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后江专利>正文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8030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属于微型马达换向器自动组装设备;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装配质量稳定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设备。它包括机架;机架(6)上设有六工位转盘机构(4),在六工转盘机构上对应于各工位处设有上模组件(3),在机架(6)上四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胶圈送料器(1)和下模组件(2),在机架(6)上四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三个极片送料器(8)和三只机械手(9),在机架(6)上一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骨架送料器(5)。本发明专利技术装配的换向器不需对极片工作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因此能够大幅度延长微型马达的使用寿命;是一种理想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自动组装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马达装配机,尤其涉及一种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微型马达换向器由骨架、设在该骨架上的三片极片、以及套在所述三片极片上将其压紧在骨架上的胶圈构成;其装配工艺通常都是先将极片组装在骨架上,然后再将胶圈压套在极片上。由于极片工作表面有贵金属层,在装配过程中胶圈容易损伤极片工作表面的贵金属层而影响微型马达的电气及机械性能,因此在马达组装之前常常需要对换向器工作表面进行抛光;不仅工序繁杂、而且还会影响微型马达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装配质量稳定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六工位转盘机构,在该六工转盘机构上对应于各工位处设有上模组件,在机架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胶圈送料器和下模组件,在机架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三个极片送料器和三只机械手,在机架上靠近一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骨架送料器;其中六工转盘机构由固定在机架上的主轴、套装在该主轴上的棘轮、套装在该棘轮上的齿轮、固定在该齿轮上的棘爪机构、固定在棘轮上的转盘、固定在主轴上的固定盘、设在该固定盘上的定位机构、固定在该固定盘一号和四号工位处的第一气缸、与该第一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顶杆、固定在该固定盘上的第二气缸、与该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并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构成,所述棘爪机构由设在齿轮上的棘爪、固定在该齿轮上的第一弹簧座、设在该第一弹簧座与所述棘爪之间的第一弹簧构成,所述定位机构由固定在固定盘上的第三气缸、与该第三气缸活塞杆连接并可插入设在转盘各工位处定位孔中的定位杆构成;上模组件由固定在转盘上对应于各工位处的上模、插装在各上模中的芯轴、套在该芯轴的第二弹簧构成;胶圈送料器由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的胶圈料盘、固定在支架上与该胶圈料盘出口对接的胶圈滑道、固定在该胶圈滑道出口端的第一限位钢丝、以及固定在胶圈料盘背面的电磁铁构成;下模组件由固定在机架上的第四气缸、与该第四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横拖板、固定在该横拖板上的立导轨和第五气缸、设在所述立导轨上并与该第五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立拖板架、固定在该立拖板架顶端的下模、通过下活塞杆固定在该立拖板架上的双行程气缸、与在该双行程气缸的上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座、设在该第二弹簧座中并穿过下模向上伸出的下模芯轴、以及设在第二弹簧座中将该下模芯轴顶紧的第三弹簧构成;极片送料器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垫板、固定在该垫板上的极片振盘、通过直振设在垫板上并与该极片振盘出口对接的极片滑道、固定在垫板上且顶部设有异形定位孔的极片定位座、固定在该极片定位座上从侧面与所述异形定位孔连通的极片吸管构成,异形定位孔与极片滑道的出口端连接;机械手由固定在机架上的第六气缸、与该第六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固定在该安装板上的调节螺母、安装在该调节螺母中的螺杆、与该螺杆固定连接的导轨、固定在该导轨上的第七气缸、设在导轨上并与该第七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进给拖板、固定在该进给拖板上的第八气缸、设在进给拖板上并与该第八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开合推板、固定在进给拖板上的固定夹、与该固定夹铰接的活动夹构成,开合推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活动夹通过插装在该第一滑槽中的第一拨销与开合推板活动连接;骨架送料器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底板、固定该底板上的骨架振盘和导向座、固定在该导向座上且顶部设有定骨架位孔的骨架定位座、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九气缸、与该第九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线性轴承座、插装在该线性轴承座中可插入所述骨架定位孔中的送料针、固定在线性轴承座上的第十气缸、将该第十气缸活塞杆与送料针固定连接的升降块、固定在骨架振盘出口的第二限位钢丝、以及固定在骨架定位座上与定位孔连通的骨架吸管构成,导向座一端与骨架振盘的出口对接、另一端与骨架定位座的定位孔连接。转盘的下方对应于六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脱模机构,该脱模机构由固定在固定盘上的脱模座、固定在该脱模座上的导向杆、套装在该导向杆上设有脱模块的滑块、固定在脱模座上通过活塞杆与该滑块固连的第十一气缸构成。在所述脱模机构的下方设有落料分类机构,该落料分类机构由铰接在机架上的翻板和第十二气缸、固定在该第十二气缸活塞杆上设有第二滑槽的接头、一端设在所述第二滑槽中另一端穿过设在机架墙板上的弧形滑槽与翻板连接的第二拨销、固定在翻板下方的两块滑料板构成。机架上固定有光杆,立导轨套装在该光杆上。主轴上固定有出口对准下模组件的吹气管。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能够首先将胶圈定位在夹具中(即最先装胶圈);然后再将三组极片都同时放入胶圈内孔装配定位,此时由于没有装骨架,所以在同时装配三组极片时不存在径向张力,极片外圆表面与胶圈之间就不存在摩擦力,从而不会破坏极片外圆工作表面;最后压入骨架时,由于胶圈与极片之间虽然也承受来自骨架组入时产生的径向力,但此时胶圈已经装配到位,与极片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所以不会对极片的工作外表面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不仅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装配质量稳定,而且装配完毕后不需对换向器极片工作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因此能够大幅度延长微型马达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俯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胶圈送料器的俯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胶圈送料器与下模组件的位置关系及结构示意图5是下模组件在套取胶圈时的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极片送料器的结构示意图7是图6的俯视图8是图7中的P处放大图9是本专利技术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与下模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A向视图11是图9中的T处放大图;图12是图10中的Q处放大图;图13是图10中的R处放大图;图14是图10中的S处放大图;图15是胶圈和极片定位在下模组件上的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骨架送料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与下模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俯视图;图19是图17中的W处放大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六工转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与下模组件、骨架送料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六工转盘机构的转盘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0中的A-A剖视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上膜组件与下膜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M是图23中的X处放大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脱模机构结构示意图,以及与上模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沈是本专利技术落料分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微型马达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观是图27中的右视图。图中胶圈送料器1 胶圈料盘1-1 第一限位钢丝1-2 胶圈滑道1-3 支架1-4电磁铁1-5下模组件2下模2-1下模芯轴2-2第三弹簧2_3第二弹簧座2_4双行程气缸2-5 推板2-6第五气缸2-7 横拖板2-8 第四气缸2_9 光杆2_10 立拖板架2-11立导轨2-12上模组件3上模3-1芯轴3_2第二弹簧3_3六工位转盘机构4转盘4-1 定位杆4-2顶杆4-3 固定盘4-4第一气缸4_5连接快4_6第三气缸4-7 齿轮4-8 棘轮4-9 齿条4-10 第二气缸4_11 主轴4_12 吹气管4_13棘爪4-14第一弹簧4-15第一弹簧座4-16定位孔4_17骨架送料器5骨架振盘5_1气缸支承板5-2底板5-3第九气缸5-4支承板5-5 线性轴承座5_6第十气缸5_7升降块5-8送料针5-9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5-9)、固定在线性轴承座(5-6)上的第十气缸(5-7)、将该第十气缸活塞杆与送料针(5-9)固定连接的升降块(5-8)、固定在骨架振盘(5-1)出口的第二限位钢丝(5-13)、以及固定在骨架定位座(5-10)上与定位孔连通的骨架吸管(5-11)构成,导向座(5-12)一端与骨架振盘(5-1)的出口对接、另一端与骨架定位座(5-10)的定位孔连接。1.一种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6)上设有六工位转盘机构(4),在该六工转盘机构上对应于各工位处设有上模组件(3),在机架(6)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胶圈送料器(1)和下模组件(2),在机架(6)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三个极片送料器(8)和三只机械手(9),在机架(6)上靠近一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骨架送料器(5);其中:六工转盘机构(4)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主轴(4-12)、套装在该主轴上的棘轮(4-9)、套装在该棘轮上的齿轮(4-8)、设在该齿轮上的棘爪机构、固定在棘轮(4-9)上的转盘(4-1)、固定在主轴(4-12)上的固定盘(4-4)、固定在该固定盘上的定位机构、固定在该固定盘一号和四号工位处的第一气缸(4-5)、与该第一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顶杆(4-3)、固定在该固定盘上的第二气缸(4-11)、与该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并与齿轮(4-8)啮合的齿条(4-10)构成,所述棘爪机构由设在齿轮(4-8)上的棘爪(4-14)、固定在该齿轮上的第一弹簧座(4-16)、设在该第一弹簧座与所述棘爪之间的第一弹簧(4-15)构成,所述定位机构由固定在固定盘(4-4)上的第三气缸(4-7)、与该第三气缸活塞杆连接并可插入设在转盘(4-1)各工位处定位孔(4-17)中的定位杆(4-2)构成;上模组件(3)由固定在转盘(4-1)上对应于各工位处的上模(3-1)、插装在各上模(3-1)中的芯轴(3-2)、套在该芯轴的第二弹簧(3-3)构成;胶圈送料器(1)由通过支架(1-4)固定在机架(6)上的胶圈料盘(1-1)、固定在支架(1-4)上与该胶圈料盘出口对接的胶圈滑道(1-3)、固定在该胶圈滑道出口端的第一限位钢丝(1-2)、以及固定在胶圈料盘(1-1)背面的电磁铁(1-5)构成;下模组件(2)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第四气缸(2-9)、与该第四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横拖板(2-8)、固定在该横拖板上的立导轨(2-12)和第五气缸(2-7)、设在所述立导轨上并与该第五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立拖板架(2-11)、固定在该立拖板架顶端的下模(2-1)、通过下活塞杆固定在该立拖板架上的双行程气缸(2-5)、与在该双行程气缸的上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座(2-4)、设在该第二弹簧座中并穿过下模(2-1)向上伸出的下模芯轴(2-2)、以及设在第二弹簧座(2-4)中将该下模芯轴顶紧的第三弹簧(2-3)构成;极片送料器(8)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垫板(8-7)、固定在该垫板上的极片振盘(8-1)、通过直振(8-2)设在垫板(8-7)上并与该极片振盘出口对接的极片滑道(8-3)、固定在垫板(8-7)上且顶部设有异形定位孔的极片定位座(8-5)、固定在该极片定位座上从侧面与所述异形定位孔连通的极片吸管(8-4)构成,异形定位孔与极片滑道(8-3)的出口端连接;机械手(9)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第六气缸(9-9)、与该第六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安装板(9-8)、固定在该安装板上的调节螺母(9-7)、安装在该调节螺母中的螺杆(9-6)、与该螺杆固定连接的导轨(9-11)、固定在该导轨上的第七气缸(9-5)、设在导轨(9-11)上并与该第七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进给拖板(9-12)、固定在该进给拖板上的第八气缸(9-4)、设在进给拖板(9-12)上并与该第八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开合推板(9-3)、固定在进给拖板(9-12)上的固定夹(9-1)、与该固定夹铰接的活动夹(9-2)构成,开合推板(9-3)上设有第一滑槽(9-13),活动夹(9-2)通过插装在该第一滑槽中的第一拨销(9-14)与开合推板(9-3)活动连接;骨架送料器(5)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底板(5-3)、固定该底板上的骨架振盘(5-1)和导向座(5-12)、固定在该导向座上且顶部设有骨架定位孔的骨架定位座(5-10)、固定在机架(6)上的第九气缸(5-4)、与该第九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线性轴承座(5-6)、插装在该线性轴承座中可插入所述骨架定位孔中的送料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后江张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段后江张瑞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