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丝机的张力机构。包括支架、立柱、下固定板、下轮轴、上固定板和上轮轴,支架固定在拉丝机的机架上,立柱固定在支架上;在立柱的下端固定有下固定板,在下固定板上安装有一弹性缓冲机构,所述下轮轴安装在该弹性缓冲机构上,下轮轴可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下轮轴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至少一个可自由转动的下滚轮;在立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上轮轴安装在上固定板上,所述上轮轴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至少两个可自由转动的上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紧凑、合理,能够保证钢丝在拉拔、收卷过程中的张力均衡,达到主机与收线机同步运转;同时保证钢丝在收卷过程中不被拉断和乱丝。(*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制品生产
,涉及一种水箱拉丝机的附属部件,具体是用于将给钢丝提供张力的张力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制品行业的发展,高速、高效、低成本、工艺适应性强已经成为生产企业的追求目标。拉丝机是一种在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电线电缆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机械设备,其用于将线材或棒材进行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张力机构是水箱拉丝机上的重要部件,其用于保证水箱拉丝机整个张力系统的张力平衡,张力机构性能的优劣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有拉丝机的张力机构结构复杂,设备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导致水箱拉丝机的张力系统负载出现扰动,造成反拉力严重波动,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精度,难以实现高速拉拔,而且容易出现断丝堆丝现象, 产品质量不能保证,一旦出现问题,查找检修比较困难,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拉丝机的张力机构,该张力机构结构巧妙、紧凑、合理,能够保证钢丝在拉拔、收卷过程中的张力均衡, 达到主机与收线机同步运转;同时保证钢丝在收卷过程中不被拉断和乱丝。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拉丝机的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立柱、下固定板、下轮轴、上固定板和上轮轴,支架固定在拉丝机的机架上,立柱固定在支架上;在立柱的下端固定有下固定板,在下固定板上安装有一弹性缓冲机构,所述下轮轴安装在该弹性缓冲机构上,下轮轴可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下轮轴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至少一个可自由转动的下滚轮;在立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上轮轴安装在上固定板上,所述上轮轴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至少两个可自由转动的上滚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 滑杆、压簧和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两根滑杆竖直安装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滑块套装在滑杆上,滑块两侧开有孔,孔内通过孔挡圈装有直线轴承,滑块通过直线轴承与滑杆形成滑动配合;所述两根滑杆上分别套装压簧,压簧上端压紧第一连接板,压簧下端压紧滑块;所述下轮轴安装在滑块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杆上还套装有压簧垫块和隔圈,所述压簧垫块设置在滑块上方,所述压簧的下端压在压簧垫块上;所述隔圈设置在滑块与第二连接板之间,以防止滑块直接碰撞第二连接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上端一侧安装有侧支架,侧支架上安装有小支架,小支架中部安装有传感器,小支架顶端通过销轴螺钉和套安装有可绕销轴螺钉3转动的小轴,所述小轴另一端装配有可在小轴上自由转动的滚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滚轮的数量比下滚轮的数量多一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垫圈、轴承和挡圈,下滚轮、上滚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下轮轴、上轮轴上,相邻的下滚轮之间、相邻的上滚轮之间均利用挡圈相隔,下轮轴、上轮轴的端部均安装有起限位作用的垫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巧妙、紧凑、合理,能够保证钢丝在拉拔、收卷过程中的张力均衡,达到主机与收线机同步运转;同时保证钢丝在收卷过程中不被拉断和乱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中弹性缓冲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所述拉丝机的张力机构主要由下滚轮1、下轮轴2、垫圈3、轴承4、挡圈 5、弹性缓冲机构6、下固定板7、立柱8、支架9、上固定板10、小支架11、小轴12、滚套13、上滚轮14、上轮轴15、侧支架16、传感器17、销轴螺钉18和套19等零部件组成。如图广图3所示,支架9通过螺钉固定在拉丝机的机架上,立柱8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9上;在立柱8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下固定板7,在下固定板7上安装有一弹性缓冲机构6,所述下轮轴2安装在该弹性缓冲机构6上,下轮轴2可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 所述下轮轴2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三个可自由转动的下滚轮1 ;在立柱8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10,上轮轴15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上固定板10上,所述上轮轴15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四个可自由转动的上滚轮14。所述轴承组件主要由垫圈3、轴承4和挡圈5组成,下滚轮1、上滚轮14分别通过轴承4安装在下轮轴2、上轮轴15上,相邻的下滚轮1之间、相邻的上滚轮14之间均利用挡圈5相隔,下轮轴2、上轮轴15的端部均安装有起限位作用的垫圈3。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缓冲机构6主要由第一连接板6i、第二连接板6a、滑杆6c、 压簧他和滑块6d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6i和第二连接板6a固定在下固定板7上,两根滑杆6c竖直安装在第一连接板6i和第二连接板6a上;所述滑块6d套装在滑杆6c上,滑块 6d两侧开有孔,孔内通过孔挡圈6f装有直线轴承6e,滑块6d通过直线轴承6e与滑杆6c 形成滑动配合;所述两根滑杆6c上分别套装压簧他、压簧垫块6g和隔圈6b,压簧他上端压紧第一连接板6i,压簧垫块6g设置在滑块6d上方,压簧他的下端压在压簧垫块6g上; 所述下轮轴2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滑块6d上。所述隔圈6b设置在滑块6d与第二连接板6a之间,隔圈6b可以防止滑块6d直接碰撞第二连接板6a,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碰撞噪音。如图广图3所示,所述支架9上端一侧安装有侧支架16,侧支架16上安装有小支4架11,小支架11中部安装有传感器17,小支架11顶端通过销轴螺钉18和套19安装有可绕销轴螺钉18转动的小轴12,所述小轴12另一端通过轴承装配有可在小轴12上自由转动的滚套13。本技术中的上滚轮14、下滚轮1的数量并不限于图中所示,可以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增减,只要保持上滚轮14数量比下滚轮1数量多一个即可。具体应用时,钢丝从滚套13下面穿过并支撑住滚套13,使其不会下降;钢丝然后在上滚轮14、下滚轮1上绕2、圈后,进入水箱拉丝机的机架内,进行拉丝操作;所述弹性缓冲机构6用于保持前后钢丝的张力均衡,以使拉丝操作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发生钢丝被拉断的情况,滚套13就失去了钢丝的支撑,在自身重力下即刻下降,传感器17检测到滚套 13的下降,给出信号至电控系统而停车,且不能再次启动,直至故障处理结束复位以后才能启动。权利要求1.拉丝机的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9)、立柱(8)、下固定板(7)、下轮轴 (2)、上固定板(10)和上轮轴(15),支架(9)固定在拉丝机的机架上,立柱(8)固定在支架 (9)上;在立柱(8)的下端固定有下固定板(7),在下固定板(7)上安装有一弹性缓冲机构 (6),所述下轮轴(2)安装在该弹性缓冲机构(6)上,下轮轴(2)可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 所述下轮轴(2)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至少一个可自由转动的下滚轮(1);在立柱(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10),上轮轴(15)安装在上固定板(10)上,所述上轮轴(15)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至少两个可自由转动的上滚轮(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机的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拉丝机的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9)、立柱(8)、下固定板(7)、下轮轴(2)、上固定板(10)和上轮轴(15),支架(9)固定在拉丝机的机架上,立柱(8)固定在支架(9)上;在立柱(8)的下端固定有下固定板(7),在下固定板(7)上安装有一弹性缓冲机构(6),所述下轮轴(2)安装在该弹性缓冲机构(6)上,下轮轴(2)可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下轮轴(2)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至少一个可自由转动的下滚轮(1);在立柱(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10),上轮轴(15)安装在上固定板(10)上,所述上轮轴(15)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至少两个可自由转动的上滚轮(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鸣,裴友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常欣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