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88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过滤机,尤其是关于对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的改进,其特征是滤体封头在支架上固定不动,筒体可在支架上左右移动拉开闭合,除筒体蒸汽进出口外的各种外接管口设置在滤体封头上,筒体上蒸汽进出口由软管与外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该结构,不仅改变了卸渣过滤机打开方式,每次卸渣打开过滤机时,只是筒体左右移动,连接滤网片的封头及滤网、连接各滤网的集液管固定不动,因此不需拆卸任何外接管接口,杜绝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克服了卸渣封头移动,造成集液管口的经常拆卸带来的麻烦。这样整个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没有一个外接管接口在卸渣时需断开,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可靠性。滤体内增设的布料管,使得滤料分布更均匀,过滤效果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过滤机,尤其是关于对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考虑到制造、使用,其过滤后滤网卸渣都是采取滤筒不动,拉开移动封头,同时将连接在封头上的滤网拉出振动卸渣。虽然拉开封头较为简单,但由于各滤网导流框架排液口均是设置在同一集液管上,滤网每次拉进、拉出移动卸渣,必须先将集液管接口拆卸,滤网才能移动。而卸渣工作相对频繁,有时一天需卸渣若干次,每次卸渣均需拆卸集液管接口,卸渣合扰后又需将接口接上,不仅工作量增加,而且频繁拆卸接口,还会引起接口密封性能下降,以及集液管内残液外泄,污染操作环境。长期以来这种结构均未改变,也成为行业俗成,同时也已成为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长期以来存在难题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卸渣时滤网不动,外接管口免拆卸的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技术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卸渣时使连接滤网的封头不动,而将滤筒拉开移动,并将除筒体上蒸汽进出口外的所有外接管口移至封头,从而使包括连接各滤网排液口的集液管口与外管呈固定连接,避免卸渣时拆卸接口,克服了原封头移动,需拆卸集液管接口造成的缺陷。具体说,技术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包括过滤机支架,设置在支架上有带保温夹套、可相对开合的封头与筒体组成的滤体,滤体内置与封头连接并列排列的带导流框的滤网,与各滤网导流框架排液口连接的集液管,以及设置在滤体上的各种外接管口,其特征在于滤体封头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滤体筒体轴向移动设置在支架上,除筒体蒸汽进出口外的各种外接管口设置在滤体封头上,筒体上蒸汽进出口由软管与外管路连接。技术支架,可以是吊挂式,即滤体吊挂在支架上;也可以是下支承式,即滤体支承在支架上。其中一种较好是采用下支承式,具有制造方便,使用安装空间小。技术为使进料在各滤网片分布更均匀,以平衡各滤网过滤负荷,一种较好方式是在滤体内轴向并列设有一或多根布料管,各布料管上相间开有出料孔,以使进料能够迅速均匀分布于各滤网。技术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由于采用筒体移动,而连接各滤网片的封头不动,以及将除筒体蒸汽进出口外的所有外接管口移至封头结构,不仅改变了卸渣过滤机打开方式,每次卸渣打开过滤机时,只是筒体左右移动,连接滤网片的封头及滤网、连接各滤网的集液管固定不动,因此不需拆卸任何外接管接口,杜绝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操作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克服了卸渣封头移动,造成集液管口的经常拆卸带来的麻烦。滤体内增设的布料管,使得滤料分布更均匀,过滤效果好。移动筒体上保温蒸汽进出口,因管径较集液管小得多,完全可以采用柔性管道联接,这样整个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没有一个外接管接口在卸渣时需断开,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可靠性。以下结合二个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第一实施下支承式打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第二实施吊挂式打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下支承式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包括底装支架1,设置在支架上可左右移动的过滤筒体3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封头5,与封头连接并列排列带导流框架的滤网片4,连接各滤网导流框架排液口的集液管8。封头蒸汽进出口(图中未给出)、进料口6、溢流口9、放空机构11、排料口12及排液管口等均设置在封头上。筒体蒸汽管进出口设置在筒体外端,并通过柔性管2与外蒸汽管路连接。滤体内进料口连接有二根并列轴向设置的布料管,其上开有(分布)众多排列的出料孔。筒体与支架间有驱动启闭移动的液压缸7,卸渣振动机构10设置在封头中部两侧,并通过振动杆帮助卸渣。实施例2参见图2,如实施例1,下支承支架为悬吊式支架,其余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包括过滤机支架,设置在支架上有带保温夹套、可相对开合的封头与筒体组成的滤体,滤体内置与封头连接并列排列的带导流框的滤网,与各滤网导流框架排液口连接的集液管,以及设置在滤体上的各种外接管口,其特征在于滤体封头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滤体筒体轴向移动设置在支架上,除筒体蒸汽进出口外的各种外接管口设置在滤体封头上,筒体上蒸汽进出口由软管与外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说支架为下支承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说滤体内轴向有一或多根布料管,各布料管上分布有出料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过滤机,尤其是关于对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的改进,其特征是滤体封头在支架上固定不动,筒体可在支架上左右移动拉开闭合,除筒体蒸汽进出口外的各种外接管口设置在滤体封头上,筒体上蒸汽进出口由软管与外管路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该结构,不仅改变了卸渣过滤机打开方式,每次卸渣打开过滤机时,只是筒体左右移动,连接滤网片的封头及滤网、连接各滤网的集液管固定不动,因此不需拆卸任何外接管接口,杜绝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克服了卸渣封头移动,造成集液管口的经常拆卸带来的麻烦。这样整个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没有一个外接管接口在卸渣时需断开,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可靠性。滤体内增设的布料管,使得滤料分布更均匀,过滤效果好。文档编号B01D33/15GK2748152SQ20042006275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牟富君, 王应军 申请人:宜兴市过滤设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叶片液硫过滤机,包括过滤机支架,设置在支架上有带保温夹套、可相对开合的封头与筒体组成的滤体,滤体内置与封头连接并列排列的带导流框的滤网,与各滤网导流框架排液口连接的集液管,以及设置在滤体上的各种外接管口,其特征在于滤体封头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滤体筒体轴向移动设置在支架上,除筒体蒸汽进出口外的各种外接管口设置在滤体封头上,筒体上蒸汽进出口由软管与外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富君王应军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过滤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