发性提取介质的循环搅拌超声破碎浸提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解决了目前用挥发性介质提取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产中没有易于放大、高效的提取装置可供使用的缺陷,同时克服目前实验室中最原始的将超声探头直接放入提取液容器中存在的超声场作用范围小,超声场有效利用率低,仅适用实验室小规模静态间歇式提取等问题,从工程放大的角度,提供一种可供工业化生产使用的适用于挥发性提取介质的循环搅拌超声破碎浸提装置,该浸提装置采用小功率超声即可破碎大量原料,同时还可进行多级连续破碎浸提,该装置可使提取介质不断循环流动,保证被提取产物在提取介质中的快速、均匀分散,从而增加目标产物从固体原料到液体提取介质间扩散的推动力,可缩短提取时间。由于采用超声波强化固体原料颗粒及植物细胞的有效破碎,通过浸提介质的循环流动使整个反应器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挥发性提取介质的循环搅拌超声破碎浸提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塔体、中心管、超声波发生器和搅拌控制装置,管壁上设有微循环孔的中心管同心地位于塔体之中,中心管上、下端分别与塔体上、下端之间留有环隙,超声波发生器的超声波探头从塔体底端伸进并位于中心管内,搅拌控制装置控制的推进式搅拌桨由塔体上端伸入并位于中心管内,塔体上部一侧进料口上安装带密封盖的液固进料斗,塔体上部另一侧上设有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兵王玉春欧阳藩闭静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