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群联专利>正文

一种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87759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所述含硼轧辊的外层采用离心铸造方法成形,辊芯采用球墨铸铁,并以顶注方法浇注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所采用的轧辊外层材料中含有硼,以提高轧辊的耐磨性,同时添加V、W、Mo等碳化物形成元素,提高轧辊的硬度,但这种元素比现有的高速钢轧辊中的添加量低得多,因此,以低成本获得了好的轧辊性能。同时,这些元素的协同作用细化了凝固组织,改善了碳化物形态和分布,提高了高速钢轧辊强度和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涉及离心铸造轧辊领域。
技术介绍
轧辊材料的发展和选用,主要着眼于提高辊身的耐磨性能,在轧辊辊身表面的金相组织中形成较硬的碳化物。早期使用的冷硬铸铁轧辊以M3C型碳化物为主,如Fe3C等。后来加入合金元素铬发展起来的高铬铸铁轧辊,碳化物形态有所变化,以M7C3型为主,如Cr7C3等。目前正在迅速推广的高速钢复合轧辊,在使用状态下,轧辊表面层的金相组织主要由MC、M6C型碳化物以及在高温下有较高硬度的基体组织构成,因此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早期使用的冷硬铸铁轧辊,硬度低,硬化层薄,轧辊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降低了轧机作业率。在冷硬铸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尽管耐磨性有明显改善,但轧辊脆性大,铸造和使用中易开裂,甚至出现剥落,且含有较多价格昂贵的合金元素,导致轧辊生产成本增加。高铬铸铁轧辊和高速钢轧辊尽管耐磨性好,但都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导致轧辊生产成本增加。硼是一种能显著改善耐磨材料淬透性和淬硬性的合金元素,我国硼储量丰富,且价格低廉,硼在耐磨材料领域已获得了较好的应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7548公开了一种低铬硼多元合金耐磨铸铁,其化学成分(重量%)为:C:1.75~3.0,Cr:1.5~4.0,B:0.07~0.4,Mo:0.2~1.0,Cu0.8~1.3Mn:0.4~0.8,Si:0.4~1.2,P≤0.08,S:≤0.08,Re0.01~0.05,余量为Fe。硼的加入使低铬铸铁硬度增加,耐磨性改善。硼应用于轧辊中,对改善轧辊耐磨性,也具有较好的效果。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598030公开了改进的轧辊用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及复合轧辊,其特征是在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IV)成分中添加有0.03-0.1%(wt)的硼和0.2-1.5%的铌。由于添加了硼和铌,使材料的耐磨性和抗热裂纹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申请号为200910081429.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硼轧辊,其以硼为主要合金元素,不含镍、钼、钴等金属,虽然成本降低,但其硬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等综合性能不是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生产轧辊成本较高或综合性能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所述含硼轧辊的外层采用离心铸造方法成形,辊芯采用球墨铸铁,并以顶注方法浇注成形;所述外层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3.2-3.5%,Si0.2-0.4%,B1.2-1.6%,Cr6.3-7.0%,Mn1.6-1.8%,V1.5-1.8%,Mo2.2-2.8%,W1.2-1.6%,Nb0.1-0.3%,Ce0.25-0.35%,Ti0.3-0.5%,S<0.03%,P<0.04%,其余为Fe;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普通废钢、铬铁、生铁、钨铁、钼铁、铌铁混合加热熔化,钢水熔清后加入硅铁和锰铁,出炉前加入钒铁;②炉前调整成分合格后,将温度升至1560-1580℃,加入占上述钢水质量0.15-0.20%的铝脱氧,而后依次加入钛铁和硼铁,当钢水温度达到1580-1600℃时出炉;③将铈基稀土破碎至粒度5-7mm的小块,经160-200℃烘干后,置于浇包底部,用包内冲入法对钢水进行复合变质处理;④用离心铸造机浇注轧辊外层,外层钢水浇注温度为1470-1480℃,当轧辊外层完全凝固,且轧辊外层内表面温度达到1165-1175℃时,浇注辊芯球墨铸铁,辊芯球墨铸铁浇注温度为1340-1370℃;⑤轧辊浇注12-24小时后拆箱,然后置于缓冷坑,冷却至室温后切割浇冒口,清理残根、飞边、毛刺后粗加工;⑥将粗加工后的轧辊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包括高温淬火和回火处理,淬火加热温度1000℃-1050℃,保温时间2-4小时。淬火冷却时,先喷雾冷却10-20分钟,随后空冷至辊面温度低于200℃时,入加热炉进行第一次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520℃-560℃,保温5-8小时后空冷,当辊面温度低于200℃时,入加热炉进行第二次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500℃-540℃,保温8-12小时后炉冷,当炉温低于200℃后出炉,并精加工至规定尺寸。本专利技术的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①本专利技术方法在所采用的轧辊外层材料中含有硼,以提高轧辊的耐磨性,同时添加V、W、Mo等碳化物形成元素,提高轧辊的硬度,但这种元素比现有的高速钢轧辊中的添加量低得多,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因此,以低成本获得了好的轧辊性能,这些元素的协同作用细化了凝固组织,改善了碳化物形态和分布,提高了高速钢轧辊强度和韧性,其抗拉强度达到1000MPa-1100MPa,冲击韧性达到17J/cm2-19J/cm2。②用本专利技术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生产工艺简单,通过合理的设计熔炼步骤,精确控制熔炼温度,以及优化热处理制度,获得了轧辊优异的微观组织,进而保证了轧辊优异的性能。其中金相组织中含有12-20%高硬度碳化物,导致轧辊硬度高,达到66-68HRC,耐磨性好。用于棒材轧机成品机架上,本专利技术制造高速钢轧辊使用效果为1100-1200t/mm,而高铬白口铸铁轧辊仅为120-150t/mm;用于热轧窄带钢成品机架上,本专利技术制造高速钢轧辊使用效果为1850t/mm-2000t/mm,而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仅为250t/mm~300t/mm。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所述含硼轧辊的外层采用离心铸造方法成形,辊芯采用球墨铸铁,并以顶注方法浇注成形;所述外层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3.2%,Si0.4%,B1.2%,Cr7.0%,Mn1.6%,V1.8%,Mo2.2%,W1.6%,Nb0.1%,Ce0.35%,Ti0.3%,S<0.03%,P<0.04%,其余为Fe;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普通废钢、铬铁、生铁、钨铁、钼铁、铌铁混合加热熔化,钢水熔清后加入硅铁和锰铁,出炉前加入钒铁;②炉前调整成分合格后,将温度升至1580℃,加入占上述钢水质量0.15%的铝脱氧,而后依次加入钛铁和硼铁,当钢水温度达到1600℃时出炉;③将铈基稀土破碎至粒度5-7mm的小块,经200℃烘干后,置于浇包底部,用包内冲入法对钢水进行复合变质处理;④用离心铸造机浇注轧辊外层,外层钢水浇注温度为1470℃,当轧辊外层完全凝固,且轧辊外层内表面温度达到1175℃时,浇注辊芯球墨铸铁,辊芯球墨铸铁浇注温度为1340℃;⑤轧辊浇注24小时后拆箱,然后置于缓冷坑,冷却至室温后切割浇冒口,清理残根、飞边、毛刺后粗加工;⑥将粗加工后的轧辊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包括高温淬火和回火处理,淬火加热温度1000℃℃,保温时间4小时。淬火冷却时,先喷雾冷却10分钟,随后空冷至辊面温度低于200℃时,入加热炉进行第一次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560℃,保温5-8小时后空冷,当辊面温度低于200℃时,入加热炉进行第二次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500℃℃,保温12小时后炉冷,当炉温低于200℃后出炉,并精加工至规定尺寸。实施例二一种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所述含硼轧辊的外层采用离心铸造方法成形,辊芯采用球墨铸铁,并以顶注方法浇注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所述含硼轧辊的外层采用离心铸造方法成形,辊芯采用球墨铸铁,并以顶注方法浇注成形;所述外层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3.2-3.5%,Si 0.2-0.4%,B1.2-1.6%,Cr 6.3-7.0%,Mn 1.6-1.8%,V1.5-1.8%,Mo2.2-2.8%,W 1.2-1.6%,Nb 0.1-0.3%,Ce 0.25-0.35%,Ti 0.3-0.5%,S<0.03%,P<0.04%,其余为Fe;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普通废钢、铬铁、生铁、钨铁、钼铁、铌铁混合加热熔化,钢水熔清后加入硅铁和锰铁,出炉前加入钒铁;②炉前调整成分合格后,将温度升至1560-1580℃,加入占上述钢水质量0.15-0.20%的铝脱氧,而后依次加入钛铁和硼铁,当钢水温度达到1580-1600℃时出炉;③将铈基稀土破碎至粒度5-7mm的小块,经160-200℃烘干后,置于浇包底部,用包内冲入法对钢水进行复合变质处理;④用离心铸造机浇注轧辊外层,外层钢水浇注温度为1470-1480℃,当轧辊外层完全凝固,且轧辊外层内表面温度达到1165-1175℃时,浇注辊芯球墨铸铁,辊芯球墨铸铁浇注温度为1340-1370℃;⑤轧辊浇注12-24小时后拆箱,然后置于缓冷坑,冷却至室温后切割浇冒口,清理残根、飞边、毛刺后粗加工;⑥将粗加工后的轧辊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包括高温淬火和回火处理,淬火加热温度1000℃-1050℃,保温时间2-4小时。淬火冷却时,先喷雾冷却10-20分钟,随后空冷至辊面温度低于200℃时,入加热炉进行第一次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520℃-560℃,保温5-8小时后空冷,当辊面温度低于200℃时,入加热炉进行第二次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500℃-540℃,保温8-12小时后炉冷,当炉温低于200℃后出炉,并精加工至规定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硼轧辊的铸造方法,所述含硼轧辊的外层采用离心铸造方法成形,辊芯采用球墨铸铁,并以顶注方法浇注成形;所述外层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3.2-3.5%,Si0.2-0.4%,B1.2-1.6%,Cr6.3-7.0%,Mn1.6-1.8%,V1.5-1.8%,Mo2.2-2.8%,W1.2-1.6%,Nb0.1-0.3%,Ce0.25-0.35%,Ti0.3-0.5%,S<0.03%,P<0.04%,其余为Fe;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普通废钢、铬铁、生铁、钨铁、钼铁、铌铁混合加热熔化,钢水熔清后加入硅铁和锰铁,出炉前加入钒铁;②炉前调整成分合格后,将温度升至1560-1580℃,加入占上述钢水质量0.15-0.20%的铝脱氧,而后依次加入钛铁和硼铁,当钢水温度达到1580-1600℃时出炉;③将铈基稀土破碎至粒度5-7mm的小块,经160-200℃烘干后,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群联
申请(专利权)人:刘群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