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双平壁管带材及双平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4912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空双平壁管带材及双平壁管,该带材包括内、外层塑胶壁、中间塑胶层、金属带和缓冲空腔,中间塑胶层位于内、外层塑胶壁之间、沿带材长度方向设置并将内、外层塑胶壁连接为一体,金属带沿带材长度方向设置在中间塑胶层中、或设置在中间塑胶层及其延伸区域的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带材横截面两侧边为缠绕连接边;缓冲空腔由连接边、内外层塑胶壁和相邻中间塑胶层围合而成并沿带材长度方向延伸,缓冲空腔包括连接连接边与中间塑胶层的连接筋;该双平壁管采用该管材缠绕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带材侧壁钢带的固定结构强度,克服了带材制管时损坏带材侧壁塑料结构使钢带露出的缺陷,同时可吸收带材侧壁钢带的变性,保证带材缠绕制管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缠绕管道的带材,还涉及使用该带材制造的管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空双平壁管带材及使用该带材制造的双平壁管。
技术介绍
在地下管网工程中,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已被广泛使用。由于采用纯塑料制造的管道环刚度较低,难以达到交通要道承重荷载所需的高环刚度要求,因此需要加大管壁厚度,使得制造管道的材料用量大大增加,成本增高。为了实现提高管道环刚度并降低管道生产成本的目的,出现了采用双平壁塑钢加强结构的缠绕管。如图1所示,专利号为200820089887. 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钢带增强中空缠绕结构壁管材”,通过在内层管壁1与外层管壁之间设置直立钢带3 (管壁和加强钢带形成空腔幻,加强管壁,得到环刚度较高的管材,满足了一般情况下地下管道承载重荷所要求的环刚度要求。但是,用于制造上述现有双平壁塑钢缠绕管的管材结构存在如下缺陷为了保证管材的环刚度,带材在缠绕制管中用于连接的两侧壁上均设置了用于加强的直立钢带,由于钢带的强度和刚度远大于带材塑料的强度和刚度,且带材两侧壁的塑料强度和刚度较弱,在螺旋缠绕制管时,设置在带材两侧壁的钢带经常发生扭转引起带材用于连接的两侧壁的塑料结构损坏,造成缠绕制管困难,特别是采用带材制造大直径缠绕管时,情况尤其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中空双平壁管带材,克服现有技术中双平壁管带材设置在连接侧壁的钢带在缠绕制管时易变性造成缠绕制管困难的缺陷,提高双平壁管带材缠绕制管的工艺性和双平壁管质量。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双平壁管,采用上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克服现有技术中双平壁管带材设置在连接侧壁的钢带在缠绕制管时易变性造成缠绕制管困难的缺陷,提高双平壁管质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中空双平壁管带材,包括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中间塑胶层和金属带,所述中间塑胶层位于该内层塑胶壁与外层塑胶壁之间、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将该内、外层塑胶壁连接为一体,该金属带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中, 或该金属带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及所述中间塑胶层延伸区域的所述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横截面两侧边为该带材缠绕制管时的连接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包括缓冲空腔,该缓冲空腔由所述连接边、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和与所述连接边邻近的设置所述金属带的所述中间塑胶层围合而成并沿所述中3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包括设置在该缓冲空腔中连接所述连接边及该连接边邻近的所述中间塑胶层的连接筋。在本技术的中空双平壁管带材中,所述连接筋为一条,该连接筋设置在所述缓冲空腔中部。在本技术的中空双平壁管带材中,所述连接筋为两条或三条并在在所述缓冲空腔中间隔设置。在本技术的中空双平壁管带材中,所述连接筋与所述连接边及该连接边邻近的所述中间塑胶层连接的脚部包括圆角,该圆角半径大于等于5mm。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双平壁管,由中空双平壁管带材缠绕而成,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包括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中间塑胶层和金属带,所述中间塑胶层位于该内层塑胶壁与外层塑胶壁之间、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将该内、外层塑胶壁连接为一体,该金属带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中,或该金属带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及所述中间塑胶层延伸区域的所述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横截面两侧边为该带材缠绕制管时的连接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包括缓冲空腔,该缓冲空腔由所述连接边、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和与所述连接边邻近的设置所述金属带的所述中间塑胶层围合而成并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包括设置在该缓冲空腔中连接所述连接边及该连接边邻近的所述中间塑胶层的连接筋。在本技术的双平壁管中,所述连接筋为一条,该连接筋设置在所述缓冲空腔中部。在本技术的双平壁管中,所述连接筋为两条或三条并在在所述缓冲空腔中间隔设置。在本技术的双平壁管中,所述连接筋与所述连接边及该连接边邻近的所述中间塑胶层连接的脚部包括圆角,该圆角半径大于等于5mm。实施本技术的中空双平壁管带材及双平壁管,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缓冲空腔,增加了带材的侧壁钢带的固定结构强度,使带材在螺旋缠绕制管时,其侧壁钢带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发生损坏带材侧壁塑料结构使钢带露出的缺陷;2.同时缓冲空腔能够吸收带材侧壁钢带的变性,保证带材侧壁连接边连接表面的形状不受钢带变性的影响,为实现带材在缠绕制管时连接边可靠连接创造保证条件,特别是能够保证大直径缠绕管的制造质量。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双平壁塑钢缠绕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空双平壁管带材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双平壁管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中空双平壁管带材100包括内层塑胶壁107、外层塑胶壁101、中间塑胶层102和金属带103。带材100的横截面两侧边104、105为该带材缠绕制管时的连接边。其中中间塑胶层102位于内层塑胶壁107与外层塑胶壁101之间并沿带材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将该内、外层塑胶壁107、101连接为一体。金属带103沿带材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中间塑胶层102中,也可以设置在中间塑胶层102及中间塑胶层102延伸区域的内层塑胶壁107或外层塑胶壁101中,也可以设置在中间塑胶层102及中间塑胶层102延伸区域的内层塑胶壁107和外层塑胶壁101中。在带材100的横截面两侧边104、105(该两侧边内部不设置金属带10 与其邻近的中间塑胶层102之间设置缓冲空腔108,缓冲空腔108由连接边(104或10 、内层塑胶壁107、外层塑胶壁101和与连接边邻近的设置金属带103的中间塑胶层102围合而成,缓冲空腔108沿带材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缓冲空腔108内还设置连接侧边(104或105)及该连接边邻近的中间塑胶层102的连接筋106。连接筋106的数据根据需要确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筋106为一条,该连接筋 106设置在缓冲空腔108的中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缓冲空腔108中间隔设置两条、 三条或多条连接筋106。为了降低连接筋106与侧边(104或105)及中间塑胶层102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可以在连接筋106与侧边(104或10 及该侧边(104或10 邻近的中间塑胶层102连接的脚部包括圆角109,该圆角109的半径取大于等于5mm。本技术的双平壁管200使用上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100螺旋缠绕制成,其结构及其变化如上述,此处不再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双平壁管带材,包括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中间塑胶层和金属带,所述中间塑胶层位于该内层塑胶壁与外层塑胶壁之间、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将该内、外层塑胶壁连接为一体,该金属带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中,或该金属带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双平壁管带材,包括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中间塑胶层和金属带,所述中间塑胶层位于该内层塑胶壁与外层塑胶壁之间、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将该内、外层塑胶壁连接为一体,该金属带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中,或该金属带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及所述中间塑胶层延伸区域的所述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横截面两侧边为该带材缠绕制管时的连接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包括缓冲空腔,该缓冲空腔由所述连接边、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和与所述连接边邻近的设置所述金属带的所述中间塑胶层围合而成并沿所述中空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延伸,包括设置在该缓冲空腔中连接所述连接边及该连接边邻近的所述中间塑胶层的连接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能欢肖日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江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