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天红专利>正文

一种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99639 阅读:4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机构、径向定位机构、轴向定位机构、驱动保持架移动机构、动臂限位机构,还包括控制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动臂气缸、第三气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实现焊接成整体后的保持架在进行激光切割加工兜孔时的装夹、定位、等距送料、压紧及卸料等功能。它可实现对焊接成整体后的保持架进行激光切割加工兜孔时的装夹、定位、等距送料、压紧及卸料等功能,以保证保持架上的兜孔的圆度,避免兜孔变形产生多棱圆,且能保证兜孔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保持架加工
,具体是一种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风电设备轴承整体式保持架具有用料厚度薄(材质厚度5 IOmm)、成品宽度窄 (料宽50 100mm)、外径超大(外径在Φ 1500 3500mm),滚动体兜孔多(一般为60 150个)且排列紧密;整体精度高、刚性差、易变形;结构特殊、使用条件复杂。一但装入风电设备轴承后,便失去了拆卸、修复和更换的可能性。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现行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冷轧板材激光切割下料(含滚动体兜孔)一表面加工一粗滚圆一焊接一焊缝修整 —无损探伤检测一精加工滚动体兜孔一精滚圆成形一整型一调质处理一精整型一磷化处理一检验包装。在现有加工工艺中,由于冷轧板材在激光切割下料时已加工了 60 150个等分排列的滚动体兜孔,其呈长条状的半成品,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在后续的“粗、精滚圆成形”以及“整型”工序时,会因其带兜孔的部位、两兜孔间的连接部位(即易产生多棱圆的部位1)等形状、结构不同而引起滚圆弯曲变形的不一致,即产生“多棱圆”的现象,致使整体保持架成品的兜孔圆度(中径公差士0. 5mm,圆度0. 8mm)技术要求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它可实现对焊接成整体后的保持架进行激光切割加工兜孔时的装夹、 定位、等距送料、压紧及卸料等功能,以保证保持架上的兜孔的圆度,避免兜孔变形产生多棱圆,且能保证兜孔精度。该风电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包括多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滚轮;每对滚轮平行设置且轴向与保持架轴向平行,两滚轮之间设有用于放置保持架的空隙;多对滚轮之间的空隙位于同一圆上,多对滚轮的空隙构成放置保持架且供保持架旋转移动的轨道;径向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气缸,还包括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径向压头、位于径向压头下方且与径向压头配合的固定块;轴向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气缸、墙板,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墙板后与轴向压头连接;驱动保持架移动机构,包括动臂,动臂的一端铰接在与保持架圆心对应点处,动臂的另一端固设一动臂气缸,动臂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一与所述动臂的端面配合以压紧保持架的压头;还包括位于动臂一侧且倾斜设置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动臂铰接;3动臂限位机构,包括限定所述动臂行程的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动臂的两侧;还包括控制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动臂气缸、第三气缸的液压控制系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该风电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中,还包括保持架移动限位机构,该保持架移动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穿过一固定设置的机架板后套置一旋转头,旋转头的一端面与所述机架板之间设置固定座,固定座套置在活塞杆上且设置内腔,固定座的内腔中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顶在旋转头的端面上,另一端顶在固定座内腔端面上;所述旋转头上连接一与活塞杆垂直的螺杆,螺杆上套装有小滚轮,小滚轮的圆周面与所述机架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保持架的宽度相适应。在该风电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中,所述轴向定位机构还包括型板,型板位于所述墙板与轴向压头之间且与墙板固定在一起;型板的上边沿呈与保持架内侧面相适应的圆弧形。在该风电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中,所述径向定位机构设有两套,对称位于激光切割头的两侧。在该风电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中,所述轴向定位机构设置有两套,分别对应设置在两套径向定位机构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可实现对焊接成整体后的保持架进行激光切割加工兜孔时的装夹、定位、等距送料、压紧及卸料等功能。从而使得现有的保持架加工方法可以进行如下改变改变“冷轧板材激光切割下料”的工序加工内容。在该工序中不再加工出60 150个均勻等分排列的各滚动体圆孔,即对冷轧板材切割形成的是直条状无兜孔板材;待直条状无兜孔板材焊接成圆筒、滚圆后再实施激光切割兜孔。从根本上解决了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在“粗、精滚圆成形”工序和“整型”工序加工时,因其带兜孔的部位、以及两兜孔间的连接部位等自身形状、结构的影响所引起滚圆时弯曲、变形的不一致,即所产生的“多棱圆”现象,还有利于保证保持架上各个滚动体兜孔的精度(包括粗糙度、公差等)。在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完全消除了“多棱圆”现象并装配轴承后,可有效地防止整体保持架内表面与轴承内圈的外端面、以及整体保持架外表面与轴承外圈内端面之间因“多棱圆”状况所造成的摩擦接触,从而避免了风电设备轴承的早期磨损。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冷轧板材激光切割下料形成的半成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兜孔加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兜孔加工装置实施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兜孔加工装置实施例中径向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兜孔加工装置实施例中轴向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8为图6的右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兜孔加工装置实施例中动臂气缸及动臂气缸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左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兜孔加工装置实施例中保持架移动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右视图,图中1易产生多棱圆的部位,2保持架,3支撑机构,31滚轮,4径向定位机构,41 第一气缸,42径向压头,5轴向定位机构,51第二气缸,52墙板,53轴向压头,54型板,6动臂,7动臂气缸,71压头,8定位块,9第三气缸,10激光切割头,11保持架移动限位机构,111 第四气缸,112机架板,113旋转头,114固定座,115弹簧,116螺杆,117小滚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风电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主要包括支撑机构3、径向定位机构4、轴向定位机构5、驱动保持架移动机构、动臂限位机构、保持架移动限位机构11。如图3、4所示,支撑机构3包括20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滚轮31 ;每对滚轮平行设置且轴向与保持架2轴向平行,两滚轮31之间设有用于放置保持架2的空隙;多对滚轮之间的空隙位于同一圆上,多对滚轮的空隙构成放置保持架且供保持架旋转移动的轨道。如图5所示,径向定位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气缸41,还包括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径向压头42、位于径向压头下方且与径向压头配合的固定块;该径向定位机构 4设有两套,对称位于激光切割头10的两侧。如图6、7、8所示,轴向定位机构5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气缸51、墙板52,所述第二气缸51的活塞杆穿过墙板52后与轴向压头53连接;还包括型板M,型板M位于所述墙板52与轴向压头53之间且与墙板52固定在一起;型板M的上边沿呈与保持架2内侧面相适应的圆弧形。该轴向定位机构设置有两套,分别对应设置在两套径向定位机构的下方。驱动保持架移动机构包括动臂6,动臂6的一端铰接在与保持架圆心对应点处,动臂6的另一端固设一动臂气缸7,如图9、10所示,动臂气缸7的活塞杆连接一与所述动臂的端面配合以压紧保持架的压头71 ;还包括位于动臂6—侧且倾斜设置的第三气缸9,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动臂6铰接;动臂限位机构包括限定所述动臂6行程的两个定位块8,分别位于动臂6的两侧。如图11、1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设备轴承整体保持架兜孔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机构,包括多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滚轮;每对滚轮平行设置且轴向与保持架轴向平行,两滚轮之间设有用于放置保持架的空隙;多对滚轮之间的空隙位于同一圆上,多对滚轮的空隙构成放置保持架且供保持架旋转移动的轨道;径向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气缸,还包括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径向压头、位于径向压头下方且与径向压头配合的固定块;轴向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气缸、墙板,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墙板后与轴向压头连接;驱动保持架移动机构,包括动臂,动臂的一端铰接在与保持架圆心对应点处,动臂的另一端固设一动臂气缸,动臂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一与所述动臂的端面配合以压紧保持架的压头;还包括位于动臂一侧且倾斜设置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动臂铰接;动臂限位机构,包括限定所述动臂行程的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动臂的两侧;还包括控制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动臂气缸、第三气缸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天红
申请(专利权)人:田天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