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5596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相器,包括旋转臂和至少两个悬置的带线;所述旋转臂能够绕一旋转点旋转;所述旋转臂包括多个耦合线和至少一个分支线;每个耦合线对应地与一个带线电耦合;其中至少一个耦合线从所述旋转点引出,且所述耦合线上设有分支点;所述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延伸至下一级的耦合线,与下一级的耦合线相连接;分支线相对于耦合线上下分布。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容易实现各个带线的功率分配和驻波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移相器
技术介绍
移相器是应用于基站天线的关键部件,能够改变阵列天线的波束扫描角度,即下倾角。也就是说,基站天线能够通过调整移相器的移相位置,灵活改变天线波束的覆盖范围。目前,基站天线移相器有两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馈电线路中插入介质,改变传输媒介的介电常数,从而改变电磁波的波长,等效于电磁波行程的变化,即馈电相位的变化;第二种方式是改变馈电线路的长度,直接地增加或减小电磁波的行程,从而达到馈电相位的变化。第一种方式实现简单,但是由于介质的介入,会导致馈电线路存在较大的幅度变化和插入损耗。而第二种方式能够减少馈电线路的损耗,且幅度变化小。中国专利CN00802132. 5和美国专利US 6850130B1公开了一种高频移相器组件, 具有至少两个弧形的带状导体段和一个分接元件装置,该分接元件装置与一个馈电导线连接,该馈电导线通过多个连接导线与各个带状导体段的分接点电连接,各个带状导体段分别连接天线辐射器。使分接元件装置绕其转轴转动,从而调整所有天线辐射器的相位角。这种移相器通过改变馈电线路的长度来改变相位,其馈电线路的损耗小。但是,该移相器通过改变旋转指针的宽窄,来调整各个天线辐射器的功率分配,其功分比实现困难,功分平坦度不够高;而且驻波匹配困难,带宽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移相器,容易实现各个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功分平坦度高;而且容易实现驻波匹配,增大带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包括旋转臂和至少两个悬置的带线;所述旋转臂能够绕一旋转点旋转;所述旋转臂包括多个耦合线和至少一个分支线;每个耦合线对应地与一个带线电耦合;其中至少一个耦合线从所述旋转点引出,且所述耦合线上设有分支点;所述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延伸至下一级的耦合线,与下一级的耦合线相连接;分支线相对于耦合线上下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分支线为单边结构,包括一个支线,所述支线从所述耦合线上的一个分支点引出,且所述支线位于所述耦合线的上方或下方;或者,所述分支线为双边结构,包括两个支线;两个支线分别从所述耦合线上的两个分支点引出,或者从所述耦合线上的同一个分支点引出;两个支线分别位于所述耦合线的上方和下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各带线对应的耦合线通过分支线实现连接,该分支线增加了匹配枝节的多样化,可以通过更改分支线的个数、长度、宽度、分支位置等,来改变4各段带线的功率比和功率带宽,容易实现各个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功分平坦度高;而且, 更改分支线的个数、长度、宽度、分支位置等,还可以改变各带线的驻波,容易实现驻波匹配,增大带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移相器沿A-A方向的截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九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一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二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三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移相器沿B-B方向的截面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四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移相器沿C-C方向的截面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五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所示的移相器沿D-D方向的截面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六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七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包括旋转臂和至少两个悬置的带线;所述旋转臂能够绕一旋转点旋转;所述旋转臂包括多个耦合线和至少一个分支线;每个耦合线对应地与一个带线电耦合;其中至少一个耦合线从所述旋转点引出,且所述耦合线上设有分支点;所述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延伸至下一级的耦合线,与下一级的耦合线相连接;分支线相对于耦合线上下分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支线为单边结构,包括一个支线,所述支线从所述耦合线上的一个分支点引出,且所述支线位于所述耦合线的上方或下方;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支线为双边结构,包括两个支线;两个支线分别从所述耦合线上的两个分支点引出,或者从所述耦合线上的同一个分支点引出;两个支线分别位于所述耦合线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耦合线包括耦合部件和臂杆;所述耦合部件是与带线电耦合的部件,所述臂杆与所述耦合部件连接;所述分支点设在耦合线的臂杆上。或者,所述耦合线包括耦合部件;所述分支点设在耦合部件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还包括腔体,旋转臂和带线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带线呈悬置状态。下面结合图1 图4,对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带线10为单层带线,耦合线20与带线10电耦合。其中,耦合线20包括耦合部件 201和臂杆202 ;耦合部件201是与带线10电耦合的部位,臂杆202与耦合部件201连接。 耦合部件201为双边耦合部件,带线10夹置在双边耦合部件201中间。参见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二的不同点在于耦合部件201为单边耦合部件,单层带线10位于单边耦合部件201的上方或下方。参见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三的不同点在于带线10为双层带线,包括上层带线101和下层带线102 ;与带线10电耦合的耦合部件201为单边耦合部件,所述单边耦合部件夹置在上层带线101和下层带线102之间。参见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三相比,本实施例五的不同点在于带线10包括上层带线101和下层带线102 ;上层带线101和下层带线102连接形成U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一至四仅以耦合线包括耦合部件201和臂杆202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时,耦合线可以省略臂杆202,仅由耦合部件201构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通过改变耦合线与带线的电耦合方式,可以改变带线的阻抗,改变各段带线的功率比和驻波,容易实现各个带线的功率分配和驻波匹配,增大带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还可以通过更改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臂和至少两个悬置的带线;所述旋转臂能够绕一旋转点旋转;所述旋转臂包括多个耦合线和至少一个分支线;每个耦合线对应地与一个带线电耦合;其中至少一个耦合线从所述旋转点引出,且所述耦合线上设有分支点;所述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延伸至下一级的耦合线,与下一级的耦合线相连接;分支线相对于耦合线上下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英涛肖伟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