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液力缓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1373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置液力缓速器,包括固定在车辆车架上的固定支架、与液力缓速器两端突缘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由与车辆车架连接的固定体、相对所述固定体旋转的旋转体组成。所述固定体由缓速器壳体、经紧固元件固定在缓速器壳体上的定子叶轮和前端盖、固定在前端盖上的前油封座、固定在缓速器壳体上后油封座组成。所述旋转体由两端设有花键且的花键轴、分别套装在花键轴两端花键上的两个突缘、通过花键套装在花键轴上的转子叶轮、套装在花键轴上的胀圈座组成。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对零件制造工艺相对要求不高、成本低、重量轻、制动效率高、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转子叶轮将液体加速冲击定子叶轮而产生阻力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辅助制动的中置液力缓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液力缓速器均安装在变速箱上,并且部分变速箱没有与液力缓速器相匹配的安装接口,随着液力缓速器的广泛应用,还未出现安装于两传动轴之间的液力缓速器,因此限制了液力缓速器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对零件制造工艺相对要求不高、成本低、重量轻、制动效率高及安装方便的中置液力缓速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包括固定在车辆车架上的固定支架、与液力缓速器两端突缘连接的传动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由与车辆车架连接的固定体、相对所述固定体旋转的旋转体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体由缓速器壳体、经紧固元件固定在缓速器壳体上的定子叶轮和前端盖、固定在前端盖上的前油封座、固定在缓速器壳体上后油封座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盖上装有对置的圆锥滚子轴承,在对置的圆锥滚子轴承内圈之间设有隔套。作为优选所述对置的圆锥滚子轴承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布置。作为优选所述旋转体由两端设有花键的花键轴、分别套装在花键轴两端花键上的两个突缘、通过花键套装在花键轴上的转子叶轮、套装在花键轴上的胀圈座、密封轴套、 分别与转子叶轮联接的固定元件组成。作为优选所述胀圈座的外环槽内装有胀圈,胀圈座的侧边环槽内装有0型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⑴两个轴承直接安装在前端盖上,不需要加装新的轴承座,使得液力缓速器的总重减轻,同时轴承装配精度要求容易得到保证,制动效率大大提高,组装及装车方便。⑵轴承采用背对背的布置方式,增大支撑的可靠性,提高轴承寿命。⑶选用转子叶轮支承的中置液力缓速器,它的重量通过带缓冲的固定支架加在的大梁上,有效地分解了应力。⑷中置液力缓速器通过胀圈座上的胀圈降低轴承部位的油压,使得油封座上的油封能更好的密封,延长了油封的使用寿命。ω中置液力缓速器采用缓速器的工作液直接润滑轴承,大大的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效果和使用寿命。(6)中置液力缓速器结构紧凑,且缓速器各组成零件的加工工艺性较好,使得中置液力缓速器的总重减轻,制动效率大大提高,组装及装车方便。(7)中置液力缓速器的应用不受变速箱接口及变速箱周围安装空间的影响,也不会对变速箱造成任何危害,匹配应用更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置液力缓速器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固定体1缓速器壳体11定子叶轮12后油封座13六角头螺栓131前端盖14 前油封座15六角头螺栓151旋转体2花键轴21圆锥滚子轴承22隔套221转子叶轮 23胀圈座M胀圈Ml 0型密封圈对2突缘25密封轴套沈六角螺母27缓速器支架3六角头螺栓31控制阀总成4进气管41换热器总成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请参阅图1、图2所示,该安装在两传动轴之间的中置液力缓速器,包括固定在车辆车架上的固定支架(图中未示)以及该固定架内套设的与原车传动系的传动轴通过套装在转子叶轮总成两端的两突缘所连接的液力缓速器。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由与车辆车架 (图中未示)连接的固定体1、相对所述固定体1旋转的旋转体2组成。所述固定体1由缓速器壳体11、经六角头螺栓131固定在缓速器壳体11上的定子叶轮12和前端盖14、固定在前端盖14上的前油封座15、固定在缓速器壳体11上后油封座13组成。前油封座14通过六角头螺栓151固定在前端盖14上。所述前端盖14上装有对置的圆锥滚子轴承22,在对置的圆锥滚子轴承22内圈之间设有隔套221。所述对置的圆锥滚子轴承22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布置。所述旋转体2由两端设有花键的花键轴21,分别套装在花键轴21两端花键上的两个突缘25、通过花键套装在花键轴25上的转子叶轮23、套装在花键轴25上的胀圈座M、密封轴套26、分别与转子叶轮23联接的六角螺母27组成。所述胀圈座M的外环槽内装有胀圈Ml,胀圈座M的侧边环槽内装有0型密封圈M2。所述缓速器壳体11外侧设有缓速器支架3。其中缓速器支架3通过六角头螺栓 31固定在缓速器壳体11上;所述缓速器壳体11外侧设有控制阀总成4。其中控阀总成4 通过六角头螺栓31固定在缓速器支架3上,并通过进气管41与缓速器壳体11相联接;所述缓速器壳体11外侧设有换热器总成5。使用过程如下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旋转体2与传动轴(图中未示)连接在一起并与传动轴(图中未示)一起转动,固定体1和旋转体2之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当需要制动时,控制器(图中未示)根据司机指令作用脚踏板开关或者手拨开关的情况给控制总成 4信号,控制阀总成4控制压缩空气把工作液压入液力缓速器内腔,从而产生一个与传动轴转动方向相反的力矩,充分消耗车辆动能,起到减速的作用;工作液产生的大量热量在换热器中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热量由冷却水带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中置液力缓速器,包括固定在车辆车架上的固定支架、与液力缓速器两端突缘连接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由与车辆车架连接的固定体、相对所述固定体旋转的旋转体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由缓速器壳体、经紧固元件固定在缓速器壳体上的定子叶轮和前端盖、固定在前端盖上的前油封座、固定在缓速器壳体上后油封座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上装有对置的圆锥滚子轴承,在对置的圆锥滚子轴承内圈之间设有隔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的圆锥滚子轴承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由两端设有花键的花键轴、分别套装在花键轴两端花键上的两个突缘、通过花键套装在花键轴上的转子叶轮、 套装在花键轴上的胀圈座、密封轴套、分别与转子叶轮联接的固定元件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圈座的外环槽内装有胀圈,胀圈座的侧边环槽内装有0型密封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中置液力缓速器,包括固定在车辆车架上的固定支架、与液力缓速器两端突缘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由与车辆车架连接的固定体、相对所述固定体旋转的旋转体组成。所述固定体由缓速器壳体、经紧固元件固定在缓速器壳体上的定子叶轮和前端盖、固定在前端盖上的前油封座、固定在缓速器壳体上后油封座组成。所述旋转体由两端设有花键且的花键轴、分别套装在花键轴两端花键上的两个突缘、通过花键套装在花键轴上的转子叶轮、套装在花键轴上的胀圈座组成。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对零件制造工艺相对要求不高、成本低、重量轻、制动效率高、安装方便。文档编号F16D57/02GK202152812SQ201120273609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文光安, 闻维维, 黄斌 申请人: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置液力缓速器,包括固定在车辆车架上的固定支架、与液力缓速器两端突缘连接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液力缓速器由与车辆车架连接的固定体、相对所述固定体旋转的旋转体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闻维维文光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