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笼式吸附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33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鼠笼式吸附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端部开设有气体进出通道的罐体,罐体内沿轴向上设有筒形吸附层,该筒形吸附层通过设于其中部的隔离挡板将其内腔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在筒形吸附层与罐体外壳内壁之间设有气体流通通道,该气体流通通道被筒形吸附层外壁、罐体外壳内壁、和设于筒形吸附层端部与罐体外壳内壁之间的封板包围形成封闭区间,在罐体两端设有通往筒形吸附层端部开口的水蒸汽进管,罐体底部设有排出通口,罐体外壳上设有与气体流通通道相连通的真空抽气口。(*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鼠笼式吸附罐。现有技术目前用于吸附废气的装置,其结构、制作工艺都较为复杂,并且吸附废气后的吸附层难以脱附清洗,其净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吸附、脱附、干燥和冷却于一身的鼠笼式吸附罐,该装置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两端端部开设有气体进出通道的罐体,罐体内沿轴向上设有筒形吸附层,该筒形吸附层通过设于其中部的隔离挡板将其内腔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在筒形吸附层与罐体外壳内壁之间设有气体流通通道,该气体流通通道被筒形吸附层外壁、罐体外壳内壁、和设于筒形吸附层端部与罐体外壳内壁之间的封板包围形成封闭区间,在罐体两端设有通往筒形吸附层端部开口的水蒸汽进管,罐体底部设有排出通口,罐体外壳上设有与气体流通通道相连通的真空抽气口。该装置的工作分为吸附、脱附和真空干燥冷却三个部分。首先,在吸附时,打开气体进出通道,将其余通口(水蒸汽进管、排出通口和真空抽气口)封闭,此时,气体从进气通道通入,进入筒形吸附层内腔的进气区域,然后穿过筒形吸附层进入气体流通通道,之后气体再由气体流通通道穿过筒形吸附层拐入位于筒形吸附层内腔另一边的出气区域,最后,被净化的气体从出气通道排出。当吸附层吸附了较多有机物后,该装置转入脱附程序,此时,打开水蒸汽进管和排出通口,并封闭其余口,通入水蒸汽,即可使筒形吸附层上吸附的有机物脱附,并由排出通口排出。最后,完成脱附后,打开真空抽气口,并封闭其余口后即可进行真空干燥冷却。由于在吸附时气体连续两次穿过筒形吸附层,故吸附效率大大提高。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安全便捷,净化效率高,其应用有效地防止了废气污染。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具体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两端端部开设有气体进出通道1的罐体,罐体内沿轴向上设有筒形吸附层2,该筒形吸附层通过设于其中部的隔离挡板3将其内腔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在筒形吸附层与罐体外壳4内壁之间设有气体流通通道5,该气体流通通道被筒形吸附层外壁、罐体外壳内壁、和设于筒形吸附层端部与罐体外壳内壁之间的封板6包围形成封闭区间,在罐体两端设有通往筒形吸附层端部开口的水蒸汽进管7,罐体底部设有排出通口8,罐体外壳上设有与气体流通通道相连通的真空抽气口9。上述的筒形吸附层为活性碳纤维层。如图2所示为实施例2示意图,上述的罐体内可平行设有两个以上筒形吸附层,从而可大大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此外,如果将该装置用于净化易燃易爆混合气体则更具有安全性。本技术构造简单,操作便捷,将其应用于生产中,其前景十分可观。权利要求1.一种鼠笼式吸附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端部开设有气体进出通道的罐体,罐体内沿轴向上设有筒形吸附层,该筒形吸附层通过设于其中部的隔离挡板将其内腔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在筒形吸附层与罐体外壳内壁之间设有气体流通通道,该气体流通通道被筒形吸附层外壁、罐体外壳内壁、和设于筒形吸附层端部与罐体外壳内壁之间的封板包围形成封闭区间,在罐体两端设有通往筒形吸附层端部开口的水蒸汽进管,罐体底部设有排出通口,罐体外壳上设有与气体流通通道相连通的真空抽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笼式吸附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形吸附层为活性碳纤维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鼠笼式吸附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内平行设有两个以上筒形吸附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鼠笼式吸附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端部开设有气体进出通道的罐体,罐体内沿轴向上设有筒形吸附层,该筒形吸附层通过设于其中部的隔离挡板将其内腔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在筒形吸附层与罐体外壳内壁之间设有气体流通通道,该气体流通通道被筒形吸附层外壁、罐体外壳内壁、和设于筒形吸附层端部与罐体外壳内壁之间的封板包围形成封闭区间,在罐体两端设有通往筒形吸附层端部开口的水蒸汽进管,罐体底部设有排出通口,罐体外壳上设有与气体流通通道相连通的真空抽气口。该装置集吸附、脱附、干燥和冷却于一身,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文档编号B01D53/04GK2577935SQ02279768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林宗基, 黄惠群, 黄文龙, 李唯健 申请人:福建科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基黄惠群黄文龙李唯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科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