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宪福专利>正文

全接触180度翻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5376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接触180度翻板机,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两翻转机构;第一翻转机构由第一翻转架、第一连接座、第一摆杆、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一倾斜驱动装置连接构成,第一连接座上固定安装第一翻转架,第一连接座两端各安装一根第一摆杆,每根第一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基座和第一连接座铰接;基座上安装第一倾斜驱动装置,第一倾斜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一摆杆铰接;基座或第一摆杆上安装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一连接座连接;第一连接座上固定安装第一辅助翻板;第二翻转机构由第二翻转架、第二连接座和倾斜翻转装置连接构成,倾斜翻转装置与基座连接;倾斜翻转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二连接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全接触180度翻板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能将较大面积板材进行180度翻转的装置,都是将板材由一侧的翻转支架翻至另一侧的翻转支架。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现有翻板装置的两翻转支架的大小决定能够翻转最大板材的面积,因此,现有翻转装置安装使用的占地面积至少应是最大板材面积的两倍,占用厂房空间过大;2、现有的翻转装置翻转板材时,板材整体始终位于翻转装置基座上方,一旦出现板材滑落的情况,整个板材的重力加上下落的动量足以将基座及其上的翻转、倾斜装置砸毁,也会对周围的操作人员造成伤害;3、由于现有的翻板装置的两翻转支架,其铰连轴的位置固定不变,两铰连轴间的固定距离使得两翻转支架之间必然存在较大夹角,无法平行闭合,因此,板材、尤其是较薄的板材在两翻转支架的交接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导交和定位作用,易出现脱落的情况,既会造成板材的损失,又会对周围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全接触180度翻板机,它的两翻转架在交接板材的过程中始终与板材全接触,确保板材在翻转交接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导向和定位,避免出现板材滑脱的情况发生,而且它体积较小,对厂房空间要求不高,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全接触180度翻板机,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第一翻转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第一翻转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左右分布;第一翻转机构由第一翻转架、第一连接座、第一摆杆、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一倾斜驱动装置连接构成,第一连接座上固定安装第一翻转架,第一连接座两端各安装一根第一摆杆,每根第一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基座和第一连接座铰接;基座上安装第一倾斜驱动装置,第一倾斜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一摆杆铰接,以第一倾斜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一摆杆相对基座摆动为准; 基座或第一摆杆上安装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一连接座连接,以第一翻转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一连接座相对第一摆杆旋转为准;第一连接座上固定安装第一辅助翻板,第一辅助翻板和第一翻转架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座的两侧,第一辅助翻板和第一翻转架构成第一翻转机构的板材支撑平台;第二翻转机构由第二翻转架、第二连接座和倾斜翻转装置连接构成,第二翻转架与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倾斜翻转装置与基座连接;倾斜翻转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二连接座连接,能通过第二连接座带动第二翻转架相对基座翻转;第一翻转架或第一辅助翻板上安装板材定位装置。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的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由第一翻转油缸和第一油缸连接臂连接构成,第一油缸连接臂与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第一翻转油缸与基座铰接,第一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油缸连接臂铰接;第一翻转油缸的活塞杆即为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所述第一倾斜驱动装置是第一倾斜油缸,第一倾斜油缸与基座铰接,第一倾斜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摆杆铰接;第一倾斜油缸的活塞杆即为所述第一倾斜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所述倾斜翻转装置是装有电机的铰连座, 铰连座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座与铰连座铰接,铰连座上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接座连接,能带动第二连接座相对基座翻转。所述倾斜翻转装置由第二摆杆、第二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二倾斜驱动装置连接构成;第二连接座两端各安装一根第二摆杆,每根第二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基座和第二连接座铰接;基座上安装第二倾斜驱动装置,第二倾斜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二摆杆铰接,以第二倾斜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二摆杆相对基座摆动为准;基座或第二摆杆上安装第二翻转驱动装置,第二翻转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二连接座连接,以第二翻转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一连接座相对第一摆杆旋转为准。所述的第二翻转驱动装置由第二翻转油缸和第二油缸连接臂连接构成,第二油缸连接臂与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第二翻转油缸与基座铰接,第二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油缸连接臂铰接;第二翻转油缸的活塞杆即为所述第二翻转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所述第二倾斜驱动装置是第二倾斜油缸,第二倾斜油缸与基座铰接,第二倾斜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摆杆铰接;第二倾斜油缸的活塞杆即为所述第二倾斜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第二连接座上安装第二辅助翻板,第一翻转架和第二翻转架都位于水平位置时,第二辅助翻板与第一辅助翻板共面。所述的板材定位装置是第一挡块,第一挡块与第一辅助翻板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架和第二翻转架上都安装有滑轮,以减少装卸板材时板材与第一翻转架或第二翻转架之间的磨擦力。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它的翻转架的铰连轴可随翻转过程调整位置,使板材在两翻转支架间交接过程中始终与板材全接触,确保板材不会滑脱。另外,它的辅助翻板可有效降低板材翻转过程中相对基座的高度,可大幅减少板材滑落砸毁基座的风险,同时还可有效减小翻转支架翻转的半径,能节省厂房的空间,降低对厂房空间的要求,从而,降低翻板的成本。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体积小和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全接触180度翻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分别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全接触180度翻板机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 是图4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翻转架2第二翻转架3第一倾斜油缸4第二倾斜油缸5 第一翻转油缸6第二翻转油缸7第一油缸连接臂8基座9第一挡块10翻转拉线编码器11倾斜油缸拉线编码器12第二挡块13第二油缸连接臂14第一连接座15 第二连接座16第一辅助翻板17滑轮18第二摆杆19第一摆杆20第二辅助翻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接触180度翻板机,包括基座8,基座8上安装第一翻转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第一翻转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左右分布;第一翻转机构由第一翻转架1、第一连接座14、第一摆杆19、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一倾斜驱动装置连接构成,第一连接座14 上固定安装第一翻转架1,第一连接座14两端各安装一根第一摆杆19,两第一摆杆19平行,每根第一摆杆19的两端分别与基座8和第一连接座14铰接;基座8上安装第一倾斜驱动装置,第一倾斜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一摆杆19铰接,以第一倾斜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一摆杆19相对基座8摆动为准,第一摆杆19可通过第一连接座14带动第一翻转架1相对基座8摆动以便调整第一连接座14与第一摆杆19的铰连轴相对基座8的位置;基座8或第一摆杆19上安装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一连接座14连接,以第一翻转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一连接座14相对第一摆杆19旋转为准;第一连接座14 上固定安装第一辅助翻板16,第一辅助翻板16和第一翻转架1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座14的两侧,第一辅助翻板16和第一翻转架1构成第一翻转机构的板材支撑平台;第二翻转机构由第二翻转架2、第二连接座15和倾斜翻转装置连接构成,第二翻转架2与第二连接座15 固定连接,倾斜翻转装置与基座8连接;倾斜翻转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二连接座15连接,能通过第二连接座15带动第二翻转架2相对基座8翻转;第一翻转架1和第二翻转架2能平行闭合,以便第一翻转架1和第二翻转架2交接板材时,第一翻转架1与第二翻转架2可始终与板材全接触,对板材起充分的导向和限定作用。第一翻转架1或第一辅助翻板16上安装板材定位装置。参照附图说明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第一翻转架1在基座8右侧,第二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接触180度翻板机,包括基座(8),其特征在于:基座(8)上安装第一翻转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第一翻转机构和第二翻转机构左右分布;第一翻转机构由第一翻转架(1)、第一连接座(14)、第一摆杆(19)、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和第一倾斜驱动装置连接构成,第一连接座(14)上固定安装第一翻转架(1),第一连接座(14)两端各安装一根第一摆杆(19),每根第一摆杆(19)的两端分别与基座(8)和第一连接座(14)铰接;基座(8)上安装第一倾斜驱动装置,第一倾斜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一摆杆(19)铰接,以第一倾斜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一摆杆(19)相对基座(8)摆动为准;基座(8)或第一摆杆(19)上安装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一连接座(14)连接,以第一翻转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一连接座(14)相对第一摆杆(19)旋转为准;第一连接座(14)上固定安装第一辅助翻板(16),第一辅助翻板(16)和第一翻转架(1)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座(14)的两侧,第一辅助翻板(16)和第一翻转架(1)构成第一翻转机构的板材支撑平台;第二翻转机构由第二翻转架(2)、第二连接座(15)和倾斜翻转装置连接构成,第二翻转架(2)与第二连接座(15)固定连接,倾斜翻转装置与基座(8)连接;倾斜翻转装置的执行部件与第二连接座(15)连接,能通过第二连接座(15)带动第二翻转架(2)相对基座(8)翻转;第一翻转架(1)或第一辅助翻板(16)上安装板材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宪福
申请(专利权)人:刘宪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