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强静电LCD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869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CD技术领域,特指抗强静电LCD模块,包括有框架,框架中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上片玻璃、下片玻璃、背光源、电路板,电路板通过集成电路板分别与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电连接,框架为金属材质,框架与电路板的接地点电连接,集成电路板表面贴设有一层铜箔,在LCD模块四周及集成电路板表面形成静电屏蔽,将静电接地有效释放,提高LCD模块产品的抗静电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CD
,特指抗强静电LCD模块。技术背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当中放置液态的晶体,两片玻璃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透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杆状水晶分子改变方向,将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目前,LCD终端成品机有抗强静电要求时,LCD 模块产品亦必须有抗强静电的能力。LCD模块产品因含有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本身抗静电能力较弱,严重影响成品机的使用寿命,必须靠模块外围进行补强,使得结构复杂,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LCD模块产品的抗静电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抗强静电LCD模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抗强静电LCD模块,包括有框架,框架中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上片玻璃、下片玻璃、背光源、电路板,电路板通过集成电路板分别与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电连接,框架为金属材质,框架与电路板的接地点电连接,集成电路板表面贴设有一层铜箔。所述框架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电路板的四周边角分别设有接地点,框架分别与电路板四周边角的接地点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抗强静电LCD模块,包括有框架,框架中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上片玻璃、下片玻璃、背光源、电路板,电路板通过集成电路板分别与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电连接,框架为金属材质,框架与电路板的接地点电连接,集成电路板表面贴设有一层铜箔,在LCD模块四周及集成电路板表面形成静电屏蔽,将静电接地有效释放,提高LCD模块产品的抗静电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 3所示,本技术包括有框架1,框架1中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上片玻璃2、下片玻璃3、背光源4、电路板5,电路板5通过集成电路板6分别与上片玻璃2和下片玻璃3电连接,集成电路板6为柔性电路板,框架1为不锈钢材质,框架1与电路板5的接地点51电连接,电路板5的接地点51即为电路板 5的铺地铜,集成电路板6表面贴设有一层铜箔7,在LCD模块四周及集成电路板6表面形成静电屏蔽,将静电接地有效释放,提高LCD模块产品的抗静电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电路板5的四周边角分别设有接地点51,框架1分别与电路板5四周边角的接地点51电连接,能够在LCD模块四周有效形成静电屏蔽。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抗强静电IXD模块,包括有框架(1),框架(1)中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上片玻璃O)、下片玻璃(3)、背光源G)、电路板(5),电路板(5)通过集成电路板(6)分别与上片玻璃(2) 和下片玻璃⑶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⑴为金属材质,框架⑴与电路板(5)的接地点(51)电连接,集成电路板(6)表面贴设有一层铜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强静电LCD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不锈钢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强静电LCD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5)的四周边角分别设有接地点(51),框架⑴分别与电路板(5)四周边角的接地点(51)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抗强静电LCD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板(6)为柔性电路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LCD
,特指抗强静电LCD模块,包括有框架,框架中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上片玻璃、下片玻璃、背光源、电路板,电路板通过集成电路板分别与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电连接,框架为金属材质,框架与电路板的接地点电连接,集成电路板表面贴设有一层铜箔,在LCD模块四周及集成电路板表面形成静电屏蔽,将静电接地有效释放,提高LCD模块产品的抗静电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5F3/02GK202149988SQ201120240748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谢仕泊 申请人:富相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抗强静电LCD模块,包括有框架(1),框架(1)中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上片玻璃(2)、下片玻璃(3)、背光源(4)、电路板(5),电路板(5)通过集成电路板(6)分别与上片玻璃(2)和下片玻璃(3)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金属材质,框架(1)与电路板(5)的接地点(51)电连接,集成电路板(6)表面贴设有一层铜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仕泊
申请(专利权)人:富相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