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低渗透性的胎体增强缆线和减小厚度的橡胶合成物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57900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的轮胎,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由至少一层金属增强元件构成,所述轮胎包括胎冠增强件,该胎冠增强件径向地覆盖有胎面,所述胎面经由两个胎侧连接到两个胎圈。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一个胎体增强层的金属增强元件为非环箍缆线,该非环箍缆线在所谓的渗透性试验中具有小于20cm3/min的流速,并且轮胎模腔的内表面与胎体增强件的金属增强元件的最接近模腔的所述内表面的点之间的橡胶合成物的厚度小于4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含低渗透性的胎体增强缆线和减小厚度的橡胶合成物的轮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的轮胎,更特别地涉及一种旨在装备勻速行驶的重型车辆的轮胎,比如例如卡车、拖拉机、拖车或大客车这样的重型车辆。轮胎的增强件,并且特别是重型车辆轮胎的增强件当前(最经常地)由一摞一个或多个帘布层组成,所述帘布层传统上表示为“胎体帘布层”、“胎冠帘布层”等。表示这些增强件的方式源于制造工艺,所述制造工艺在于制造一系列帘布层形式的半成品,这些半成品通常具有纵向的像丝线状的增强构件,所述增强构件随后被组装或堆叠起来以制造轮坯。帘布层以大尺寸被平直地制造,然后根据给定产品的尺寸切割。帘布层的组装同样首先近似平直地完成。然后如此被制造的轮坯经历成形工序以取得轮胎的典型的环形复曲 (toroidal)轮廓。然后将这些半成品或“成品”应用到轮坯上以获得准备硫化的产品。特别地就制造轮坯阶段而言,这种“传统的”工艺包括锚固元件(一般是胎圈钢丝)的使用,所述锚固元件用于将胎体增强件锚固或保持在轮胎的胎圈区域中。因此,对于这种工艺来说,构成胎体增强件(或只是其一部分)的全部帘布层的一部分围绕布置在轮胎的胎圈中设置的胎圈钢丝向上包边。这将胎体增强件锚固在胎圈中。尽管在帘布层和组件的制造方法上有许多不同,但在这种传统工艺的产业中的普遍原理已经引领本领域中的一般技术人员使用从这些工艺中取得的词汇因此一般接受的术语特别地包括术语“帘布层”、“胎体”、“胎圈钢丝”、“成形”等等,以表示从平直轮廓向环形复曲轮廓的转变。现今,出现严格来说并不具有根据上述定义的“帘布层”或“胎圈钢丝”的轮胎。例如,文件EP 0 582 196公开了不借助帘布层形式半成品而制造的轮胎。例如,各增强结构的增强元件直接应用到橡胶合成物邻接的层,整个组件应用于环形复曲芯部上的连续的层中,环形复曲芯部的形状直接形成与在制造的轮胎的最终轮廓相同的轮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再有“半成品”或“帘布层”或“胎圈钢丝”。基础产品,例如橡胶合成物和丝线或细丝形式的增强元件,直接应用于芯体。因为该芯体具有环形复曲形状,所以不再有必要为了从平直轮廓变为环形复曲轮廓而形成轮坯。此外,在上述文件中公开的轮胎不具有围绕胎圈钢丝向上包边的“传统的”胎体帘布层。这种锚固被一种布置取代,在该布置中圆周丝线邻接所述胎侧增强件结构而设置,整个组件嵌入锚固的或粘合的橡胶合成物中。还出现了在环形复曲芯体上的组件工艺,该工艺使用特别适于在中央芯体上的快速、有效且简单地铺设的半成品。最后,还能够使用包括两种特定半成品的混合物,以制造特定的结构特征(例如帘布层、胎圈钢丝等等),而其它特征通过合成物和/或增强元件的直接应用而制造。在本文件中,考虑到在制造领域中和在产品设计中的最新的技术发展,例如“帘布层”、“胎圈钢丝”等这样的传统术语有利地被中性术语或独立于所使用的工艺类型的术语取代。因此,对于表示使用无半成品的工艺制造的轮胎的传统工艺中的胎体帘布层的增强元件和一般应用于胎侧的相应的增强元件来说,术语“胎体型增强构件”或“胎侧增强构件”是有效的。对于术语“锚固区域”而言,其恰好不但表示围绕传统工艺的胎圈钢丝向上包边的“传统的”胎体帘布层,还表示由底部区域的圆周增强元件、橡胶合成物和相邻的胎侧增强部分所组成的组件,所述底部区域通过在环形复曲芯体上应用的工艺而制造。通常在重型车辆轮胎中,胎体增强件锚固在胎圈区域的任一侧并且径向地覆盖有胎冠增强件,该胎冠增强件由至少两个叠置层构成并且由每层中平行的丝线或帘线组成, 所述丝线或帘线在一层与另一层之间交叉,与圆周方向形成在10°至45°之间的角度。组成工作增强层的所述工作层可以覆盖有至少一层保护层,该保护层有利地由称为弹性元件的金属可延展增强元件构成。胎冠增强件还可以包括一层低延展性的金属丝线或帘线,它们与圆周方向形成在45°至90°之间的角度,称为三角帘布层的该帘布层径向地位于胎体增强件与称为工作帘布层的第一胎冠帘布层之间,它们由角度绝对值至多等于45°的平行的丝线或帘线组成。三角帘布层与至少所述工作帘布层组成三角增强件,该三角增强件在承受各种应力时几乎不经历形变,三角帘布层的实质作用是吸纳轮胎的胎冠区域中的所有增强元件都会承受的横向压缩力。在重型车辆轮胎的情况下,通常出现单一保护层,并且在多数情况下该保护层的保护元件定向的方向和角度的绝对值与径向最外并因此径向相邻的工作层的增强元件相同。在用于行驶于略微不平的地面的土木工程车辆轮胎的情况下,两层保护层的存在是有利的,增强元件在一个层与下一层之间交叉,并且径向内部保护层的增强元件与邻近所述径向内部保护层的径向外部工作层的可延展增强元件交叉。轮胎的圆周方向或纵向方向是对应于轮胎的外围且由轮胎的行驶方向限定的方向。轮胎的横向方向或轴向方向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径向方向是与轮胎的旋转轴线相交并且与其垂直的方向。轮胎的旋转轴线是其在正常使用中旋转所围绕的轴线。径向平面或子午平面是包含轮胎的旋转轴线的平面。圆周中平面或赤道平面是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且将轮胎分成两半的平面。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公路网的改进和高速公路的扩建,某些当前的“公路”轮胎拟用于高速地行驶过日益延长的路程。要求这样的轮胎行驶所处的全部条件无疑使轮胎能够行驶更多的公里数,这就要求减少轮胎的磨损。但是,对这种轮胎的耐久性持怀疑态度。 为了允许这类轮胎上的一次或甚至两次翻新作业以延长它们的寿命,有必要保留一个结构并且特别地保留具有耐久性能的胎体增强件,该耐久性能足以经受所述多次翻新作业。如此构造的轮胎在特别严酷条件下的持久行驶实际上导致了在这些轮胎的耐久性方面的限制。胎体增强件的元件在行驶过程中特别地承受不利地影响其耐久性的挠曲应力和压缩应力。组成胎体层的增强元件的帘线实际上在轮胎行驶时承受大的应力,特别是承受反复的挠曲应力或曲率的变化,从而导致丝线之间的摩擦,并且因此导致磨损和疲劳这种现象被称为“疲劳磨损”。为了满足其增强轮胎的胎体增强件的功能,所述帘线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高的挠曲耐久性,这特别地意味着它们的丝线必须具有相对小的直径,该直径优选地小于 0.观讓,更优选地小于0. 25mm,一般地小于用于轮胎的胎冠增强件的传统帘线的丝线的直径。胎体增强件的帘线也承受正是由帘线特性引起的“疲劳腐蚀”现象,帘线特性提升了腐蚀剂的通路或者甚至对所述腐蚀剂进行导流,所述腐蚀剂例如氧气和水分。具体而言, 例如由于切割之后的降解或更简单地由于轮胎内表面的即使很低的渗透性,空气或水渗透轮胎,由于帘线中形成的通道的特有结构,这些空气或水可以被这些通道输送。所有这些疲劳现象一般统一于通用术语“疲劳磨损腐蚀”之下,这些疲劳现象是帘线的机械性能逐渐降低的原因,并且在最严酷行驶条件下可能会影响所述帘线的寿命。为了改进胎体增强件的这些帘线的耐久性,特别地已知的是,增加构成轮胎的模腔的内壁的橡胶层的厚度,其目的是使所述层的渗透性最小化。该层通常部分地由丁基橡胶构成,以更好地密封轮胎。这种材料的缺点是增加了轮胎的成本。还已知的是,改变所述帘线的结构,以特别地通过橡胶提高其渗透性并且因此限制氧化剂的通道大小。此外,特别是在使用驱动轴上或拖车上的双重结构时,道路拖运的重型车辆上的轮胎的使用导致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其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由至少一层金属增强元件构成,所述轮胎包括胎冠增强件,该胎冠增强件自身径向地覆盖有胎面,所述胎面经由两个胎侧连接到两个胎圈,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胎体增强件的金属增强元件为非环箍帘线,该非环箍帘线在渗透性试验中具有小于20cm3/min的流速,并且其特征在于,轮胎的模腔的内表面与胎体增强件的金属增强元件的最接近模腔的所述内表面的点之间的橡胶合成物的厚度小于4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多明戈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