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071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外壳,一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绝缘外壳具有顶壁、底壁、后壁及两相对的侧壁。一收容空间形成于顶壁、底壁、后壁及两侧壁之间。所述后壁中部开设一向后贯穿的收容槽,收容槽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一连通收容空间与收容槽的插接槽。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于收容槽的主体部及一从该主体部前端中部凸伸出且穿过插接槽而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部的舌部。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连接器凭借绝缘外壳取代现有的金属外壳从而可有效抑制该电连接器对通讯装置的天线功能的影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通讯装置中的电连接O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通讯装置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而与之配套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电连接器,已成为各种通讯装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应用于通讯装置中的电连接器一般包括有一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一金属壳体覆盖于绝缘本体的表面。该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会对设置于通讯装置内的天线产生电磁干扰,特别是当电连接器放置于天线附近时,从而影响天线的正常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可以有效抑制对通讯装置的天线功能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外壳,一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绝缘外壳具有顶壁、底壁、后壁及两相对的侧壁。一收容空间形成于顶壁、 底壁、后壁及两侧壁之间。所述后壁中部开设一向后贯穿的收容槽,收容槽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一连通收容空间与收容槽的插接槽。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于绝缘外壳的收容槽的主体部及一从该主体部前端中部凸伸出且穿过绝缘外壳的插接槽而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部的舌部。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内,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在所述舌部底侧的接触臂,接触臂的一端延伸形成的连接部及连接部的末端向与接触臂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焊接部,连接部固定在主体部内,焊接部露出于主体部底部。如上所述,本技术电连接器凭借绝缘外壳取代现有现有的金属外壳,可以有效抑制该电连接器对通讯装置的天线功能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绝缘外壳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组装的立体图。图6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纵向剖面图。图7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横向剖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电连接器 1绝缘外壳 103顶壁11底壁12后壁13收容槽131贯通槽132插接槽133侧壁14收容空间15卡持槽16容置槽17绝缘本体20主体部21卡持块211舌部22端子槽23导电端子30接触臂31连接部32焊接部33卡持件40固持部41插接部42金属片50基板51开口52止挡部53卡持部54导滑片55侧翼 56延伸片 5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外壳10、一绝缘本体20、若干导电端子30、两卡持件40及一金属片50。请参阅图3、图4,绝缘外壳10大致呈长方体状,具有顶壁11、底壁12、后壁13及两相对的侧壁14,一收容空间15形成于顶壁11、底壁12、后壁13及两侧壁14之间。两侧壁14分别开设有前后延伸且上下贯穿的卡持槽16,顶壁11两侧分别开设有贯穿顶壁11的容置槽17。后壁13的中部开设有一向后贯穿的收容槽131,收容槽131的底端中部向下开设有一向下向后贯穿的贯通槽132。收容槽131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一连通收容空间15与收容槽131的插接槽133。请参阅图3,绝缘本体20具有一长方体状的主体部21及一从该主体部21前端中部凸伸出的舌部22。舌部22下端开设有若干向后贯穿主体部21的端子槽23。主体部21 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卡持块211。请参阅图3,导电端子30具有一水平延伸的长条状的接触臂31,接触臂31的一端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连接部32,连接部32的末端向与接触臂31相反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焊接部33。卡持件40具有一矩形板状的固持部41及一从固持部41底端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插接部42。请参阅图3,金属片50具有一矩形状的基板51,基板5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前后延伸的开口 52,开口 52的后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止挡部53,开口 52的前端缘向后延伸并向上弯折凸起形成一弧形的卡持部讨。基板51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一向前倾斜的狭长的导滑片阳。基板51的两侧分别向外水平延伸形成两侧翼56,其中一侧翼56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片57。4请参阅图1至图7,导电端子30是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20内,其中接触臂31固定在主体部21及舌部22底侧并暴露在舌部22底侧处,连接部32固定在主体部21内,且连接部32的底部及焊接部33位于主体部21的下方。金属片50与绝缘外壳10 —体成型于一注塑模具中,其中基板51固定在绝缘外壳10的顶壁11内侧,两侧翼56分别固定在两侧壁14的内侧,并且延伸片57进一步固定在其中一侧壁14内。导滑片55固定在顶壁11前端的底部,用于引导对接连接器(图中未示)的插入。卡持片M位于绝缘外壳10的容置槽17内,止挡部53位于收容空间15的后端。最后,将绝缘本体20与导电端子30的组合组装到绝缘外壳10内,其中,绝缘本体20的舌部22通过收容槽131及插接槽133后伸入到绝缘外壳10的收容空间15内。主体部21卡固在收容槽131内,卡持块211卡持在收容槽131两侧壁的内侧。焊接部33定位于贯通槽132内且向下穿过贯通槽132而露出于主体部21底部,从而焊接在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上。卡持件40的固持部41固持于卡持槽16内,插接部42从卡持槽16的底部伸出用于插接在上述印刷电路板上,从而使得焊锡更加牢靠。当电连接器1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所述对接连接器在导滑片55的引导下插入到绝缘外壳10的收容空间15内,所述对接连接器顶部的两个凸部在金属板50内侧滑动,直到滑入相应的开口 52后向上弹起与相应的卡持部M卡持配合,从而防止所述对接连接器向外退出。止挡部53用来止挡在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而防止过插入等情况的发生。所述对接连接器的端子与相应导电端子30的接触臂31之间形成电性接触。如上所述,本技术电连接器1凭借绝缘外壳10取代现有的金属外壳来有效抑制该电连接器1对通讯装置的天线功能的影响。另外,金属片50固定在绝缘外壳10内侧, 而使得电连接器1在抑制对通讯装置的天线功能的影响的同时,仍然可以实现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的稳固配合。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外壳,一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外壳具有顶壁、底壁、后壁及两相对的侧壁,一收容空间形成于顶壁、底壁、后壁及两侧壁之间,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于绝缘外壳的收容槽内的主体部及一从该主体部前端中部凸伸出且穿过绝缘外壳的插接槽而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部的舌部,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内,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在所述舌部底侧的接触臂、接触臂的一端延伸形成的连接部及连接部的末端向与接触臂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中部开设一向后贯穿的收容槽,收容槽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一连通收容空间与收容槽的插接槽,连接部固定在主体部内,焊接部露出于主体部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固定在绝缘外壳的顶壁内侧的金属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具有一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的顶壁内侧的基板,基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前端缘向上凸伸形成一卡持部, 绝缘外壳的顶壁两侧分别形成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且与金属板的开口相对应的容置槽, 卡持部位于容置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外壳,一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外壳具有顶壁、底壁、后壁及两相对的侧壁,一收容空间形成于顶壁、底壁、后壁及两侧壁之间,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于绝缘外壳的收容槽内的主体部及一从该主体部前端中部凸伸出且穿过绝缘外壳的插接槽而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部的舌部,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内,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在所述舌部底侧的接触臂、接触臂的一端延伸形成的连接部及连接部的末端向与接触臂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中部开设一向后贯穿的收容槽,收容槽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一连通收容空间与收容槽的插接槽,连接部固定在主体部内,焊接部露出于主体部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廷苏育宏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