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压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70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式压滤机包括机体(1),进料口(14)下方为上输送滤带(18),机体(1)的出料口(20)前为压榨脱水装置(15),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4)与压榨脱水装置(15)之间的机体(1)内依次设置有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变速器(21)上的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分别绕过调偏轮(17)、同气压缸(3)相连的辊(2)、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压榨脱水装置(15)。(*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带式压滤机结构的改进,主要用于医药菌体、化工、冶金、煤炭、造纸、市政等污泥的固液分离。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式压滤机,主要是物料经自重脱水后,进入大直径压榨辊进行脱水。它存在以下缺点1)物料含水率高,流动性大,易造成挤泥、跑泥现象,并且泥饼的厚度也达不到要求;2)大直径的辊其结构复杂,加工制作周期长,精度难以保证,同时给维修、更换带来很多不便;3)经带式压滤机脱水后的物料,含水率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解决经带式压滤机分离后的物料含水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分离出含水率低的物料的带式压滤机。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机体,进料口下方为上输送滤带,机体的出料口前为压榨脱水装置,其结构要点是进料口与压榨脱水装置之间的机体内依次设置有可调板式预压装置、可调辊式预压装置;变速器上的上输送滤带、下输送滤带分别绕过调偏轮、同气压缸相连的辊、可调板式预压装置、可调辊式预压装置、压榨脱水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分离后的物料含水率低本技术采用了可调板式预压装置,即楔形挤压法,使物料在很小力的作用下,能够最大限度地脱去游离水;再经可调辊式预压装置的辊上的输送滤带之间形成楔形角脱去物料的游离水,而且是对物料逐渐施加预压力,另外其流动性较小,进一步减少进入压榨脱水装置前的物料含水率;从而提高了物料的脱水率;2.结构简单由于本技术设置有可调板式预压装置、可调辊式预压装置,即在物料进入压榨脱水装置之前,又经过两次挤压物料的过程,再经压榨脱水装置挤压就无须更大的力量,即压榨脱水装置的辊、可调辊式预压装置的辊都可做的较少,因此,使辊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易于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II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机体1,进料口14下方为上输送滤带18,机体1的出料口20前为压榨脱水装置15,进料口14与压榨脱水装置15之间的机体1内依次设置有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变速器21上的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分别绕过调偏轮17、同气压缸3相连的辊2、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压榨脱水装置15。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是由上预压板5、下预压板6构成,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夹在上预压板5、下预压板6之间,上预压板5、下预压板6均可由调整机构7调整。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的上预压板5、下预压板6,其结构为板式框架25上设置有垫板26,垫板26为塑料板,减少对输送滤带磨损。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的调整机构7包括螺栓24,螺栓24上的上预压板5、下预压板6的支板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整螺母22,以调整螺母22确定支板23所在的位置,即确定了上预压板5上的上输送滤带18同下预压板6上的下输送滤带19之间形成的楔形角的大小。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的调整机构7同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的调整机构7相同。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是由设置在上支架9的上层辊10与下支架12上的下层辊11组成,上层辊10、下层辊11上分别托有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其中下层辊11是固定的,上层辊10是可调的,通过调整机构7改变上层辊10、下层辊11的距离,就调节了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之间的楔形角的大小。压榨脱水装置15是由九个直径相等的辊16组成。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呈S形依次环绕于辊16之间,使物料在挤压力和剪切力作用下逐步达到脱水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次动作过程首先,根据物料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机构7调定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的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之间楔形角的大小。然后通电,变速器21动作,就带动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运转;物料通过管道13、进料口14输送到进料口14下方的上输送滤带18,主要靠物料的重力滤去物料中的水;在该段前部设置有平料器,限制和调节物料的厚度;后部设置有梨形布料器,目的是进一步分散物料,提高重力脱水效果,使物料含水率降低,这样物料失去流动性,为后面的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的脱水奠定了基础。物料再经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的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之间楔形角的预压,脱去了物料中的大量水。然后经过压榨脱水装置15的辊16的作用,对物料进行最后脱水、经出料口20将物料呈泥饼排出。权利要求1.带式压滤机包括机体(1),进料口(14)下方为上输送滤带(18),机体(1)的出料口(20)前为压榨脱水装置(15),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4)与压榨脱水装置(15)之间的机体(1)内依次设置有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变速器(21)上的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分别绕过调偏轮(17)、同气压缸(3)相连的辊(2)、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压榨脱水装置(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是由上预压板(5)、下预压板(6)构成,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夹在上预压板(5)、下预压板(6)之间,上预压板(5)、下预压板(6)均可由调整机构(7)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的上预压板(5)、下预压板(6)的结构为板式框架(25)上设置有垫板(2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的调整机构(7)包括螺栓(24),螺栓(24)上的上预压板(5)、下预压板(6)的支板(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整螺母(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是由设置在上支架(9)的上层辊(10)与下支架(12)上的下层辊(11)组成,上层辊(10)、下层辊(11)上分别托有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专利摘要带式压滤机是涉及带式压滤机结构的改进。本技术就是解决经带式压滤机分离后的物料含水率高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机体(1),进料口(14)下方为上输送滤带(18),机体(1)的出料口(20)前为压榨脱水装置(15),其结构要点在于进料口(14)与压榨脱水装置(15)之间的机体(1)内依次设置有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变速器(21)上的上输送滤带(18)、下输送滤带(19)分别绕过调偏轮(17)、同气压缸(3)相连的辊(2)、可调板式预压装置(4)、可调辊式预压装置(8)、压榨脱水装置(15)。文档编号B01D33/04GK2636948SQ0328455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黄建 申请人:沈阳禹华环保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禹华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