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直流无刷轮毂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1266 阅读:8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永磁直流无刷轮毂电机,属于电机领域。现有电机存在的体积大、重量重、耗用材料多、燥音大且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特征是电机轴的右端通过右轴承固定在右端盖内侧,左端安装有平面轴承,并穿过左端盖上的中心孔,由安装于左端盖外侧的无齿行星减速器的三个行星轮夹紧固定,通过无齿行星减速器对电机进行大比率减速,实现了大扭矩输出;在外壳端盖上装有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无齿行星减速器的外圈通过钢针连接,内圈与外壳端盖固定连接,由钢针将无齿行星减速器的扭矩传递给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将扭矩传递给外壳使外壳旋转,只有当电机转速高于骑行速度时离合器才会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扭矩大、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领域,尤其与一种永磁直流无刷轮毂电机有关。
技术介绍
电动车、电动自行车以环保、安全、轻便等优点,己经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而作为电动自行车核心部件的电机,目前采用的均是体积大、重量重、耗用材料多、燥音大且效率低的电机,因电动车的能源来自电池,驱动电机的重量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续行里程,因此业界都希望能有一款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驱动电机,特别在欧美等国家,更是希望电动车看上去要像一辆自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电机存在的体积大、重量重、耗用材料多、燥音大且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扭矩大、效率高的驱动电机。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永磁直流无刷轮毂电机,包括电机定子、转子、右端盖、左端盖、电机轴、外壳、外壳端盖、左固定轴和右固定轴,转子中间压入电机轴,转子的外圆周槽上粘贴有转子磁钢,定子夹装于左、右端盖之间由左、右端盖固定,外壳套装于端盖外侧,右固定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外壳的轴孔,外壳端盖盖装于电机左侧,左固定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外壳端盖,外壳端盖与外壳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轴的右端通过右轴承固定在右端盖内侧,电机轴的左端安装有平面轴承,并穿过左端盖上的中心孔,由安装于左端盖外侧的无齿行星减速器的三个行星轮夹紧固定,通过无齿行星减速器对电机进行大比率减速,实现了大扭矩输出;在所述的外壳端盖上装有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无齿行星减速器的外圈通过钢针连接,内圈与外壳端盖固定连接,由钢针将无齿行星减速器的扭矩传递给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将扭矩传递给外壳使外壳旋转,只有当电机转速高于骑行速度时离合器才会合上,该结构可减少骑行时的阻力,通过以上新的结构,该轮毂电机实现了小体积、低耗电和高效率。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转子外圆上均勻粘有12片高能钕铁硼磁钢,定子内圆上均勻分布有18个磁极。本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其体积不到普通电机的三分之一,重量亦不到普通电机的三分之一,耗用的铜及钢材等不到普通电机的四分之一,而效率高达85%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电机轴;2、转子;3、转子磁钢;4、电机定子;5、右端盖;6、左端盖;7、无齿行星减速器;8、无齿行星减速器外圈;9、单向离合器;10、左固定轴;11、右固定轴;12、外壳;13、外壳端盖;14、钢针;15、平面轴承;16、右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机定子4、转子2、右端盖5、左端盖6、电机轴1、外壳12、外壳端盖13、左固定轴10和右固定轴11,电机定子4夹装于左端盖6和右端盖5之间,定子4的内圆上均勻分布有18个磁极,转子2中间压入电机轴1,转子2的外圆周槽上粘贴有12片高能钕铁硼磁钢3,电机轴1的右端通过右轴承16固定在右端盖5内侧,左端安装有平面轴承15,并穿过左端盖6上的中心孔,由安装于左端盖6外侧的无齿行星减速器7的三个行星轮夹紧固定,外壳12套装于端盖外侧,右固定轴11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外壳12的轴孔,外壳端盖13盖装于电机左侧,左固定轴10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外壳端盖13,外壳端盖13与外壳12固定连接;在外壳端盖13上装有单向离合器9,该单向离合器9的外圈与无齿行星减速器的外圈8通过钢针14连接,内圈与外壳端盖13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装配过程是首先将转子总成装入定子4内,压入己装好轴承的右端盖5,盖上左端盖6,用六个螺丝固定,用专用工具将无齿行星减速器7装在左端盖6上,装上两端的左固定轴10和右固定轴11,并将电线从右固定轴上穿出,装上己装好轴承和单向离合器9的外壳端盖13,拧上螺母,拧上己装好轴承的外壳12,拧上外螺母。适用性本技术作为电动自行车驱动电机,可以直接按装在前叉上,无需对自行车进行任何改动就能直接改装成电动车,将电机线接上控制器和电池就能直接驱动,由于该电机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能使电动车的综合性能大幅地提高,经过实地装车试验,一块36V10Ah电池的行驶里程比普通电机多行驶10公里以上。权利要求1.永磁直流无刷轮毂电机,包括电机定子(4)、转子(2)、右端盖(5)、左端盖(6)、电机轴(1)、外壳(12)、外壳端盖(13)、左固定轴(10)和右固定轴(11),转子(2)中间压入电机轴(1),转子(2)的外圆周槽上粘贴有转子磁钢(3),定子(4)夹装于左端盖(6)和右端盖(5)之间,外壳(12)套装于端盖外侧,右固定轴(11)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外壳(12)的轴孔,外壳端盖(13)盖装于电机左侧,左固定轴(10)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外壳端盖(13),外壳端盖(13)与外壳(1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1)的右端通过右轴承(16)固定在右端盖(5)内侧,电机轴(1)的左端安装有平面轴承(15),并穿过左端盖(6)上的中心孔,由安装于左端盖(6)外侧的无齿行星减速器(7)的三个行星轮夹紧固定;在所述的外壳端盖(13)上装有单向离合器(9),该单向离合器(9)的外圈与无齿行星减速器的外圈(8)通过钢针(14)连接,内圈与外壳端盖(13)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流无刷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2)外圆上均勻粘有12片高能钕铁硼磁钢(3),定子(4)的内圆上均勻分布有18个磁极。专利摘要永磁直流无刷轮毂电机,属于电机领域。现有电机存在的体积大、重量重、耗用材料多、燥音大且效率低的缺点。本技术主要特征是电机轴的右端通过右轴承固定在右端盖内侧,左端安装有平面轴承,并穿过左端盖上的中心孔,由安装于左端盖外侧的无齿行星减速器的三个行星轮夹紧固定,通过无齿行星减速器对电机进行大比率减速,实现了大扭矩输出;在外壳端盖上装有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无齿行星减速器的外圈通过钢针连接,内圈与外壳端盖固定连接,由钢针将无齿行星减速器的扭矩传递给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将扭矩传递给外壳使外壳旋转,只有当电机转速高于骑行速度时离合器才会合上。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扭矩大、效率高。文档编号H02K7/10GK202160085SQ201120247699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钧 申请人:浙江超级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永磁直流无刷轮毂电机,包括电机定子(4)、转子(2)、右端盖(5)、左端盖(6)、电机轴(1)、外壳(12)、外壳端盖(13)、左固定轴(10)和右固定轴(11),转子(2)中间压入电机轴(1),转子(2)的外圆周槽上粘贴有转子磁钢(3),定子(4)夹装于左端盖(6)和右端盖(5)之间,外壳(12)套装于端盖外侧,右固定轴(11)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外壳(12)的轴孔,外壳端盖(13)盖装于电机左侧,左固定轴(10)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外壳端盖(13),外壳端盖(13)与外壳(1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1)的右端通过右轴承(16)固定在右端盖(5)内侧,电机轴(1)的左端安装有平面轴承(15),并穿过左端盖(6)上的中心孔,由安装于左端盖(6)外侧的无齿行星减速器(7)的三个行星轮夹紧固定;在所述的外壳端盖(13)上装有单向离合器(9),该单向离合器(9)的外圈与无齿行星减速器的外圈(8)通过钢针(14)连接,内圈与外壳端盖(1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级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